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建立7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備隊

發布時間:2022-10-25 10: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4日獲悉,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牽頭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ti) 係及應急處置“預備隊”隊伍建設項目》已建立7支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備隊,共計5000餘(yu) 人。

  上海市衛健委方麵介紹,該項目構建了一個(ge) 指揮平台,建設了一批培訓基地、形成了 培訓課程體(ti) 係,製定了管理製度,形成了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備隊建設機製,為(wei) 城市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備隊在頂層設計、體(ti) 製機製、運營管理等方麵探索新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預備隊快速響應:疾病預防控製預備隊參與(yu) 並完成了輸入性及本地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置,有效處置了各類公共衛生苗子事件;醫療救治預備隊、核化救治預備隊分批次投入抗疫,共派出20餘(yu) 支醫療隊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支援上海各方艙、定點醫院、學校的醫療救治工作;應急護理預備隊組建隔離病房,救護新冠患者,到社區、學校開展核酸采樣。

  據了解,疾病預防控製預備隊成為(wei) 踐行城市公共衛生安全保障的“第一線防禦力量”。該預備隊依托市區兩(liang) 級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整合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青年骨幹和優(you) 秀公共衛生人才,初步建立起一支學科領域齊全、專(zhuan) 業(ye) 能力紮實的隊伍,涵蓋衛生應急管理、急慢性傳(chuan) 染病防控、免疫規劃、公共衛生危險因素處置等專(zhuan) 業(ye) 領域。

  瑞金醫院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備隊是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原有應急醫療隊、航空醫療救援隊基礎上,按三級梯隊建製,組建成的由700人構成的臨(lin) 時性醫療機構醫療救治預備隊。為(wei) 升級應急裝備,提升救援能力,該預備隊配置了含穿戴設備、通用背包及專(zhuan) 科工具箱組成的應急醫療單兵裝備。這意味著,未來在極端災害環境、人力無法達到的場所,預備隊可攜帶有生命支持和自救物資的5G智慧搜救犬深入現場,實現最大限度救援前移,提高救治成功率。據介紹,為(wei) 構建培訓體(ti) 係,提高隊員技能,瑞金醫院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打造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備隊”培訓基地,建立專(zhuan) 科培訓方案,配合沉浸式場景應用與(yu) AI人工智能,形成一套標準化培訓模板。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圍繞具備快速機動、野外獨立生存能力及防疫移動醫院內(nei) 完成醫療救治任務為(wei) 重點,上海市東(dong) 方醫院鍛造了一支移動醫院醫療救治預備隊,不斷提升上海應對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建設具有防疫功能的移動醫院是上海市東(dong) 方醫院的創新之舉(ju) 。它具有快速展開、無限擴展、快速撤離等優(you) 點,能形成可複製、易推廣的模式,成為(wei) 疫情防控期間“作戰”利器,為(wei) 上海公共衛生防疫體(ti) 係增添新力量,助力上海成為(wei) 最安全城市。

  上海很早就已布置行動,以培養(yang) 建設一支能適應多種情況下的應急處置和重大活動保障專(zhuan) 業(ye) 化隊伍。2010年,根據世博會(hui) 保障特點和保障任務,上海衛生監督機構創新保障模式,匯集優(you) 勢力量,成立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保障突擊隊伍,圓滿完成衛生管理保障任務。十年磨一劍,年輕的應急保障人員如今已成長為(wei) 中堅力量,為(wei) 建設一支人員相對固定、定期更新、崗位職責明確,具備平戰結合的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重大活動保障能力的預備隊打下紮實的基礎。

  據上海市衛健委方麵介紹,上海市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護理預備隊”是一支平戰結合、快速高效、靈活機動、分層分級的隊伍,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組建,規模達3000人。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同類別、規模和階段等需求,預備隊采取模塊化組隊,既可整建製單獨執行任務,也可按照任務需求組合。“護理預備隊”分三批在12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附屬醫院組建各具特色的“護理預備隊”,專(zhuan) 業(ye) 涵蓋急救護理、重症護理、內(nei) 外科急症護理、婦兒(er) 重症護理、應急管理研究、應急心理等。項目組開發一套科學的培訓體(ti) 係,並在12家附屬醫院建立相應的應急護理實訓基地,圍繞感染控製(防護技術)、人工氣道護理等核心技術,通過理論授課、模擬實訓、虛擬演練和臨(lin) 床實踐,提升護理預備隊伍應急救援能力和實戰水平。(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