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局: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走出去”橋頭堡區位優勢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李純)談及推進粵港澳地區中醫藥發展方麵的工作與(yu) 成效,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吳振鬥23日在北京表示,將紮實推進中醫藥高地建設各項任務,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走出去”橋頭堡的區位優(you) 勢。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當天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中共十八大以來中醫藥科技創新和“走出去”有關(guan) 情況。吳振鬥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發展,及時協調有關(guan) 部門積極推進中醫藥高地建設,取得了係列成果。
具體(ti) 而言,一是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dong) 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並製定了五個(ge) 配套實施方案,為(wei) 中醫藥高地建設提供全方位保障。
二是機構設置不斷健全。在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工程動土開工。在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注冊(ce) 法》正式生效,特區政府成立藥監局,澳門衛生局成立中藥服務發展廳。
三是產(chan) 業(ye) 發展持續深化,人才培養(yang) 成效顯著。在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簡化港澳傳(chuan) 統外用中成藥上市注冊(ce) 審批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持續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chan) 業(ye) 園建設。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大灣區內(nei) 地公立醫療機構招聘港澳中醫師試點工作圓滿完成;澳門積極探索開展中醫師注冊(ce) 考試製度。
四是中醫藥參與(yu) 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在香港,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zhuan) 家組推進中醫藥在港普及應用,15種抗疫用中成藥獲得在港使用臨(lin) 時豁免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hui) 開通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guan) 的有條件批準中成藥注冊(ce) 申請機製。中醫醫師首次被允許進入紅區診查病人。在澳門,特區政府製定《澳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還成立了中醫抗疫小組。
吳振鬥指出,這些都表明,中醫藥在當地的發展不斷推進,同時積極參與(yu) 當地的疫情防控。
他還介紹說,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紮實推進中醫藥高地建設各項任務,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走出去”橋頭堡的區位優(you) 勢,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繼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you) 勢,推動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