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添綠 動能更勁
【近鏡頭】輕點屏幕上的“一鍵啟動”,厚度約1米的薄煤層隨之滑落到輸送機上,運出井外……山西焦煤集團金辛達煤業(ye) 職工郭金超操作采煤設備動作嫻熟,心情愉快。“以前一個(ge) 班下來,渾身都是黑的,現在穿著白襯衫上班也沒問題。”郭金超說。
像這樣的煤炭智能化采掘工作麵,去年在山西已累計開工建設1500個(ge) 。綠色安全開采,已經成為(wei) 這座煤炭大省推動傳(chuan) 統能源綠色轉型的關(guan) 鍵一招。
在屯川河畔的屯蘭(lan) 礦,經過工藝創新,無用的粉煤灰以注漿方式回填到井下關(guan) 鍵層中。“站穩腳跟”的屯蘭(lan) 礦,去年多回采優(you) 質焦煤118萬(wan) 噸。山西焦煤集團屯蘭(lan) 礦副總工程師王艾軍(jun) 表示,用粉煤灰注漿既解決(jue) 了塌陷問題,還能防止大量粉煤灰堆積汙染空氣。
生態修複矸石礦山、燃煤發電機組加裝碳捕集設備、鋼鐵產(chan) 業(ye) 實現荒煤氣熱能回收利用……在山西,減汙降碳、清潔利用的各項舉(ju) 措,貫穿於(yu) 滾滾“烏(wu) 金”奔向地麵、進入高爐的全過程中。
近年來,在完成煤炭保供任務的基礎上,山西煤炭先進產(chan) 能從(cong) 2016年的不足30%,躍升至2021年的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34.3%,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長19.5%。一個(ge) 產(chan) 業(ye) 更綠、動能更勁的山西未來可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0月11日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