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飛鯊”第一次夜間著艦

發布時間:2022-09-27 15:49:00來源: 解放軍報

  特別策劃·聚焦航母遼寧艦入列10周年|“飛鯊”第一次夜間著艦

  新時代中國軍(jun) 人的追夢航跡

  解放軍(jun) 報記者 高立英

  夜幕低垂,海麵上兩(liang) 道搖曳的指示燈光,成為(wei) 艦載機降落唯一的參照標識。

  進入航線,對準中線,放下尾鉤,戰機輪胎與(yu) 航母遼寧艦甲板親(qin) 密接觸……在那個(ge) 令人難忘的夜晚,飛行員徐英第一個(ge) 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完成夜間著艦。那時,他還是海軍(jun) 航空兵某部部隊長。

  殲-15艦載戰鬥機,又被人們(men) 稱為(wei) “飛鯊”。夜幕中,“飛鯊”尾鉤牢牢掛住攔阻索。這一瞬間,記錄了中國海軍(jun) 艦載戰鬥機攻克航母夜間起降技術難關(guan) 的曆史時刻。

  此時,距離“飛鯊”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不過短短幾年。

  金秋時節,遼寧艦迎來入列10周年。此時,已經成長為(wei) 山東(dong) 艦副艦長的徐英,站在航母寬闊的甲板上,遠眺海天。

  從(cong) 陸軍(jun) 學員到空軍(jun) 飛行員,從(cong) 海軍(jun)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到航母副艦長,徐英的傳(chuan) 奇履曆,是新時代中國軍(jun) 人成長轉型的縮影。

  不斷升級的裝備,為(wei) 中國軍(jun) 隊戰鬥力躍升提供了有力支撐;全新的戰位,給中國軍(jun) 人帶來全新的挑戰。學習(xi) ,已經成為(wei) 中國軍(jun) 人的氣質和稟賦,像基因一般刻錄在中國軍(jun) 人的集體(ti) 行為(wei) 方式中。

  坐在電腦前,十指飛速敲擊鍵盤,這是沒有執行任務時的徐英,留在記者腦海中的畫麵。

  從(cong) 成為(wei) 艦載機飛行員那天起,徐英就堅持每天寫(xie) 日記。全新的戰位,全新的戰場,全新的挑戰……在徐英和戰友們(men) 麵前,有太多的“首次”要去創造。

  從(cong) “飛鯊”一次次起降的航跡中,我們(men) 看到的是一代軍(jun) 人對夢想的追趕與(yu) 超越。

  一代代勇於(yu) 改革、善於(yu) 學習(xi) 的中國軍(jun) 人,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men) 這支與(yu) 眾(zhong) 不同、不可複製的軍(jun) 隊。中國軍(jun) 人依靠學習(xi) 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xi) 走向未來。

  “飛鯊”第一次夜間著艦

  解放軍(jun) 報記者 高立英 特約記者 孫飛 通訊員 杜黎 鑫王靜

  寫(xie) 下這段文字的,是海軍(jun) 航母山東(dong) 艦副艦長徐英。當記者讀到這段文字時,徐英剛剛和戰友們(men) 結束了又一次遠海訓練。

  首次晝間著艦、首次遠海演兵、首次實彈突擊、首次夥(huo) 伴加油……在徐英筆下,許多關(guan) 於(yu) 航母與(yu) 艦載戰鬥機的“首次”中,第一次夜間著艦的那個(ge) 夜晚,尤為(wei) 驚心動魄。

