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義務阻泳第一人”的暖冬計劃
“黃河義(yi) 務阻泳第一人”的暖冬計劃
聯合山東(dong) 財經大學的學生誌願者 4年來每年捐贈軍(jun) 訓服給附近村民
“黃河義(yi) 務阻泳第一人”王和新在山東(dong) 濟南的黃河邊上義(yi) 務阻泳10餘(yu) 年,被很多人所熟知。北京青年報記者10月23日在采訪中了解到,王和新4年前聯合山東(dong) 財經大學的學生誌願者,收集軍(jun) 訓服捐贈給附近村民。這個(ge) 行動也取了一個(ge) 很有意思的名字——“暖冬計劃”。
軍(jun) 訓服很適合幹農(nong) 活
“每年大學生開學之後都要軍(jun) 訓,條件好的學生在軍(jun) 訓結束後認為(wei) 衣服沒有用了,可能就會(hui) 當成垃圾丟(diu) 棄。我認為(wei) ,這些衣服都還能穿,應該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人。”10月23日,“黃河義(yi) 務阻泳第一人”王和新告訴北青報記者,他認為(wei) ,雖然我們(men) 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好了,但是村裏幹活的農(nong) 民進行生產(chan) 勞動時,還是要換上幹活的衣服,“這些軍(jun) 訓服都很適合。”
4年前,王和新和山東(dong) 財經大學陽光365誌願者協會(hui) 相關(guan) 人員取得聯係,開始收集同學們(men) 在軍(jun) 訓後不再穿的軍(jun) 訓服和鞋子等物品。
王和新介紹,學生們(men) 將衣服捐出之前,會(hui) 洗得幹幹淨淨,“其實孩子們(men) 沒有穿幾天,衣服都很新。”王和新將衣服和軍(jun) 訓時的鞋子收集在一起,運到村裏去,讓需要的人前來挑選。周邊的村民以及跟著王和新巡河的老人,都對這些捐贈的服裝讚不絕口。而且他發現,號碼較大的衣服更受大家歡迎。
王和新告訴北青報記者,由於(yu) 今年的軍(jun) 訓進行得比較晚,部分背心根本沒有拆開包裝。另外,服裝麵料也比較厚,運回去的幾十雙軍(jun) 訓鞋子因為(wei) 鞋底厚實,質量較好,很快被大家一搶而光。
學生社團“掃樓”收取衣服
山東(dong) 財經大學統計與(yu) 數學學院大二學生李如介紹,她是該校陽光365誌願者協會(hui) 的一員,這項將軍(jun) 訓服捐贈出去的活動已經進行4年。“將同學們(men) 軍(jun) 訓之後不再穿的服裝捐給需要的人,第一,可以避免浪費;第二,也可以幫助到他人。”李如介紹,她所在的社團每年都會(hui) 在軍(jun) 訓結束後發布相關(guan) 信息,告知大家可以把軍(jun) 訓之後不再穿的衣服捐贈出去。她剛開始參加這一活動時發現,敲門“掃樓”對一個(ge) 新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可以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今年的10月13日和10月15日,山東(dong) 財經大學的學生社團在兩(liang) 個(ge) 校區分別進行“掃樓”活動,將捐贈的數百套衣服交由王和新運走。對於(yu) 這一活動,他們(men) 已經做得越來越成熟,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高校捐贈軍(jun) 訓服”並非個(ge) 例
大學生的軍(jun) 訓完成之後,服裝藏進箱底還是丟(diu) 棄,一直都是一個(ge) 問題。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國內(nei) 多個(ge) 高校都有將學生的軍(jun) 訓服捐贈給他人的報道。
2021年10月29日晚,近千套軍(jun) 訓服在完成清洗、消毒、打包工序後,被運送至青島科技大學學生宿舍倉(cang) 庫,等待捐贈到建築工地,交到新主人手中。
2021年10月31日下午,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環境保護協會(hui) 的大學生誌願者將募集的180餘(yu) 套舊軍(jun) 訓服,送到了嶽陽樓區奇家嶺街道學院路社區,用實際行動支持綠色環保,同時也獻上一份愛心。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21級大學生軍(jun) 訓閉營儀(yi) 式上,校方發出捐贈倡議。3個(ge) 多小時的時間,共收到940套愛心捐贈。服裝消毒、清洗、打包後,將運送到河北省承德市貧困地區需要幫助的孩子們(men) 手中。
文/記者 董振傑 統籌/孫慧麗(li)
(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