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預製菜來了,你選不選?

發布時間:2022-10-20 11:10:00來源: 工人日報

  到底是方便“小白變大廚”,還是“高價(jia) 吃料理包”

  預製菜來了,你選不選?

  本報記者 龐慧敏 本報通訊員 劉昊宜 蔣少萱

  預製菜是指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ye) ,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和製作,再進行科學封裝的菜品。蒜香排骨、水煮肉片、番茄牛腩等各種菜品經過幾分鍾的簡單處理便能上桌食用,預製菜憑借其簡化的加工步驟、幹淨的包裝等優(you) 勢而獲得消費者青睞。

  “正準備將鴨血做出預製菜”

  家住南寧的王先生每到周末,總會(hui) 帶著網購的檸檬鴨、梅菜扣肉回爸媽家吃飯。“爸媽年紀大了,周末家庭聚餐時,熱一些預製菜又快又省事,味道也不差”。

  朱女士購買(mai) 預製菜已有數年,“我每年買(mai) 三到五次,一般都是過年的時候,平時過節基本不買(mai) ”。朱女士稱,自己購買(mai) 的預製菜種類比較固定,主要是梅菜扣肉、鹵豬蹄和八寶飯,“因為(wei) 這三種做起來耗時費力,買(mai) 現成的很方便,拿出來熱一下就能吃了,味道也都不錯。而且過年的時候要準備的菜種類太多,買(mai) 預製菜就是圖個(ge) 省事”。

  郝女士向記者介紹,自己兩(liang) 三年前開始購買(mai) 預製菜,一方麵是方便下班後隨時加工,另一方麵是為(wei) 了節假日請客招待有麵子,“有的菜自己家沒有材料,味道也調不好,比如小龍蝦水煮魚”。

  除普通的消費者之外,餐飲企業(ye) 使用預製菜的比例也在增多,且相較於(yu) 個(ge) 人,酒樓、餐廳、快餐店對預製菜的需求大得多。據業(ye) 內(nei) 人士估算,南寧市半數以上的快餐店部分菜肴使用預製菜,酒樓、餐廳使用預製菜的比例在10%-20%之間。南寧一家五星級飯店餐飲部總監表示,該飯店也在計劃研發預製菜。“預製菜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正準備將鴨血做成預製菜。”南寧一家知名連鎖餐飲店創始人王先生這樣說。

  從(cong) 商戶端向客戶端下沉

  於(yu) 娜經營一家名為(wei) 永茂發串城的燒烤店,但她的店麵尚未引入預製菜。她解釋道,購買(mai) 預製菜的成本太高,不適用於(yu) 小本經營,“像我們(men) 這種都是客人點餐,後廚現做”。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的預製菜正在由商戶端向客戶端下沉,對於(yu) 餐飲企業(ye) 而言存在一定的劣勢,即單品售價(jia) 較高,前期經營投入大。

  同時,於(yu) 娜補充說,“有的客人不喜歡預製菜,認為(wei) 這是花高價(jia) 吃料理包。”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2年我國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其中便包括“外賣、堂食中使用了預製菜而未事先告知顧客”這一原因。

  除此之外,預製菜的價(jia) 格和安全問題也是部分消費者考量的因素。8月15日,記者走訪周邊三家大型商超後發現,冷藏食品區有數種預製菜在售,且價(jia) 位遠低於(yu) 餐館和外賣售價(jia) ,如一份處理好的宮保雞丁售價(jia) 為(wei) 6.47元。店員表示,醃製類預製菜保鮮期較短,一般是當天出售,而預製菜的保質期則可以達到數天乃至數月不等。

  在某社交軟件中,部分消費者曾反饋預製菜“食材不新鮮”“保質期太短”“味道平平無奇”等問題;也有消費者對預製菜持接受和歡迎的態度,許多人表示“有手就行,適合手殘黨(dang) ”“小白變大廚,年夜飯就靠它了”。

  對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預製菜是規模生產(chan) 、可溯源的產(chan) 品,且由於(yu) 冷凍保鮮技術的不斷革新,預製菜口味還原度會(hui) 越來越高,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並喜愛。與(yu) 此同時,南寧市率先在全國發布《預製菜術語》《預製菜分類》《預製菜冷鏈配送操作規範》三項地方標準,為(wei) 產(chan) 業(ye) 的規範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做出地方特色

  有數據分析顯示,2022-2026年的預製菜行業(ye) 預計增速在20%-30%左右,在未來的3-5年,我國預製菜行業(ye) 有望發展成為(wei) 下一個(ge) 萬(wan) 億(yi) 餐飲市場。但相比於(yu) 其他省份生產(chan) 的預製菜,廣西本地出產(chan) 的產(chan) 品在市場中占比較小。

  記者在網購平台搜索“廣西預製菜”後發現,在售的有南寧檸檬鴨、桂林米粉鍋燒肉、脆皮、玉林酸甜扣肉等少數幾個(ge) 品種,銷售量較多的僅(jin) 有200單,而隨意一家主營蓋澆飯的安徽預製菜企業(ye) 月銷量達6000單以上。對此,南寧預製菜批發市場集中地的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廣西產(chan) 的預製菜銷量少的原因在於(yu) “廣西沒有形成產(chan) 業(ye) 化、品牌化的預製菜生產(chan) 企業(ye) ,而小規模的預製菜企業(ye) 也隻能做做本地的生意”。

  曾參與(yu) 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餐飲運營工作的廣西人許東(dong) 平成立了預製菜研發公司,根據不同地域的口味,結合廣西本地食材,開發契合大眾(zhong) 口味的廣西預製菜。他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舉(ju) 例,檸檬鴨走不出廣西,原因是區外消費者吃不慣配料的酸味,“因此預製菜企業(ye) 可以根據不同地區消費者口味研發出麻辣口味、鹹香口味、甜醬口味的檸檬鴨,形成不同的產(chan) 品係”。預製菜作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同質化產(chan) 品多,廣西預製菜企業(ye) 可以研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桂菜,在行業(ye) 中脫穎而出。(來源:工人日報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