  從(cong) 那時起,更多的“飛鯊”勇士完成了晝夜間航母資質認證,取得中國航母戰鬥力建設新的突破。

  經曆過多少次命懸一線,才迎來這看似自然的成功?中國航母見證,“飛鯊”首次夜間著艦這段特殊的航跡,將永遠輝映在海天之間。

  既然已經出征,便斷然沒有回頭和停下的可能

  2012年11月23日,“飛鯊”戰機實現在航母遼寧艦上著艦,邁出了中國海軍(jun) 走向深藍的曆史性一步。

  2年後,在北風呼嘯的渤海灣裏,徐英駕駛“飛鯊”順利完成晝間航母資質認證,成為(wei) “尾鉤俱樂(le) 部”的一員。

  從(cong) 此,徐英的航跡就和艦載機、航母的航跡疊印在一起。

  隨著艦機融合程度越來越深,夜間上艦被提上議事日程。因為(wei) ,晝間上艦僅(jin) 僅(jin) 是“刀尖舞蹈”的序曲,更高難的部分還在後麵:夜間或儀(yi) 表飛行條件下著艦。

  一位外國艦載機飛行員曾這樣描述夜間著艦的挑戰:“夜裏漆黑一片。著艦難比登天,我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要夜間上艦,這太糟糕了!我的心髒開始狂跳,無數的挑戰在等待著我……”

  實現夜間著艦,是中國航母發展進程中必經一步,也是關(guan) 鍵一步。無論這一步有多難多險,“飛鯊”勇士都必須大膽地邁開腳,勇敢地往前衝(chong) 。

  那年,徐英帶領團隊拉開了夜間訓練的序幕。為(wei) 了適應夜間作息規律,飛行員們(men) 把生物鍾調整到“夜間模式”,強迫身體(ti) 組織、大腦思維、神經係統在日落之後進入興(xing) 奮狀態。

  靜謐黃昏,徐英和後艙戰友駕駛教練機直上雲(yun) 霄。日落處,晚霞如畫。當他們(men) 操縱飛機轉彎時,360度的暮色天空呈現眼底——長空暗藍,落霞紅豔,浮雲(yun) 藏青,大地墨黑……

  天空完全暗淡下來,眼前的景物越來越不清晰。置身無邊黑暗中,徐英的心情也由興(xing) 奮慢慢變成了謹慎。

  天空漆黑一片,戰機下方,萬(wan) 家燈火讓腳下的城市像明珠一樣璀璨。飛機穿越雲(yun) 層,航行燈和垂尾上的指示燈一閃一閃,發出紅、綠、白三色光芒,照亮附近的雲(yun) 。這讓身處黑暗座艙中的飛行員不禁產(chan) 生一種幻覺。

  飛機到達雲(yun) 層以下,地麵燈光再次明亮起來,座艙裏兩(liang) 人的談話氣氛變得歡快。到達預定油量時,徐英和戰友已經完成所有動作,開始下降高度,加入著陸航線,進行第一次夜間進近和著陸。

  “既然已經出征,便斷然沒有回頭和停下的可能。”徐英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寫(xie) 道。從(cong) 這次進近開始,“飛鯊”勇士開啟了夜間上艦的艱難征程。

  千萬(wan) 年以來,人類習(xi) 慣於(yu) 光明而畏懼於(yu) 黑暗,進化出夜伏晝出的本性。因此,想要在黑暗裏自如飛行,就不得不麵對人類本性與(yu) 黑暗環境疊加的產(chan) 物——錯覺。

  錯覺,就像噩夢的影子,看不見,摸不著,卻又揮之不去。每次提著頭盔走進無邊黑夜,加滿油門衝(chong) 進茫茫夜空時,飛行員們(men) 總會(hui) 小心翼翼地試圖躲開錯覺的襲擊。

  大多數時候,錯覺的力量並不大,稍加努力便能克服。有時,錯覺的力量卻強大無比,像一隻無形的大象無情地踩在身上,又像無數水蛭鑽進人的血管。

  那是一個(ge) 漆黑的夜晚,錯覺毫無征兆地跳進徐英的大腦——

  濃雲(yun) 遮蔽星空,深海像惡魔的大嘴貼在身下。那一刻,徐英被錯覺折磨得精疲力盡。

  汗水濕透全身,一股巨大的蠻力,把徐英的身體(ti) 和大腦都折磨得扭曲變形、混亂(luan) 不堪。

  戰機艙內(nei) ,有一個(ge) 自動操縱按鈕。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可以選擇按下它。此時,徐英仿佛聽到一個(ge) 微弱的聲音,從(cong) 遙遠的地平線幽幽地傳(chuan) 過來:“堅持住,挺住,堅信儀(yi) 表!”

