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六大看點,三季度經濟恢複向好

發布時間:2022-10-26 11:24:00來源: 人民網客戶端

  10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三季度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為(wei) (GDP)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ge) 百分點。國民經濟頂住壓力持續恢複,三季度經濟恢複向好,明顯好於(yu) 二季度,總體(ti) 運行在合理區間。

  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運行態勢?麻辣姐挑選六個(ge) 數據,給您逐一解讀。

  看點一: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

  前三季度,我國GDP為(wei) 870269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ge) 百分點,經濟總體(ti) 呈現恢複向好態勢。其中,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48.8%,貢獻率最高。

  分季度看,三季度,我國GDP為(wei) 30762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ge) 百分點。從(cong) 環比看,經調整季節因素後,三季度GDP環比增長3.9%。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介紹,前三季度,三次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wei) 6.3%、40.2%和53.5%。與(yu) 上年同期相比,第一產(chan) 業(ye) 比重持平,第二產(chan) 業(ye) 比重提高1.1個(ge) 百分點,第三產(chan) 業(ye) 比重雖然下降1.1個(ge) 百分點,但仍占比最高。

  看點二:三季度CPI同比增長2.6%

  物價(jia) 是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經濟數據之一。前三季度,全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ge) 百分點,其中,三季度上漲2.6%,消費領域價(jia) 格屬於(yu) 溫和上漲。

  分月看,CPI同比走勢前低後高,波動上行。9月份,受季節性等因素影響,CPI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擴大至2.8%。

  分商品種類看,食品價(jia) 格有所上漲,能源價(jia) 格仍處高位。前三季度,食品價(jia) 格同比上漲2.0%,影響CPI上漲約0.36個(ge) 百分點。食品中,受疫情散發、高溫幹旱天氣等因素影響,部分鮮活食品價(jia) 格上漲較多,鮮果、鮮菜、薯類和雞蛋價(jia) 格分別上漲13.5%、8.7%、8.7%和6.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8個(ge) 百分點。前三季度,能源價(jia) 格同比上漲13.2%,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8個(ge) 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93個(ge) 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四成多。

  核心CPI基本穩定。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ge) 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70個(ge) 百分點。

  看點三:三季度就業(ye) 形勢好於(yu) 一、二季度

  9月份,多地疫情散發多發對就業(ye) 產(chan) 生一定影響,失業(ye) 率有所上升。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5%,比8月份上升0.2個(ge) 百分點。其中,25歲至59歲勞動力失業(ye) 率為(wei) 4.7%,上升0.4個(ge) 百分點。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人員就業(ye) 穩定性相對較低,受疫情影響更為(wei) 明顯。9月份外來農(nong) 業(ye) 戶籍人員失業(ye) 率達到5.5%,比8月份上升0.5個(ge) 百分點。

  不過,就前三季度平均水平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前三季度,我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均值為(wei) 5.6%,其中,三季度均值為(wei) 5.4%,比二季度下降0.4個(ge) 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e) 統計司司長王萍萍介紹,進入三季度,7、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繼續下降,7月份為(wei) 5.4%,8月份為(wei) 5.3%,9月份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上升為(wei) 5.5%。從(cong) 就業(ye) 的主體(ti) 人群看,25歲至59歲勞動力失業(ye) 率三季度均值為(wei) 4.4%,明顯低於(yu) 一季度4.9%和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

  “總體(ti) 來看,三季度就業(ye) 形勢好於(yu) 一季度和二季度。”王萍萍介紹,三季度以來,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形勢有所改善。8、9月份,16歲至24歲青年人失業(ye) 率連續2個(ge) 月下降,9月份為(wei) 17.9%,比7月份高點下降2個(ge) 百分點。

  王萍萍表示,下階段保持就業(ye) 穩定具有較好條件。一是工業(ye) 、服務業(ye) 生產(chan) 企穩回升,經濟持續恢複為(wei) 就業(ye) 形勢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各項穩就業(ye) 政策持續加力,針對市場主體(ti)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製造業(ye) 困難大戶,全麵實施“降、緩、返、補”係列助企紓困政策,有力促進了就業(ye) 穩定。三是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繼續增長,新崗位新職業(ye) 不斷湧現,為(wei) 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ye) 發展空間。

  看點四:三季度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31.4%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顯效,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恢複。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8%,較二季度回升4.1個(ge) 百分點。從(cong) 月度看,7、8、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8%、4.2%、6.3%,呈加快恢複態勢。

  分地區看,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超七成地區工業(ye) 生產(chan) 回升。三季度,全國有23個(ge) 省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回升麵達到74.2%。其中,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長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由二季度下降3.2%轉為(wei) 三季度增長8.2%。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汽車製造業(ye) 。隨著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快速修複,三季度汽車製造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達到75.7%,環比回升6.6個(ge) 百分點;汽車產(chan) 量由二季度同比下降8.5%轉為(wei) 增長31.4%,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增長113.1%,較二季度加快20.8個(ge) 百分點。三季度,汽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二季度下降7.6%轉為(wei) 大幅增長25.4%,對工業(ye) 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看點五:前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較前8月加快

  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消費市場在波動中恢複。分月看,年初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降至低點,6月份後恢複增長。9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個(ge) 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增長3%,增速比8月份回落2.1個(ge) 百分點;餐飲收入下降1.7%,8月份為(wei) 增長8.4%。

  不過,在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支持下,三季度消費需求總體(ti) 延續恢複態勢,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逐步鞏固。前三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7%,增速比1至8月份加快0.2個(ge) 百分點。

  在市場供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居民對品質化消費、綠色消費的需求逐步增加。例如,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零售387萬(wan) 輛,同比增長113.2%。

  “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41.3%,拉動GDP增長1.2個(ge) 百分點。其中,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52.4%,拉動GDP增長2.1個(ge) 百分點。”趙同錄說。

  看點六: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速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回升

  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小幅回升。

  分領域看,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0.1%,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個(ge) 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個(ge) 百分點,連續五個(ge) 月回升;社會(hui) 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3.2%,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效能不斷釋放,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有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恢複的關(guan) 鍵作用增強。趙同錄介紹,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26.7%,拉動GDP增長0.8個(ge) 百分點。其中,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20.2%,拉動GDP增長0.8個(ge) 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chan) 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介紹,從(cong) 投資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8%,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3%,有利於(yu) 投資持續穩定增長。(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