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甘肅分營開營 訪隴原文化魅力
9月13日,2022年全國台聯第十九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甘肅分營開營,全國台聯聯絡部部長任揮致辭。 九美旦增 攝
中新網蘭(lan) 州9月14日電 (記者 丁思 九美旦增)為(wei) 期一周的2022年全國台聯第十九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甘肅分營13日下午在甘肅蘭(lan) 州開營,來自廣西、河南、上海、江蘇等台胞青年將走進甘肅平涼、天水等地,參訪平涼崆峒山、天水伏羲廟、麥積山石窟等,探訪多姿多彩的隴原文化,感悟文化魅力,尋覓機遇促隴台兩(liang) 地交流發展。
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是廣泛聯誼台胞、熱情服務台胞、緊密團結台胞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兩(liang) 岸持續時間最長、參與(yu) 人次最多的大型青年品牌交流活動。自2004年起,已連續舉(ju) 辦十八屆,先後吸引島內(nei) 及海內(nei) 外200餘(yu) 所高校的2萬(wan) 餘(yu) 名台胞青年參加。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展現大陸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增進兩(liang) 岸青年交流互動。
全國台聯聯絡部部長任揮致辭說,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為(wei) 廣大台灣青年提供了全麵真實認知祖國大陸的平台和窗口。這次,大家來到甘肅,將近距離了解華夏人文曆史傳(chuan) 說,研學中華詩歌文化,感受濃重曆史氣息和深沉的佛教文化;還將遊覽黃河風情線,參訪涇川西王母兩(liang) 岸交流基地等。希望台灣青年朋友借助此行多走多看,感受民族文化,體(ti) 會(hui) 風土人情,加深對甘肅的了解和認識,尋找個(ge) 人和當地發展的契合點,抓住發展新機遇。
9月13日,2022年全國台聯第十九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甘肅分營在蘭(lan) 州開營。圖為(wei) 開營儀(yi) 式現場。 九美旦增 攝
甘肅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政府僑(qiao) 辦主任、省僑(qiao) 聯黨(dang) 組書(shu) 記萬(wan) 澤剛介紹說,甘肅是古絲(si) 綢之路黃金段,自古以來就是東(dong) 西部交流和內(nei) 陸地區向西開放的橋梁和紐帶,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和農(nong) 耕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絲(si) 綢之路三千裏,華夏文明八千年”,是對甘肅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動寫(xie) 照,是對甘肅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詮釋。
萬(wan) 澤剛說,希望通過本屆夏令營的平台,讓更多台胞認識和了解甘肅,更好參與(yu) 到甘肅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中來。也希望台胞青年能夠將參訪研學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以及隴原大地的風景名勝、悠久曆史、發展成就分享給台灣的兄弟姐妹、親(qin) 朋好友,讓兩(liang) 岸同胞的心與(yu) 心更近、情與(yu) 情更深。
來自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擔任講師的台籍教師張玉明則對本次行程中的西王母非遺民俗研學、崆峒山與(yu) 道教文化講座、伏羲廟與(yu) 神話及文化等內(nei) 容很感興(xing) 趣。
“有著實地參訪和學術研學交織而成的夏令營,並能夠成為(wei) 本次團隊中一員,無比感恩。”張玉明說,“真實記錄大陸好山好水,真誠發揚並傳(chuan) 播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當兩(liang) 岸之間中國文學與(yu) 中華文化的橋梁,是我們(men) 的使命,期待營隊接下來的日子裏,大家能夠有更多的認識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