  遠處,閃現出一絲(si) 光亮。那是天上的星光,還是漁船的燈光?恍惚間,徐英覺得那應該是天空的方向。

  座艙平顯中,眾(zhong) 多數字和符號紛繁雜亂(luan) ,跳躍變化。飛機呈現給徐英的狀態,與(yu) 他的前庭功能得出的結論截然不同。他感覺到身體(ti) 懸空,飛機的機頭向著頭頂上方的“海麵”掉下去。

  然而,這一切其實僅(jin) 僅(jin) 是徐英臆想出來的。事實上,飛機什麽(me) 也沒有發生,一直處在穩定的平飛狀態。隻是,那一刻,感覺迷惑了現實。

  一個(ge) 聲音大喊:“快命令手臂壓駕駛杆,讓飛機滾轉成你以為(wei) 的平飛。”另一個(ge) 聲音又說:“堅持一會(hui) 兒(er) ,一定要相信儀(yi) 表而不是你自己的感覺。”還有一個(ge) 聲音在回蕩:“星星所在的位置就是天空,它們(men) 就在你的頭頂上。”

  徐英身體(ti) 內(nei) ,若幹種力量在糾纏搏鬥。並不溫暖的座艙裏,徐英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操縱不慎,“飛鯊”可能墜海……

  在世界航空史上,倒飛錯覺是許多事故的罪魁禍首。那些相信自己直覺的飛行員,最後大都以慘痛的結局收尾。

  徐英活動了一下身體(ti) ,鬆了一下正緊握著駕駛杆的右手。緊盯平顯的同時,他小心翼翼地用餘(yu) 光看了一眼座艙外的漆黑世界,並用右手拇指試探性地摸了摸自動駕駛按鈕。

  那一刻,徐英絲(si) 毫不想按下那個(ge) 按鈕,因為(wei) 他很清楚自己處於(yu) 倒飛錯覺中。

  無線電裏傳(chuan) 來引導人員的詢問:“你的航向?”徐英猶猶豫豫地向地麵報告:“我馬上轉彎。”

  徐英向右壓杆,讓“飛鯊”轉彎。正常情況下,向右壓杆的力隻需幾十牛頓。此刻,他似乎用了幾百牛頓的力,杆仍紋絲(si) 不動。

  好比一個(ge) 人把自己綁在椅子上,然後用力把椅子抬起來一樣,即便用上吃奶的力氣,椅子也不會(hui) 有半點反應。心理暗示的威力就是這麽(me) 強大。

  終於(yu) ,“飛鯊”對正航向,偏差逐漸縮小。奇妙的是,似乎有一個(ge) 開關(guan) ,一瞬間從(cong) 錯誤位置扳到了正確的位置,徐英輕鬆擺脫了錯覺的糾纏,心跳也平靜下來——遠方,陸地的燈火就在眼前,歸航之路寬闊平坦。

  平安落地後,徐英仍餘(yu) 悸未了。時間一天天過去,多少年後,和錯覺戰鬥的那個(ge) 瞬間依然如刀刻一般印在他腦海中,永生難忘。

  從(cong) 此,“飛鯊”勇士突破了黑夜的束縛

  經過一個(ge) 又一個(ge) 夜晚的訓練,徐英帶領團隊按計劃完成全部規定架次,終於(yu) 迎來著艦的曆史性時刻。

  首次艦上滑躍起飛和阻攔著艦試飛任務,由徐英執行。那天,氣象平穩,徐英從(cong) 陸地機場起飛,駕機來到試驗海區。

  等待天黑的時間,分外漫長。等待起飛的時間,卻過得飛快。對徐英而言,此時起飛並沒有什麽(me) 難度。飛機推力十足,滑躍出甲板,狀態正常,他按引導口令保持高度,加入等待航線。

