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實力活力持續增強(經濟新方位)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注重把工作重心由抓改革進度轉向提質量、求實效,精準動態高效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截至9月初,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賬完成率均超過98%。
體(ti) 製機製不斷完善
99家國有企業(ye) 進入2022年世界500強,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ye) 47家;發電、航運、船舶等行業(ye) 中央企業(ye) 主要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領域湧現一批世界級創新成果……國有企業(ye) 實力活力持續增強,離不開三年行動的深入推進、體(ti) 製機製的不斷完善。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更加成熟定型。
中煤集團全麵梳理評估各企業(ye) 黨(dang) 委決(jue) 策和前置研究討論“兩(liang) 個(ge) 事項清單”質量,針對清單內(nei) 容與(yu) 實際結合不夠、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督促企業(ye) 修訂完善。同時,出台專(zhuan) 職董事履職指引等製度,不斷提升董事隊伍履職能力,更好發揮董事會(hui) “定戰略、作決(jue) 策、防風險”作用。今年前7月,中煤集團實現收入1735億(yi) 元,同比增長15.4%。
公司治理的關(guan) 鍵,在於(yu) 清晰劃分權責。三年行動中,中國一汽著力理順母子公司管理關(guan) 係,堅持授權、監管“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硬”,在戰略、產(chan) 品、工程等18個(ge) 領域,明確總部審批事項、授權分子公司事項兩(liang) 類清單。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ye) 全麵完成“黨(dang) 建入章”,絕大多數企業(ye) 製定了黨(dang) 委(黨(dang) 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基本實現董事會(hui) 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各治理主體(ti) 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製衡的治理機製正在形成。
——三項製度改革紮實推進。
在中國大唐,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契約化管理已經實現全覆蓋,管理人員退出比例從(cong) 2021年的0.43%提高到目前的2.79%;加快實施市場化用工製度,勞動合同、崗位合同管理和全員績效考核實現全覆蓋,員工市場化退出率達到1.3%;完善分配機製,二級企業(ye) 人均工資增、降幅度差達到20%,子企業(ye) 負責人年度薪酬、績效年薪最高與(yu) 最低倍比分別達到2.04倍和2.86倍。
目前,三項製度改革已在國資央企中大範圍破冰破局,下一步將力爭(zheng) 在各層級企業(ye) 普遍化、常態化運行。
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穩步推進
三年行動中,國資央企聚焦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優(you) 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實施了一批專(zhuan) 業(ye) 化整合項目。
有的在不同中央企業(ye) 之間開展。8月25日,中國中檢與(yu) 通用技術集團所屬檢驗檢測企業(ye) 正式實施專(zhuan) 業(ye) 化整合,中國中檢股權多元化改革同步開啟。專(zhuan) 家認為(wei) ,此舉(ju) 有利於(yu) 推動中國中檢做強檢驗、檢測、認證、標準主業(ye) ,圍繞先進製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打造符合我國產(chan) 業(ye) 實際的技術標準和質量合格評定體(ti) 係。
有的在企業(ye) 內(nei) 部開展。麵對勘察設計行業(ye) 發展不確定性及市場需求變化,中國建科緊緊圍繞主責主業(ye) ,加快業(ye) 務布局調整。匯聚集團在城鄉(xiang) 總體(ti) 規劃、城鄉(xiang) 風貌設計、城鎮功能提升等方麵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將規劃業(ye) 務整合至所屬企業(ye) 中城規劃,助力其做強做優(you) 做大。中國建科還將兩(liang) 家所屬企業(ye) 城建院和華北院的環衛固廢板塊進行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劃轉至“雙百企業(ye) ”中城環境,使其成為(wei) 同行業(ye) 領先企業(ye) 。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推進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相關(guan) 工作,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任務包括:一是挖掘央企之間、央地之間跨企業(ye) 、跨層級、跨區域的整合空間,強化整合後的深度融合,提升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力度廣度深度。二是充分發揮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作用,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三是壓減工作要更加精準有力,對現有計劃和清單再梳理、再謀劃,做到法人戶數增長與(yu) 企業(ye) 發展協調同步、總量平衡。四是抓好清退“兩(liang) 非”(非主業(ye) 、非優(you) 勢)“兩(liang) 資”(低效資產(chan) 、無效資產(chan) )掃尾工作,做好“回頭看”,鞏固成果,對尚未完成的任務要掛牌督戰,確保按期完成。
上市公司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2021年9月,中國能建通過換股吸收合並葛洲壩股份公司,成功實現“A+H”兩(liang) 地上市,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長期困擾企業(ye) 的內(nei) 部資本分散、資源分割、平台受限、同業(ye) 競爭(zheng) 等問題。
“近年來,河北省國資監管企業(ye) 改製上市取得積極進展,但總體(ti) 看,企業(ye) 上市公司數量少、資產(chan) 證券化率低,利用資本市場作用發揮不夠。”河北省國資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大力推進分類培育,推進創新業(ye) 務板塊分拆上市,力爭(zheng) “十四五”末每戶監管企業(ye) 都新增1—2家上市公司。
目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已經是國有企業(ye) 的主體(ti) 。央企控股境內(nei) 上市公司以7.2%的戶數,貢獻了全市場37.1%的營業(ye) 收入、31%的淨利潤、23.3%的現金分紅,為(wei) 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翁傑明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上市公司相關(guan) 改革任務,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
以股權結構優(you) 化促進治理機製完善。大力推動國有股東(dong) 持股比例高於(yu) 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積極股東(dong) 參與(yu) 公司治理,支持積極股東(dong) 提名董事人選參與(yu) 上市公司決(jue) 策。鼓勵央企之間、央地之間通過認購股份、換股等多種方式作為(wei) 積極股東(dong) 參與(yu) 完善公司治理。
加大對上市公司授權放權力度。國有控股股東(dong) 要按出資比例和公司章程依法合規履行出資人職責,不通過行政方式幹預上市公司經營自主權。優(you) 先在上市公司全麵依法落實董事會(hui) 各項職權。
推動上市公司成為(wei) 市場化經營機製的先鋒表率。凡是三年行動要求的市場化機製改革任務,上市公司應率先高質量完成。支持鼓勵上市公司與(yu) 同行業(ye) 頭部企業(ye) 在業(ye) 績、效率等方麵全方位對標、針對性趕超。
繼續推進混改企業(ye) 深度轉換經營機製。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的前提下,繼續探索對混合所有製企業(ye) 差異化、精準化管控的有效形式。
“在決(jue) 戰決(jue) 勝三年行動的關(guan) 鍵階段,必須把改革實效作為(wei) 重中之重,力度更大、質量更高、方法更優(you) 。”翁傑明表示。
《人民日報》(2022年10月11日 第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