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海降低牧場網圍欄 “奔跑在高原上的大熊貓”不再觸網而亡

發布時間:2022-09-23 16: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寧9月23日電 (李雋)“在161.8平方公裏的特護區內(nei) ,牧民的網圍欄高度已全部降低至1米,國道邊的網圍欄已全部拆除,為(wei) 的就是防止阻斷普氏原羚的遷徙通道。”23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自然資源和林業(ye) 草原局副局長晏銀麗(li) 告訴中新社記者,網圍欄高度降低後的數年間,再未發現普氏原羚掛在網圍欄上意外死亡的情況。

  普氏原羚曾廣泛分布於(yu) 內(nei) 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等地,但由於(yu) 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現僅(jin) 分布於(yu) 青海湖環湖部分區域,且20世紀初,數量不足300隻,因珍稀、瀕危而被稱為(wei) “奔跑在高原上的大熊貓”。

  位於(yu) 青海湖北岸的剛察縣哈爾蓋地區是普氏原羚種群棲息繁衍的聚集地,官方於(yu) 2007年12月在該縣正式成立中國首個(ge) 普氏原羚特護區。夏季,特護區按照普氏原羚飲水習(xi) 慣科學設置水渠,在冬季枯草期定時進行科學補飼、設置飲水池,並定期為(wei) 普氏原羚進行疫病疫源監測等。

  “以前網圍欄的高度在1.3米至1.5米之間,1年至3年齡的‘青壯年’普氏原羚可一躍而過,但1年齡左右的小原羚時常會(hui) 掛在網圍欄上,造成傷(shang) 害。”剛察縣哈爾蓋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玉鵬介紹,該縣陸續將網圍欄高度降低,此後幾年間再未發生過普氏原羚掛死掛傷(shang) 的情況。

  晏銀麗(li) 表示,降低網圍欄高度令牧民的草場受到啃食,有些耕地的牧草、油菜也遭受破壞。這對老百姓來說是很大的損失,但大家並沒有反對“降欄”,而是自發定時巡護。

  晏銀麗(li) 介紹,在今年的走訪中,曾在泉吉鄉(xiang) 年乃索麻村境內(nei) 見到過一個(ge) 普氏原羚小種群,數量不多但也有幾十隻。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青海湖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度進一步提升,其中普氏原羚數量恢複到2800餘(yu) 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