  遼寧艦開始調整著艦航向。徐英接到返航指令後,向著東(dong) 南方向飛去。這時,一輪金黃的圓月,從(cong) 座艙左前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先是露出一個(ge) 月牙,後來月牙慢慢長大,變成一個(ge) 半圓,而後變成上大下小的“蘑菇”。

  在徐英詫異的目光中,這個(ge) 金黃色的“蘑菇”又變成被切了一角的“圓盤”。很快,一輪金色圓月,懸掛在天空之上,清晰得可以看到月球表麵。此刻,“飛鯊”沐浴著柔和的月光,世界一片祥和。

  當戰機開始下降高度,明亮渾圓的月亮不見了,徐英再次飛入黑夜之中。他專(zhuan) 心保持飛行狀態,為(wei) 隨後的進近創造條件。

  此時,是飛行員著艦前最忙碌的時刻:修正方向的同時,還要保持高度,檢查油量。

  夜幕中,戰機巨大的翼麵在強勁西風的吹動下,做出了最不利的響應——上下翻飛,左右飄移。

  儀(yi) 表上的數字跳動著,告警係統時不時傳(chuan) 來一句“極限速度”的警告音。這一切,讓飛行員的神經越來越緊張,壓力陡增。

  徐英拚盡全力,儀(yi) 表指示終於(yu) 恢複正常。他駕機第二次下降高度。透過平顯,能夠看到兩(liang) 個(ge) 明顯的光點:近一點的是一艘驅逐艦的燈光,遠一點的便是遼寧艦模糊的身影。

  著艦甲板區域,指示燈如螢火蟲一般閃著微光。此刻,寒風中,著艦指揮官站在工作站裏瞪大雙眼,警惕地盯著屏幕和視線中的飛機。

  距離越來越近,徐英通過著艦區的輔助燈光,概略地判斷了自己的位置。著艦指揮官隨即接手控製戰機,給出位置和高度的提示。

  看到甲板著艦區域飽滿的燈球時,徐英底氣十足地向著艦指揮官報告:“看到燈光。”

  “進入!”著艦指揮官語氣緩和沉穩,試圖為(wei) 飛行員建立充足的信心。

  距離著艦越近,越需要飛行員提高注意力循環的速度。為(wei) 了應付越來越高強度的工作負荷,徐英的心跳開始不自覺加速,泵出更多血液,使大腦獲得更多氧氣,以支持更快的運算。

