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型電視專題片《領航》《征程》:新時代人民史詩的雄渾交響

發布時間:2022-10-19 15:14:00來源: 光明日報

  曆史記錄人民創造,山河見證掌舵領航。回望新時代波瀾壯闊的非凡十年,感受偉(wei) 大祖國的日新月異,是極富新時代意義(yi) 和價(jia) 值的心靈激蕩之旅。16集電視專(zhuan) 題片《領航》以大寫(xie) 意的酣暢壯闊、20集紀錄片《征程》以工筆畫的細膩靈動,述說著新時代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輝煌成就和感人故事。

  《領航》《征程》科學認知和準確把握全麵與(yu) 重點、理念與(yu) 實證、抽象與(yu) 具象、空鏡與(yu) 實景的關(guan) 係,在起承轉合中相互觀照、相得益彰,共同演繹著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的主旋律和主基調。

  全景呈現與(yu) 重點敘事結合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領航》《征程》的全景式呈現、鳥瞰式透視,實際上是在為(wei) 新時代十年立傳(chuan) 、修史,從(cong) 而使我們(men) 對新時代十年蔚為(wei) 壯觀的社會(hui) 場景盡收眼底、了然於(yu) 胸。但是,它又不是一般性地羅列、堆砌新時代十年的瑣細情節,更不是簡單地局限在表象和淺層的描述上,而是聚焦一係列“重點”和“重大”,從(cong) 重大的理論命題提出到重大的政治製度設計、重大的經濟政策製定等主攻方向,從(cong) 精準扶貧、抗擊疫情到環境治理等重點領域,深刻解讀其內(nei) 蘊的“然”“所以然”“所以必然”的邏輯理路,從(cong) 而極大地提升了《領航》《征程》的立體(ti) 感與(yu) 可觸摸度。

  在《領航》的全景圖中,其立意和構思匠心獨運,其落筆和勾畫精致獨到。“鐵肩擔道義(yi) ,妙手著文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手書(shu) 的這十個(ge) 大字遒勁剛毅,力透熒屏。它浸潤著革命先驅的崇高精神,更蘊含著對後來者的深切期許。《領航》第一集《掌舵遠航》、第二集《科學指南》,以強調黨(dang) 確立習(xi) 近平同誌黨(dang) 中央的核心、全黨(dang) 的核心地位,確立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指導地位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開篇,提綱挈領,且貫通始終。《領航》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為(wei) 主軸,以“強國複興(xing) ”為(wei) 主線,用13集的篇幅深入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重點領域,彰顯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的顯著優(you) 勢,把抽象的結論轉化成了具象鮮活的多彩畫麵和沁人心脾的娓娓訴說。每一集所捧出的,都是一顆熠熠生輝的碩大珍珠。13集所串起的,則是一條流光溢彩的珍珠項鏈。《領航》以理念的引領性、故事的豐(feng) 富性、畫麵的唯美性,立體(ti) 地展現了黨(dang) 領導人民創造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成就,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迎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第十六集《踔厲奮發》凸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的團結精神、奮鬥姿態、自信品格。

  宏大演繹與(yu) 微觀雕琢貫通

  《領航》錨定新時代經天緯地的時空坐標,探察新時代波瀾壯闊的脈動,在宏大演繹中展現新時代大氣磅礴的態勢和走向,從(cong) 而使我們(men) 更深切地領悟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由和底氣。

