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界熱議二十大報告:踔厲奮發向未來
(二十大時光)重慶各界熱議二十大報告:踔厲奮發向未來
中新網重慶10月18日電 (劉相琳 鍾旖 張旭 梁欽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於(yu) 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開幕。在西部地區直轄市重慶,社會(hui) 各界通過各類媒體(ti) 平台收聽收看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盛況。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高校到社區,大家熱烈討論大會(hui) 報告,說變化、談感受、述規劃,踔厲奮發向未來。
蜀道不再難 內(nei) 陸變開放前沿
10月18日7時許,裝載著純堿、鋁箔、汽摩配件等貨品的集裝箱,搭乘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cong) 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魚嘴站、小南埡站三個(ge) 站點分別出發,前往越南、泰國、美國、德國等地。這是重慶由內(nei) 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加速跑”的一個(ge) 縮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渝培說,該公司將打造通道化、樞紐化物流網絡,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吸引國內(nei) 外資本參與(yu) ,帶動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經濟發展,使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wei) 全國交通、物流與(yu) 經濟深度融合的示範。
交通發展,不僅(jin) 促進重慶進一步與(yu) 世界接軌,過去十年,當地民眾(zhong) 的出行方式也得到改變。
2022年,鄭渝高鐵全線貫通運營,結束了重慶巫山、奉節、雲(yun) 陽三縣不通鐵路的曆史。“小時候,從(cong) 雲(yun) 陽到萬(wan) 州坐汽車要4個(ge) 多小時,到重慶中心城區要一天。有了高鐵後,雲(yun) 陽到萬(wan) 州隻要十分鍾,一個(ge) 半小時就能到重慶中心城區。”看著家鄉(xiang) 交通的變化,鄭渝高鐵首發列車司機李寧雲(yun) 感慨萬(wan) 千。
“唯有矢誌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李寧雲(yun) 援引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原文說,作為(wei) 鐵路工作者、高鐵駕駛員、鄭渝高鐵建設的參與(yu) 者,他為(wei) 家鄉(xiang) 的交通發展感到自豪。
鄉(xiang) 村“興(xing) ”變化 奔向美好新生活
沿著迤邐的長江,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重慶萬(wan) 州區大周鎮五土村舒展著秀美秋色。村中濱江十裏長廊的LED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黨(dang) 的二十大相關(guan) 新聞,來往遊客和村民不時駐足觀看。過去十年,靠著規模化發展的旅遊業(ye) ,五土村村民們(men) 吃上了“旅遊飯”,實現了從(cong) 移民安置到致富增收的華麗(li) 蛻變,成為(wei) 產(chan) 業(ye) 興(xing) 、鄉(xia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成功示範。
五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照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表述令其印象深刻。接下來,他將帶領全村通過抓鄉(xiang) 村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吸引在外創業(ye) 優(you) 秀人才回村,為(wei) 全村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等實體(ti) 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同處三峽庫區的重慶忠縣種植了35萬(wan) 畝(mu) 柑橘,被譽為(wei) “中國柑橘城”。當地企業(ye) 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建立了“從(cong) 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全產(chan) 業(ye) 鏈,帶動10多萬(wan) 果農(nong) 安穩致富。
“派森百”總經理吳彥 紮根家鄉(xiang) 發展柑橘產(chan) 業(ye) 已20年。聽完二十大報告後,她說:“作為(wei) 一名農(nong) 業(ye) 工作者,我將努力推動中國柑橘產(chan) 業(ye) 進行高質量、現代化發展的蛻變,推動柑橘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帶動果農(nong) 過上甜蜜生活。”
行業(ye) 謀新篇 使命責任在心間
就在一周前,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蠶桑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代方銀攜團隊,對外發布全球首張家蠶超級泛基因組圖譜,作為(wei) 迄今全球動植物中最大的長讀長泛基因組,將開啟家蠶設計育種和多元創新利用新時代。
黨(dang) 的二十大開幕,實驗室蠶學教工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們(men) 聚在一起,討論報告中多次提到的“科技”“創新”。
“我們(men) 感歎,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史無前例,科研人員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代方銀說,報告增強了科研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下一步,團隊將前瞻性謀劃“從(cong) 0到1”高水平科學研究,著眼蠶桑絲(si) 綢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強化關(guan) 鍵技術創新,支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作為(wei) 醫療係統中的一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nei) 科醫生陳國柱聽到報告中說我國“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全麵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際合作,贏得廣泛國際讚譽”,深深為(wei) 國家醫療事業(ye) 的發展感到自豪。
不久前,陳國柱結束了在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為(wei) 期一年半的國際醫療援助工作。他說,救死扶傷(shang) 、抗擊疫情是醫生的職業(ye) 使命。今後他將繼續立足崗位,潛心鑽研,為(wei) 國家醫療事業(ye) 發展“添磚加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