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氫能受追捧 可再生電力獲青睞 石油巨頭“大手筆”布局新能源產業

發布時間:2022-10-12 14:38: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創新世界潮】

  ◎本報記者 劉 霞

  隨著油價(jia) 不斷高企,石油巨頭可用資金增加,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等在內(nei) 的石油巨頭們(men) 開始將目光瞄準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並紛紛投資氫能、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領域,加快轉變依賴化石燃料的盈利結構。

  氫能引巨頭競“折腰”

  在低碳轉型壓力下,坐擁創紀錄高額利潤的全球石油巨頭們(men) 均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氫能賽道,初步確定在氫能方麵的投資已高達數百億(yi) 美元。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今年7月,BP決(jue) 定購買(mai) 位於(yu) 澳大利亞(ya) 的亞(ya) 洲可再生能源中心40.5%的股權。BP希望攫取全球氫能市場10%的份額。BP首席執行官伯納德·盧尼表示:“亞(ya) 洲可再生能源中心有潛力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和綠色氫能中心之一,這次投資對於(yu) BP實現目標至關(guan) 重要。”

  6月17日,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在英國《金融時報》於(yu) 倫(lun) 敦舉(ju) 辦的氫能峰會(hui) 上表示,該公司將投資建立其氫能業(ye) 務,到2028年將在綠氫和藍氫方麵投資25億(yi) 美元,希望能成為(wei) 全球清潔氫能增長的一部分。

  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則宣布收購印度阿達尼公司25%的股份,雙方計劃10年內(nei) 在綠氫領域投資超過500億(yi) 美元,在印度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綠氫生態係統”,2030年實現年產(chan) 100萬(wan) 噸綠氫。

  沙特阿拉伯石油巨頭阿美公司的目標則是12吉瓦風能和太陽能,以及200萬(wan) 噸藍氫產(chan) 能。

  西班牙石油巨頭雷普索爾公司也計劃使用3種技術來實現綠氫生產(chan) ,尋求與(yu) 西班牙政府的目標——將該國轉變為(wei) 歐洲重要的氫運輸中心保持一致。這3種技術分別為(wei) :利用可再生電力從(cong) 水中製氫、從(cong) 生物源產(chan) 生的氣體(ti) 中提取氫氣,以及利用陽光從(cong) 水中製取氫氣。

  可再生能源發電受歡迎

  道達爾公司預計,未來10年,全球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能力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其中太陽能發電將占新增發電量的70%左右。

  該公司設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達到1億(yi) 千瓦的目標,並通過連續收購來提高發電能力。今年5月,道達爾宣布將以16億(yi) 美元收購美國克利爾韋能源集團50%的股權;今年2月,該公司收購了美國太陽動力公司的商用和工業(ye) 用太陽能發電業(ye) 務。此前,該公司以2.85億(yi) 美元價(jia) 格收購了阿根廷ERENRE可再生能源公司23%的股權。

  去年9月,荷蘭(lan) 殼牌公司完成了對印度可再生能源初創公司斯普恩格能源公司的收購。據悉,殼牌在2016年成立了新能源事業(ye) 部,主要致力於(yu)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投資,展開了建電動車充電站、氫燃料車加氫站,投資太陽能、風電等一係列行動。

  雷普索爾公司也計劃從(cong) 石油業(ye) 務中籌集資金,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風能和太陽能)能力從(cong) 目前的2.95吉瓦擴大到15吉瓦。此外,BP也宣布與(yu) 特斯拉公司合作,在美國建設首個(ge) 風力發電電能存儲(chu) 係統。

  國際能源署的海米·巴哈爾認為(wei) ,預計未來5年,石油公司在可再生電力方麵的投資將增加10倍。

  生物燃料受青睞

  道達爾公司預計,到203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將翻一番,到2050年可能增長4倍。與(yu) 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料可減少約50%的二氧化碳排放。

  鑒於(yu) 此,不少石油巨頭們(men) 加大了在生物燃料領域的投資。今年6月,雪佛龍公司宣布已完成對美國可再生能源集團的收購,總收購價(jia) 為(wei) 31.5億(yi) 美元。美國可再生能源集團開展以廢油和植物油為(wei) 原料製成輕油和航空燃料的業(ye) 務。

  道達爾公司還計劃,投資逾5.841億(yi) 美元改造其在法國的格蘭(lan) 普伊特煉油廠,並於(yu) 2024年轉產(chan) 。屆時,生物煉油廠將生產(chan) 航空燃料、生物柴油和用於(yu) 生物塑料的生物石腦油。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道中分析指出,石油巨頭之所以能豪擲重金進行巨額並購,原因在於(yu) 油價(jia) 高企,它們(men) 的手頭資金較為(wei) 寬裕。盡管如此,巴哈爾認為(wei) ,雖然大型石油公司擁有極高的綠色能源目標,但若想成為(wei) 大型可再生能源公司,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