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江西婺源首批14棟古建築全球尋找“保護人”

發布時間:2022-09-15 10: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作為(wei) 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的江西婺源縣近日對外發布14棟曆史古建築的名稱、地址、建築麵積、曆史年代、結構類型等信息,向全球招募“保護人”,冀活化利用古建民居,留住徽韻“鄉(xiang) 愁”。

  婺源縣擁有中國曆史文化名村7個(ge)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28個(ge) ,古村落101個(ge) ,3810處古建文物遍布全縣,被譽為(wei) “徽文化大觀園”。

  漫步這批古民居所在的曆史文化街區,婺源縣常務副縣長鄧躍躍告訴記者,此次招募旨在實現古建民居的活化利用。

  【同期】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鄧躍躍

  你對這個(ge) 古建築有情懷的,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我們(men) 歡迎這樣的有誌之士來參與(yu) 認領認購我們(men) 婺源的古建築,在保護的基礎上可以做一些開發利用,比如說做一些展館,一些展覽室,包括一些特色的民宿研學,所以也希望各位有誌於(yu) 保護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的相關(guan) 人士,加入我們(men) 中國最美鄉(xiang) 村保護古建築的大家庭。

  【解說】在婺源縣住建局副局長劉光耀的帶領下,記者步入一棟民國時期的古民居,屋內(nei) 部分木質結構已有損壞,亟待保護。

  【同期】江西省婺源縣住建局副局長 劉光耀

  老房子沒人住的話,它可能就會(hui) 漏,(雨水)一漏下來的話,梁柱這些東(dong) 西就會(hui) 腐爛,這棟房子就保不住。在保護利用的過程中,我們(men) 住建局肯定是對如何改造的方案要經過審查的,外表這些風貌不能動,裏麵可以進行適當地改造。

  【解說】在成功運用古建築異地搬遷保護模式的篁嶺景區董事長吳向陽看來,借用社會(hui) 力量,以商業(ye) 運營來養(yang) 護古建築是一種很好的探索。

  【同期】江西省婺源縣篁嶺景區董事長 吳向陽

  以商來養(yang) 來保護(古建)能夠讓它更加持久地保存下去,如果你不去使用它,它就是一個(ge) 死資產(chan) ,不能夠發揮它的價(jia) 值,我覺得還是要被合理地利用,讓它產(chan) 生一定的商業(ye) 價(jia) 值或者社會(hui) 價(jia) 值,才有它存在的意義(yi) 。

  記者 薑濤 江西婺源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