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冬奧遺產再利用,中國解答“附加題”

發布時間:2022-10-24 15:15:00來源: 半月談網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以下簡稱“服貿會(hui) ”)期間,冬奧遺產(chan) 以及冰雪產(chan) 業(ye) 的話題得到再次聚焦。冬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之後,發展全民冰雪體(ti) 育產(chan) 業(ye) 有了真正穩固的依托點。北京,這座“雙奧之城”有責任、有義(yi) 務積極探索後冬奧時代,如何解答將冬奧遺產(chan) 最大化利用這道“附加題”,為(wei) 全球冰雪體(ti) 育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率先提供中國方案。

  冬奧遺產(chan) 再利用具備清晰規劃

  究竟什麽(me) 是冬奧遺產(chan) ?冬奧會(hui) 留下的遺產(chan) 存在於(yu) 方方麵麵,除了場地、場館等可視化遺產(chan) ,還有許多非可視化遺產(chan) 。總結歸納為(wei) 七個(ge) 方麵:體(ti) 育遺產(chan) 、經濟遺產(chan) 、社會(hui) 遺產(chan) 、文化遺產(chan) 、環境遺產(chan) 、城市發展遺產(chan) 、區域發展遺產(chan) 。

  2022北京冬奧組委總體(ti) 策劃部遺產(chan) 管理處處長、國際奧委會(hui) 可持續與(yu) 遺產(chan) 委員會(hui) 委員劉興(xing) 華介紹,吸取多個(ge) 冬奧舉(ju) 辦國遺產(chan) 利用情況的前車之鑒,冬奧組委會(hui) 在今年1月就麵向社會(hui) 公布《北京2022遺產(chan) 戰略計劃》。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是國際奧委會(hui) 《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布後,從(cong) 籌辦之初就全麵規劃管理奧運遺產(chan) 的一屆奧運會(hui) 。其創造了豐(feng) 厚的冬奧遺產(chan) ,為(wei) 國家、主辦城市、人民群眾(zhong) 帶來長期的、積極的收益,是成功辦奧的重要標誌之一。

  除了賽區內(nei) 的設備設施等體(ti) 育遺產(chan) 需要合理規劃利用,冬奧為(wei) 城市帶來的無形遺產(chan) 也要加以利用傳(chuan) 承。比如冬奧的舉(ju) 辦全麵提升了民眾(zhong) 冰雪運動普及率,增加了競技體(ti) 育和大眾(zhong) 體(ti) 育的經濟效益;提升了全社會(hui) 助殘扶殘的意識,無障礙設施得到大規模普及,社會(hui) 對殘疾人越來越包容,殘疾人就業(ye) 渠道越來越公平、豐(feng) 富;通過賽事,公民秩序意識得到提升;交通設施因冬奧更加便捷,加速了區域一體(ti) 化進程,京張高鐵修建提速,沿途百姓提前受益;冰雪產(chan) 業(ye) 帶動賽區周邊人口就業(ye) ,比如張家口植樹造林工程為(wei) 100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生態護林員崗位,帶動接近300萬(wan) 人增收,張家口崇禮區當地每5個(ge) 人就有一人從(cong) 事冰雪行業(ye) 等。

  伴隨著北京冬奧結束,將有更多籌辦成果持續轉化為(wei) 冬奧遺產(chan) 。所有這些將持久造福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為(wei) 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帶來長期收益。

  探索冬奧遺產(chan) 多元化保護利用方式

  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老工業(ye) 園的首鋼滑雪大跳台,見證了多個(ge) 奧運會(hui) 奇跡,穀愛淩、蘇翊鳴在此奪冠後,這裏成為(wei) 了打卡聖地。北京冬奧會(hui) 結束後,首鋼園迎來了旅遊、參觀、商業(ye) 網編織的高潮。

  首鋼運動中心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副總經理郭曉民表示,首鋼園區第一次遺產(chan) 利用,是首鋼老工業(ye) 遺產(chan) 變身冬奧賽區,第二次利用便是冬奧結束後,探索老工業(ye) 遺址+冬奧遺產(chan) +文體(ti) 產(chan) 業(ye) 結合再利用。

  首鋼大跳台是全球首個(ge) 在冬奧會(hui) 結束後得以永久保留的自由式滑雪跳台。冬奧結束至今,大跳台及周邊設施沒有閑置。由於(yu) 大跳台的定位是園區“活力聚集區”,舉(ju) 辦活動的範圍以體(ti) 育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其他產(chan) 業(ye) 為(wei) 輔。先後舉(ju) 辦過首鋼園冰雪匯、穀愛淩慈善跑等活動;大跳台很受一些科技企業(ye) 的青睞,舉(ju) 辦過新能源汽車的展示發布會(hui) 等。

  除了大跳台,首鋼園區內(nei) 還有4座冰場和一座極限公園,4座冰場均為(wei) 奧委會(hui) 認證的標準場館,設施先進,在冬奧期間極大保障了運動員訓練需求。冬奧會(hui) 結束至今,剩下2座冰場開放中,吸引了門頭溝、昌平、西城、東(dong) 城、平穀甚至廣西壯族自治區隊來訓練,暑期訓練營冰時排滿。