  成事之道,致廣大而盡精微。治國理政如此,感悟體(ti) 認治國理政之道也是如此。《領航》《征程》既有宏大敘事之視野、之格局,又輔之以洞幽燭微之細膩、之鮮活。脫貧攻堅是解決(jue)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壯舉(ju) 。“五級書(shu) 記”共抓脫貧攻堅的照片是上下同心的真情實景。跨越千裏,替父圓夢,王婷從(cong) 北京到湖南的大山裏接力扶貧。王新法、王婷父女同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他們(men) 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尖兵,是成千上萬(wan) 脫貧攻堅工作者的縮影。“疫情不滅,我們(men) 不退。”這是抗擊疫情醫護人員的共同誓言。山東(dong) 棲霞笏山金礦救援現場,“麻煩再送一部電話,做為(wei) 備用,聯係不到你們(men) ,我們(men) 就找不到黨(dang) 了”。井下礦工的一張小紙條,傳(chuan) 遞出的是生死關(guan) 頭對黨(dang) 無限信賴的大道理。新冠肺炎患者“看夕陽爺爺”王欣,邊流淚邊激動地說:“我就感覺我們(men) 黨(dang) 非常偉(wei) 大,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我為(wei) 我是中國人感到驕傲”“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如果說《領航》的特點是泉湧成河,那麽(me) 《征程》則是掘井見泉。《領航》以宏大敘事勾勒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主線,《征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以小故事折射大時代。標誌性的成果、生動的道理、精彩的瞬間、感人的細節渾然一體(ti) ,我們(men) 既能看清曆史長河的奔湧主流,也能看見水麵綻放的美麗(li) 浪花,從(cong) 而極大地提升了《領航》《征程》的曆史感與(yu) 可信度。

  英雄禮讚與(yu) 人民實踐互動

  《領航》《征程》謳歌了新時代熠熠生輝的群英譜,演繹了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的生動畫卷。在這裏,有帶著夢想出發、萬(wan) 水千山隻等閑的奮鬥精神,有中流擊水、舍我其誰的奮鬥姿態,有披荊斬棘、風雨潑墨寫(xie) 春秋的奮鬥本領,有大道同行、山河落筆續華章的不懈追求。

  2021年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掀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篇章。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chan) 發電,實現了中國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從(cong) “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曆史性跨越,攀上了世界水電行業(ye) 的“珠穆朗瑪峰”。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與(yu) 時間賽跑、向死而生,今天依然堅守在工作一線。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帶著貧困農(nong) 民在地裏種土豆,他感慨“我們(men) 應該早點來”。他被人們(men) 稱為(wei) “土豆院士”。在脫貧攻堅征程中,全國共有1800多人把青春與(yu) 熱血定格在了工作崗位上。他們(men) 凝成了脫貧攻堅的英雄雕像。1957年龔全珍跟隨丈夫開國將軍(jun) 甘祖昌回到江西蓮花縣農(nong) 村,終生為(wei) 教育事業(ye) 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她是艱苦奮鬥的英雄。邊防戰士陳祥榕在日記中寫(xie) 下八個(ge) 大字“清澈的愛,隻為(wei) 中國”。“寧可向前十步死,決(jue) 不後退半步生。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護。”這是戍邊戰士的錚錚誓言。他們(men) 鑄成了保家衛國的英雄群像。“人生不能將就,我還年輕,我還能拚,那我就拚!”陳君輝、李俊鴻獲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築項目冠軍(jun) ,石丹獲得美發項目冠軍(jun) 。他們(men) 是青年奮鬥者,是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代表。梁建英是中國高鐵時代的同行者和見證者,她參與(yu) 了中國幾乎全部速度等級高速列車的研發工作。梁建英是千千萬(wan) 萬(wan) 科技工作者的代表。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既是一位英雄,也是一位普通勞動者。2018年,83歲的牛犇站在黨(dang) 旗下舉(ju) 手宣誓。入黨(dang) 這一刻,牛犇的激動之情溢於(yu) 言表,“我今天可以驕傲地說,我是你們(men) 的同誌了”。這些動人故事,在聲情並茂的解說中緩緩流淌進人們(men) 的心田,讓人們(men) 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陶冶了心靈。

  《領航》《征程》聚焦英雄創舉(ju) 和人民實踐,寓偉(wei) 大於(yu) 平凡之中,在平凡中彰顯偉(wei) 大,內(nei) 涵豐(feng) 厚、各有側(ce) 重,但又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做到了人物活、故事真、情感暖、手法新,堪稱詮釋新時代十年的“曆史教科書(shu) ”和“思政公開課”。

  今朝多麽(me) 美好,明天分外妖嬈。我們(men) 堅信,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航向,承載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光榮夢想的“中華號”巍巍巨輪,一定能夠抵達勝利的彼岸!

  作者:林建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