  轉眼,戰機到了距離航母隻有幾百米的位置。徐英試探性地收了點油門,感覺飛機將要下沉時,又趕緊把油門加了上去。

  越接近著艦,戰機越難控製。飛機觸艦,徐英感覺自己被結實地“砸”在甲板上,同時一把將油門推到最大。

  2秒鍾內(nei) ,戰機減速到零,穩穩地停在遼寧艦甲板上。艦島上,燈光下清晰可辨的甲板變得如此親(qin) 切和溫暖。徐英順勢收回油門。

  此時,右側(ce) 的著艦引導員舉(ju) 著燈棒,發出收起尾鉤的信號。“飛鯊”隨即收起尾鉤,按引導滑行,停在滑躍甲板前部。

  關(guan) 車,下飛機,徐英的腳穩穩當當踩在甲板上。

  甲板上開始忙碌,引導員和機務人員準備再次出動。徐英來到艦島入口處,幾位戰友一把抱起他,大家興(xing) 奮之情溢於(yu) 言表。

  完成這次有標誌意義(yi) 的飛行後,徐英終於(yu) 放鬆下來。從(cong) 此,“飛鯊”勇士突破了黑夜的束縛。

  花前月下尋常事,巡天蹈海最英雄

  回到休息室,徐英向大家匯報了整個(ge) 飛行過程,著艦指揮官開始詳細講評。

  來不及喘口氣,徐英再次起飛,執行第2次夜間起降任務。此時,天空已經完全黑下來,月亮升起,在海麵灑下一片銀輝。

  飛機衝(chong) 出甲板的一瞬間,除了座艙裏那個(ge) 亮晶晶的平顯,徐英眼前一片黑暗。他小心翼翼地駕機上升到預定高度,加入等待航線。之後,海天線清晰地呈現在眼前,這讓他倍感親(qin) 切。

  再次下降高度時,徐英眼前一團漆黑,他全神貫注地保持狀態、修正偏差,直到看到遼寧艦。

  此刻,徐英多麽(me) 希望自己能得到“額外的能量”,生出三頭六臂來應對這令人生畏的環境。然而,他隻能打開無線電的自聽功能,和自己“對話”,放鬆神經並保持積極狀態。

  就像長征時過雪山的紅軍(jun) 官兵一樣,一旦精神上放棄,就可能挺不過去。同樣,隻有咬牙堅持,一秒鍾一秒鍾地挺過去,飛行員才能回到航母的甲板上。

  在飛機觸艦停住那一秒鍾,徐英感覺自己出竅的“靈魂”又回歸肉體(ti) 了。

  這是夜航訓練以來,徐英第一次有機會(hui) 來到著艦指揮工作站。腳下,無邊的海浪在黑暗中翻滾,海麵上倒映出一絲(si) 月亮的光線。琥珀色燈光下,航母甲板呈現清晰的暖色調。

  這與(yu) 飛行員在戰機中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接近航母的過程中,飛行員總是希望能夠看到一點海麵,尋求內(nei) 心深處安全的慰藉,但他們(men) 什麽(me) 也看不到。

  隨後幾天,徐英帶領團隊繼續飛行,不完成最後一次著艦,夜間的航母資質認證就不算結束。即使有了一定經驗,一想到又要開著加力從(cong) 滑躍甲板起飛,衝(chong) 進無邊黑夜中,不論是誰都會(hui) 頭皮發緊。

  每次戰機起飛前,妻女的麵容就會(hui) 浮現在徐英腦海中——相識20多年的愛人、可愛的女兒(er) ,還有即將出生的第二個(ge) 孩子……這幅美好的畫麵,是每個(ge) 人都努力追求的幸福。

  能夠享受這份美好的前提,是平安返航。任務繼續。當一架架“飛鯊”在茫茫夜色中返回航母後,休息室裏的凝重一掃而光。

  終於(yu) ,徐英帶領團隊完成了規定的夜間著艦次數。“飛鯊”勇士們(men) 如釋重負、如獲新生。

  想到自己完成了一項如此艱巨的任務,徐英頭腦中的浪漫細胞開始醞釀:花前月下尋常事,巡天蹈海最英雄。

  作為(wei) 一名軍(jun) 人,“飛鯊”勇士們(men) 早已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強軍(jun) 事業(ye) ;作為(wei) 一名艦載機飛行員,他們(men) 用行動完成了夜間著艦探索,翻開了中國航母艦載機發展嶄新的一頁。

  “挑戰恐懼,挑戰不可能,挑戰高風險。”這是一名新時代軍(jun) 人的英雄本色。在那個(ge) 興(xing) 奮得難以入眠的夜晚,徐英滿懷激動,寫(xie) 下一首《夜間上艦賦》,紀念這個(ge) 特殊的日子——

  山鷹劃破夜空,燈光驅逐黑暗,追逐星辰北鬥,夕陽翼下江山……攜風雷兮驚四海,破夜幕兮刺深藍,穿氣流兮擊敵穴,展雙翼兮衛長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