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講好新時代壯美廣西“大思政課”

發布時間:2022-10-10 11:25:00來源: 央視網

  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動全社會(hui) 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為(wei)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取得實踐成效指明了方向和路徑。2022年9月22日至28日,“美麗(li) 中國·網絡媒體(ti) 生態行(廣西)”網絡主題活動在八桂大地拉開帷幕。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師生研學團跟隨中央網絡媒體(ti) 和地方網絡媒體(ti) ,走出校門,走進社會(hui) ,把思政課課堂搬到田埂,搬進濕地,搬上高山,搬向大海,秉持問題導向—理論深耕—價(jia) 值引領的理念,走出了一條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創新之路。

  這堂多場域、沉浸式的生態文明主題思政課,讓研學團師生看到了大美中國壯美廣西自然風光之美,領會(hui) 到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理論之魅,體(ti) 悟到人民群眾(zhong) 保護生態發展社會(hui) 實踐之偉(wei) !

  這堂思政課“悅覽”了八桂大地山水畫卷之美。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是人民的共同心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廣西生態優(you) 勢金不換”的指示囑托,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當好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廣西統籌水環境係統治理,推進城鄉(xiang) 黑臭水體(ti) 整治,建設美麗(li) 幸福河湖。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度穩居全國第三位。沿海紅樹林生機盎然,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八桂大地山水畫卷之美為(wei) 講好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大思政課”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和有力的支撐。

  這堂思政課領悟了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理論之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製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了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研習(xi) 團這一路走來,從(cong) 清澈見底的漓江水到深藍浩瀚的北部灣,從(cong) 退耕還湖退耕還濕的會(hui) 仙濕地到海上衛士紅樹林的保護,再到潿洲島珊瑚礁的修複,體(ti) 悟到了人和自然生命共同體(ti) ,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真諦;從(cong) 桂北大地龍脊梯田穀農(nong) 、民宿店老板到北部灣潿洲島漁民燦爛的笑容,感悟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魅力。

  這堂思政課體(ti) 悟了人民群眾(zhong) 保護生態發展社會(hui) 實踐之偉(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人民是曆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zhong) 是真正的英雄。廣西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果離不開黨(dang) 的偉(wei) 大領導和人民群眾(zhong) 的偉(wei) 大實踐。比如,當研學團師生抵達北海馮(feng) 家江國家濕地公園時,看到河水清澈、綠蔭蔥蔥、白鷺齊飛,看到漂亮幹淨的健身跑步道、現代感十足的科普場館、市民遊客燦爛的笑容,根本想不到這裏幾年前還遍布養(yang) 豬場、養(yang) 魚池、養(yang) 蝦塘,是居民生活廢水和養(yang) 殖業(ye) 汙水直排入海的“臭水溝”!

  昔日汙水橫流的“臭水溝”,如今變成為(wei) 市民提供集休閑、文化、科普於(yu) 一體(ti) 的開放性城市中央公共綠地,這些重大的成果和巨大的變化都是得益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有力領導。廣西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把環境汙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更好滿足當代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這些重大的成果和巨大的變化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偉(wei) 大實踐的成果。人民群眾(zhong) 逐漸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廣泛地參與(yu) 到生態文明建設中,成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推動了生態環境向優(you) 向好向美轉化。

  這堂多場域、沉浸式的生態文明主題思政課,讓研學團師生不斷反思,未來要建設好“大思政課”,需建好“大課堂”,建好“大師資”,用好“新平台”。

  講好“大思政課”,要建好“大課堂”。“大思政課”大就大在是一門社會(hui) 大課,是係統工程,光靠學校還不夠,需要社會(hui) 各方參與(yu) 。要堅持係統觀念,練好內(nei) 功,形成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有關(guan) 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hui) 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健全講好“大思政課”的保障促進體(ti) 製機製,匯聚全社會(hui) 的育人合力。首先,要匯聚“大”的合力。匯聚“大”的合力,不僅(jin) 需要延展課堂“半徑”,也需要豐(feng) 富的育人主體(ti) 和渠道,將多方力量整合成一個(ge) 大的思政育人“同心圓”,為(wei)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開啟一場能真正實現雙向奔赴的真理之行提供有力有感有效的支持!其次,要善用“大”的資源。“‘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壯闊天地、江河湖海、綠水青山,處處是課堂;田間地頭、港口碼頭、公園街道,處處皆教室;博物館的文物、豐(feng) 收的稻田、五彩的珊瑚,物物是教材;第一書(shu) 記、漓江導遊、汙水廠工人,人人為(wei) 教員。多場域的教學環境、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多元化的育人主體(ti) ,成為(wei) 建好大課堂的新基元。

  講好“大思政課”,要建好“大師資”。思政課能否講深、講透、講活,教師至關(guan) 重要。“大師資”的建設需要建設專(zhuan) 業(ye) 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專(zhuan) 業(ye) 思政課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因為(wei) 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非常有創造性的工作,要善於(yu) 運用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善於(yu) 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關(guan) 鍵、找準重點、闡明規律,創新課堂教學,給學生深刻的學習(xi) 體(ti) 驗。這堂壯美廣西生態文明“大思政課”,鍛煉了思政課教師多場域教學環境的適應力,切換教學設計多樣化的靈活性,教學引導和啟發隨時應變的機動力。思政課教師要有崇高堅定的理想信仰,以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引領學生;思政課教師要有寬闊的知識視野,以淵博的知識啟發學生;思政課教師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以濃厚的家國情懷感染學生,教育學生要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在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實踐中關(guan) 注時代、關(guan) 注社會(hui) 、豐(feng) 富思想,成長成才。大師資的建設也需要多樣化的育人主體(ti) 。從(cong) 龍脊梯田的穀農(nong) 、長發紅瑤寨的村民到鐵山港碼頭的工人、潿洲島民宿的老板;從(cong) 漢文化博物館的館長、金海灘紅樹林的講解員到與(yu) 研學團同行的網絡媒體(ti) 的記者們(men) ,人人都是育人主體(ti) ,人人都從(cong) 自身挖掘育人素材,通過自身的途徑,向社會(hui) 向青少年講述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故事,傳(chuan) 播生態文明建設的正能量。

  講好“大思政課”,要用好“新平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運用新媒體(ti) 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chuan) 統優(you) 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講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需立足網絡時代,強化互聯網思維,增強傳(chuan) 播意識、故事意識,讓思想政治教育聯網上線。在講好新時代壯美廣西生態文明“大思政課”中,網絡媒體(ti) 的傳(chuan) 播效率高、效果好。比如中央網絡媒體(ti) 記者采取即時傳(chuan) 播模式,傳(chuan) 播形式有圖片、視頻、文字等多種類型,單篇新聞點擊率較高,傳(chuan) 播麵較廣,關(guan) 注度較高。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研學團與(yu) 中央網絡媒體(ti) 、地方網絡媒體(ti) 緊密配合,線上線下結合,一同講好壯美廣西生態文明建設新故事。未來講好“大思政課”,一定要擁抱網絡,接入網絡,用好網絡。

  (廣西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博士 蒙良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