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員工持股計劃受追捧 年內已實施金額超245億元

發布時間:2022-10-13 15:35:00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康殷

  今年以來超億(yi) 元級別的員工持股計劃不斷增加,同時以低價(jia) ,甚至零元實施的案例也不少,引發市場和監管關(guan) 注。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12日)共有222家上市公司發布228份員工持股計劃(以預案發布日為(wei) 統計口徑),相比去年同期的176份,增長26%。從(cong) 計劃持股金額看,今年公布的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規模超過361億(yi) 元;其中已實施的員工持股實際金額也超過245億(yi) 元。從(cong) 股份來源看,多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股份來源為(wei) 上市公司回購。

  持股來源主要為(wei) 回購

  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根據員工意願,通過合法方式使員工獲得公司股票並長期持有,股份權益按照約定分配給員工的製度安排。分析人士認為(wei) ,員工持股主要目的為(wei) 增加員工福利,提高員工忠誠度,將員工利益與(yu) 公司未來發展進行綁定。

  最新一家推出近4億(yi) 元規模員工持股計劃的是芯片龍頭企業(ye) 韋爾股份。10月10日韋爾股份披露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以2022年10月10日公司股票收盤價(jia) 74.89元/股測算,該員工持股計劃所能購買(mai) 和持有的標的股份數量上限為(wei) 534.12萬(wan) 股,最高不超過公司現有股本總額的0.45%,擬籌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億(yi) 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2億(yi) 元,擬通過融資融券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實現融資資金與(yu) 自籌資金的比例不超過1:1,即金融機構融資金額不超過2億(yi) 元。

  配合員工持股計劃實施,韋爾股份擬以總額不低於(yu) 3億(yi) 元且不超過6億(yi) 元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yu) 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共有222家公司發布228份員工持股計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6%。其中,140家公司推出的142份員工持股計劃在年內(nei) 已實施完成,另有百餘(yu) 份計劃目前正處於(yu) 股東(dong) 大會(hui) 審議或董事會(hui) 預案階段。

  從(cong) 員工持股金額看,今年以來的200多份員工持股計劃中,有61家公司計劃持股金額超過億(yi) 元。恒力石化、東(dong) 方盛虹、智飛生物、通威股份計劃持股金額均超過20億(yi) 元,分別為(wei) 73.8億(yi) 元、32.6億(yi) 元、32億(yi) 元和28億(yi) 元。從(cong) 實際成交金額看,25家公司成交金額超億(yi) 元,恒力石化、通威股份、智飛生物實際成交金額居前,且均超20億(yi) 元。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恒力石化、東(dong) 方盛虹在內(nei) ,多家推出大額計劃的上市公司均已實施多期員工持股計劃。以恒力石化為(wei) 例,其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公司第六期員工持股計劃已完成股票購買(mai) ,通過受讓公司回購的股票以及二級市場集中競價(jia) 交易的方式,合計持有公司股票2.9億(yi)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14%,實際成交金額約為(wei) 68.38億(yi) 元。

  尚未實施的員工持股計劃中,格力電器的計劃金額最大,達到15.5億(yi) 元。格力電器5月披露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股票來源為(wei) 公司此前回購的股份,持股規模不超過9472.8萬(wan) 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6%,整體(ti) 持股規模不超過15.5億(yi) 元,持股計劃覆蓋超過1.2萬(wan) 名員工。

  零對價(jia) 持股計劃被關(guan) 注

  從(cong) 擬持股數量觀察,麗(li) 珠集團、宏潤建設、大洋生物、輝煌科技等7家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擬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比例較高,均超過4%。

  從(cong) 股份來源看,多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股份來源為(wei) 上市公司回購。今年以來222家公司發布的228份員工持股計劃中,162份計劃的股份來源為(wei) 上市公司回購,占比達70%以上。

  資金來源上,除最常見的員工薪酬和自籌資金外,也有部分公司選擇“向第三方融資”的渠道,如恒力石化、通威股份等;部分公司資金來源為(wei) 淨利潤提取的獎勵金,如海爾智家、TCL科技;還有部分資金來源為(wei) 股東(dong) 或實際控製人借款,如東(dong) 陽光、駿亞(ya) 科技等。

  就參與(yu) 人數而言,工業(ye) 富聯、格力電器、比亞(ya) 迪和恒力石化參與(yu) 員工人數均超萬(wan) 人。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指出,上市公司推出持股計劃的激勵機製是意在將公司發展成果與(yu) 員工共享,以激勵團隊與(yu) 公司共同發展的製度設計。綜合公告看,上市公司推動員工持股計劃的原因,多數為(wei) 改善股權結構、強化激勵機製、打造利益共同體(ti) 、生成內(nei) 生約束與(yu) 監督機製、完善公司治理等。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天齊鋰業(ye) 、通達股份等9家公司披露“0元”員工持股計劃。天齊鋰業(ye) 、福光股份等公司就因為(wei) 推出“零對價(jia) ”員工持股計劃收到交易所下發的關(guan) 注函。

  除“零對價(jia) ”外,還有不少公司推出1元對價(jia) 的員工持股計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通源石油等10家公司披露“1元”員工持股計劃。

  9月30日晚間,通源石油披露《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該期員工持股計劃擬受讓的股份總數不超過290萬(wan) 股,占公司當前股本總額的0.53%;受讓價(jia) 格為(wei) 1元/股,股份來源為(wei) 回購股份,回購最低成交價(jia) 為(wei) 4.3元/股。此外,該員工持股計劃未設置業(ye) 績考核指標,鎖定期為(wei) 12個(ge) 月。

  因員工持股計劃受讓股份價(jia) 格大幅低於(yu) 回購均價(jia) 及股票市價(jia) ,且未設定任何業(ye) 績考核指標等,10月11日深交所向通源石油下發關(guan) 注函。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監管層關(guan) 注零成本持股計劃是否存在利益輸送、能否產(chan) 生激勵效果等問題,有助於(yu) 引導市場形成健康有序的生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