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電詐克星”潘黎:反詐5年擒獲嫌犯逾千名
【解說】畫麵中的人名叫潘黎,今年37歲,是武漢市江岸區公安分局刑事偵(zhen) 查大隊的一名反詐民警。從(cong) 事反詐工作5年來,他參與(yu) 抓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人員1500餘(yu) 名,被稱為(wei) “電詐克星”。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其實並不僅(jin) 僅(jin) 是我個(ge) 人的一個(ge) 功勞,因為(wei) 我們(men) 有一個(ge) 非常優(you) 秀的團隊,我們(men) 有很多對我們(men) 打擊詐騙工作,提供幫助的一些各個(ge) 其它的職能部門,因為(wei) 在他們(men) 的幫助下,我們(men) 才能去進一步深挖犯罪分子的一些線索,同時才能對他們(men) 實施一個(ge) 全鏈條的一個(ge) 打擊。
【解說】近年來,武漢江岸警方反電詐關(guan) 口前移,通過多途徑信息整合,大數據建模,把更多精力投放到保護潛在受害人,與(yu) 時間賽跑,實現提前發現、技術反製、有效攔截。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為(wei) 什麽(me) 說防範是最重要的呢,因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錢沒有被騙走,才是真正去守護他們(men) “錢袋子”,所以說我們(men) 現在的重點工作,希望是在防範這塊的話,能夠全方麵地盡可能地去保障,每一位市民朋友能夠不會(hui) 受到網絡電信詐騙,同時也遠離網絡電信詐騙。
【解說】潘黎告訴記者,電詐受害者多以老年人、學生群體(ti) 為(wei) 主,麵對騙術防不勝防。有的當事人被深度“洗腦”,不認為(wei) 自己被騙。麵對這種情況,隻能一遍又一遍勸阻。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別人有時候說我像唐僧一樣的,去跟他們(men) (受害者)講啊講啊,因為(wei) 我會(hui) 以很多的案例,去告訴他們(men) ,然後會(hui) 跟他講很多現實的情況,因為(wei) 可能他接觸的這個(ge) 麵,可能比較窄,信息上麵可能有點不對稱,我們(men) 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將,我們(men) 獲取到的信息告訴他,從(cong) 而他能夠做出更好的一個(ge) 判斷。
【解說】電信網絡詐騙手法花樣翻新,潘黎覺得,優(you) 秀的反詐民警必須與(yu) 時俱進,首先應該是一名綜合型人才。他翻遍案例卷宗,了解各類詐騙手法,還利用業(ye) 餘(yu) 時間,自費報了區塊鏈、數據分析師、對外貿易等3個(ge) 學習(xi) 班,廣泛學習(xi) 電信網絡、金融支付、國際貿易等領域專(zhuan) 業(ye) 知識。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因為(wei) 作為(wei) 一個(ge) 反詐民警,這個(ge) 敏銳性是我們(men) 一個(ge) 基本素養(yang) ,那麽(me) 我們(men) 可能通過,別人不一定能發現的一些線索的話,可能我們(men) 就會(hui) 捕捉到,從(cong) 而對這個(ge) 線索進行深入的研判之後,可能這就是,真正就是一條犯罪線索。
【解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種類繁多、隱蔽性強、跨區域廣。投身反詐工作以來,潘黎每年一半時間都是在外出差、趕路偵(zhen) 察。
【解說】不出差的時候,他便在辦公室與(yu) 樓上、樓下各個(ge) 技術部門的同事交流探討案件進展情況。約50米長的辦公室走廊,潘黎每天要走上百個(ge) 來回。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這條路是我每天從(cong) 自己的辦公室去,各職能大隊要走的一條必經之路,每天我從(cong) 這條道,這條走廊裏麵要來來往往,大概要走很多很多次,我自己可能也不記得了,我每天自己有一個(ge) 電子手表,會(hui) 統計我走的步數,我平均每天會(hui) 走九千到一萬(wan) 步。
【解說】從(cong) 警以來,潘黎榮立個(ge) 人二等功1次,先後獲評武漢市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優(you) 秀公務員。潘黎表示,電詐一日不除,使命一日不止。自己願永遠戰鬥在反詐路上。
【同期】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刑偵(zhen) 大隊民警 潘黎
接觸到的這個(ge) 受害人,他們(men) 跟我講了自己的故事之後,我覺得他們(men) 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men) 作為(wei) 反詐民警,怎麽(me) 去保障他們(men) 每一分錢,能夠不被騙走,我覺得這個(ge) 使命還是挺神聖的,這其實也是激勵我,不斷去研判這些案件,不斷地去打擊犯罪分子的一個(ge) 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