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作協發揮文化優勢幫扶甘肅 邀名家寫發展打造“文學之鄉”

發布時間:2022-09-23 17: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9月22日電 (記者 楊娜)中國作家協會(hui) 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副主任崔沁峰22日說,自1998年中國作家協會(hui) 被確定為(wei)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lin) 潭縣的中央定點幫扶單位,24年來在保障經濟扶持的同時,發揮了文學優(you) 勢,與(yu) 臨(lin) 潭縣一起探索出“文化潤心、文學助力、扶誌扶智”的文化幫扶思路。

  當日,“深化東(dong) 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上台階、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新局”新聞發布會(hui) 在蘭(lan) 州舉(ju) 行。作為(wei) 在臨(lin) 潭縣掛職的縣委常委、副縣長,崔沁峰介紹了中國作協如何創新幫扶方式,在助力臨(lin) 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中體(ti) 現出文學力量。

  24年來,中國作協先後組織6批中國作家采風團,65位文學名家來臨(lin) 潭采風,圍繞自然人文、脫貧攻堅寫(xie) 下30餘(yu) 萬(wan) 字文章,為(wei) 臨(lin) 潭旅遊鑄魂賦能。同時培養(yang) 臨(lin) 潭本土作家35名,2名成為(wei) 中國作協會(hui) 員,10名成為(wei) 中華詩詞學會(hui) 會(hui) 員。

  崔沁峰說,中國作協幫扶臨(lin) 潭24年以來,臨(lin) 潭已成立作家協會(hui) 、洮州詩詞楹聯學會(hui) 等7個(ge) 文藝組織,文學創作隊伍累計300餘(yu) 人,出版各類作品集累計100部,他們(men) 用紙上華章歌唱臨(lin) 潭,記錄發展。臨(lin) 潭縣已經成甘南乃至甘肅省的文學重鎮,2020年被授予“中國文學之鄉(xiang) ”稱號。

  此外,中國作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過提振人的精神動力,實現幫扶工作終極關(guan) 懷。捐建“育才圖書(shu) 室”29個(ge) ,累計捐贈圖書(shu) 17萬(wan) 冊(ce) ,520萬(wan) 碼洋。投入60萬(wan) 元支持臨(lin) 潭縣圖書(shu) 館提升,獲評國家二級圖書(shu) 館。多項做法充分調動當地農(nong) 民勞動致富積極性,推動人的全麵發展。

  臨(lin) 潭縣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被評為(wei) “全國拔河之鄉(xiang) ”,冶力關(guan) 景區成為(wei) “中國十大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中國作協在持續文化幫扶之下,以文化建設來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旅融合成為(wei) 中國作協與(yu) 臨(lin) 潭縣的共識,幫助臨(lin) 潭拿到許多“金字招牌”,助力冶力關(guan) 大景區打造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書(shu) 畫館,豐(feng) 富景區文化內(nei) 涵。

  崔沁峰稱,今年以來,中國作協在鞏固文學助力傳(chuan) 統的同時,重點圍繞鄉(xiang) 村發展“五大振興(xing) ”需要,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聯合社會(hui) 力量實施灌溉水渠改造工程等,將臨(lin) 潭所需和中國作協所能結合,實施組合拳,創新方式,深化幫扶成效。(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