  極限公園麵向社會(hui) 開業(ye) 以來,攀岩、滑板項目各有固定的幾百名會(hui) 員,已基本實現培訓常態化。不僅(jin) 2021年舉(ju) 辦過滑板全國精英賽,今年9月還舉(ju) 辦了北京市第十六屆運動會(hui) 滑板表演賽。

  如今的首鋼園內(nei) ,現代的時尚與(yu) 曆史的厚重並存,科技無處不在。國際奧委會(hui) 副主席胡安·安東(dong) 尼奧·薩馬蘭(lan) 奇在服貿會(hui) 期間表示,北京在奧運遺產(chan) 可持續利用方麵給全世界做出了示範。

  對於(yu) 另一處冬奧賽區延慶來說,北京市延慶區副區長任江浩表示,要把冬奧遺產(chan) 變成資產(chan) 。任江浩說:“從(cong) 冬奧遺產(chan) 利用來說,延慶主要有三個(ge) 方向。第一是高端賽事,我們(men) 有承辦冬奧的經驗,要把一些國際性的錦標賽、世界杯引入延慶。第二是大眾(zhong) 體(ti) 育,我們(men) 提出目標建設戶外運動城市,戶外運動麵非常廣,不單是冰雪,現在非常流行的飛盤、槳板、腰旗橄欖球等等這些戶外賽事,在延慶也非常適合。第三個(ge) 方向是體(ti) 育產(chan) 業(ye) ,中關(guan) 村延慶園專(zhuan) 門有一個(ge) 體(ti) 育產(chan) 業(ye) 園,裏麵匯聚了大量的冰雪科技企業(ye) 。為(wei) 此,延慶區政府專(zhuan) 門出台了產(chan) 業(ye) 政策,對相關(guan) 的企業(ye) 進行獎勵。”

  如何實現冬奧賽區常態化、長久化健康運營,持續發揮奧運效應是永遠的課題。郭曉民在接受采訪中表示:由於(yu) 遺產(chan) 再利用很難標準化執行,究竟如何利用、利用到什麽(me) 水平才是合理的再利用?對此,他與(yu) 首鋼團隊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例如,園區內(nei) 4塊冰場,引入科技企業(ye) 入駐同樣有可觀收入。今年,園區大膽引入了探月工程相關(guan) 企業(ye) ,園區的科技感和活力得到顯著提升。

  實現冰雪產(chan) 業(ye) 、城市治理雙升級是最終目的

  “加強冬奧場館賽後利用,是遺產(chan) 利用的重要環節,這也是為(wei) 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升級做準備。”劉興(xing) 華說。

  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何重要?

  “北京冬奧會(hui) 周期內(nei) 觸發了大量的雪場、冰場,由此帶動滑雪產(chan) 業(ye) 鏈的擴張。全國現有803家滑雪場,我們(men) 不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再不斷去開滑雪場。”國際雪聯理事、中國滑雪協會(hui) 副主席鄭良程說,進一步引導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就是要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

  冬奧周期滑雪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基礎設施不斷擴張,接下來的幾年裏基礎設施建設會(hui) 放緩,需求增長也可能放緩。如果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供給嚴(yan) 重大於(yu) 市場需求,不加以引導,可能會(hui) 導致滑雪產(chan) 業(ye) 形成惡性競爭(zheng) 。

  後冬奧時代,要進一步保持和推動“人民奧運”的總發展方向,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全民健身體(ti) 係,努力豐(feng) 富群眾(zhong) 冰雪賽事活動,從(cong) 基礎抓起,從(cong) 娃娃抓起,推動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群眾(zhong) 冰雪運動。

  劉興(xing) 華認為(wei) ,要繼續推進“冰雪進校園”並鞏固“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成果。鼓勵中小學探索反季節練冰雪項目的方法。比如夏季開展輪滑、滑板、越野輪滑等陸地項目,不具備條件的要積極創造條件。冬奧設施,比如大跳台、冰場每年對區內(nei) 中小學輪流免費開放,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冬奧精神。

  積極弘揚冬奧文化,發揚誌願者服務精神。2008年被稱為(wei) “誌願者元年”,從(cong) 那一年起,誌願者成為(wei) 社會(hui) 不可或缺的力量。奧運誌願者不僅(jin) 帶來了服務,還帶來了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筆寶貴的人文遺產(chan) 將在社會(hui) 發展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持續推進放管服,轉變政府職能。以首鋼園為(wei) 例,目前園區為(wei) 入駐企業(ye) 的青年員工提供一定的生活補貼或住宿補貼,以保持園區年輕活力不減退。要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鬆懈,不盲目追風數字化工程,要真正為(wei) 企業(ye) 服務。

  體(ti) 育產(chan) 業(ye) 的特點是服務性,體(ti) 育賽事撬動著整個(ge) 社會(hui) 資源,考驗著社會(hui) 服務。我國在交出冬奧圓滿答卷的基礎上,將持續做好奧運遺產(chan) 保護利用這道“附加題”,為(wei) 全世界樹立一道“中國標杆”。

  半月談記者 張曦(半月談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