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健康築基 為生活添彩 全民健身事業躍上新台階
秋意漸濃,位於(yu) 廣州市番禺區的一片飛盤運動專(zhuan) 用場地內(nei) 燈火通明,愛好者靈動的身影、揮灑的熱情,映射出追求健康的時代潮流——正是無數活躍在神州大地的健身者,共同構築起建設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體(ti) 育事業(ye) 取得長足發展,全民健身蓬勃開展,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實現“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目標。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ti) 育工作,促進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全麵發展,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這讓中國體(ti) 育事業(ye) 發展的美好藍圖更加清晰,也必將有力推動全民健身更上層樓。
全民健身融入大眾(zhong) 生活
體(ti) 育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最根本的是增強人民體(ti) 質、保障人民健康。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yu) 體(ti) 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4億(yi) ,城鄉(xiang) 居民達到《國民體(ti) 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逾九成。
2021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人數比例將達到38.5%。
從(cong) 影響深遠的國家戰略到惠及萬(wan) 家的生活風尚,全民健身已融入大眾(zhong) 生活。
今年6月,由國家體(ti) 育總局、中國健美協會(hui) 等指導的《2021中國健身行業(ye) 數據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健身會(hui) 員和健身人口滲透率呈現連續5年增長的態勢,截至2021年12月,全國健身會(hui) 員達到7513萬(wan) 人,相比2020年增長了6.89%,健身人口滲透率也從(cong) 2017年的3.46%增長至2021年的5.37%。
引導群眾(zhong) 科學健身,是開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前提。近年來,各級體(ti) 育部門研究規範各類健身方式方法,線上與(yu) 線下相結合,將科學健身理念與(yu) 方法送到群眾(zhong) 身邊,同時加強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的選拔培養(yang) ,基層體(ti) 育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1年底,獲得技術等級證書(shu) 的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超過270萬(wan) 人。
202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ti) 育法》完成修訂。國家體(ti) 育總局群眾(zhong) 體(ti) 育司司長丁東(dong) 介紹,這次新修訂的體(ti) 育法將原第二章“社會(hui) 體(ti) 育”章名修改為(wei) “全民健身”,明確國家實施全民健身戰略,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鼓勵和支持公民參加健身活動,促進全民健身與(yu) 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如今,群眾(zhong) 健身意識不斷增強,人們(men) 從(cong) 運動中收獲了健康和快樂(le) 。在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方麵,體(ti) 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運動場地建到百姓身邊
位於(yu) 贛州市崇義(yi) 縣的陽明山健身步道曲折蜿蜒,沿途綠意盎然,已經成為(wei) 江西省著名的健身“打卡地”,每天在此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近年來,崇義(yi) 縣在對口支援單位國家體(ti) 育總局的幫扶下,建設改造了一批公共體(ti) 育場館、社區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10分鍾健身圈”已基本形成。
健身去哪兒(er) ?廣大群眾(zhong) 的所盼所想,成為(wei) 開展群眾(zhong) 體(ti) 育工作的突破口。近年來,各地因地製宜,有的把城市的邊角地塊改造成居民健身的“金角銀邊”,有的打通服務群眾(zhong) 健身的“最後一公裏”,將體(ti) 育場地建到群眾(zhong) 身邊……
截至2021年底,全國體(ti) 育場地共有397.1萬(wan) 個(ge) ;全國體(ti) 育場地麵積達34.1億(yi) 平方米,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2.41平方米。“政府要在提供更多場地的同時引導項目發展,讓更多人都能參與(yu) 到體(ti) 育鍛煉中。”丁東(dong) 說。
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五棵鬆體(ti) 育中心、國家體(ti) 育館、首都體(ti) 育館……一批冬奧場館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閉幕之後麵向公眾(zhong) 開放,發揮新的效用。“冰絲(si) 帶”工作人員表示,未來這裏將著力打造集體(ti) 育賽事、群眾(zhong) 健身、文化休閑、展覽展示、社會(hui) 公益五大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多功能冰雪運動中心,成為(wei) 群眾(zhong) 體(ti) 驗冬季運動項目的新地標。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全麵建立,文件還從(cong) 8個(ge) 方麵提出29項政策措施。
讓群眾(zhong) 能就近享受更優(you) 質的健身場地供給,除了擴大增量,還要盤活存量,加大公共體(ti) 育設施的開放力度。2022年財政部下達補助資金10.8億(yi) 元,用於(yu) 公共體(ti) 育場館向社會(hui) 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全麵推進公共體(ti) 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推動學校體(ti) 育場館和社會(hui) 體(ti) 育場館雙向開放,將有效緩解群眾(zhong) 健身需求與(yu) 場館資源供給不匹配的問題。
線上健身拓展新空間
家住重慶市楊家坪的市民王珂近日開始嚐試線上健身,他看重的是這種健身方式的靈活性,“對上班族來說,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去健身房並不容易。”王珂說,由於(yu) 工作時間不太固定,之前辦過的健身卡都過期了。“線上健身的興(xing) 起,幫我解決(jue) 了這一難題。”王珂說,不同於(yu) 健身房健身,參與(yu) 線上健身後,還能觀看回放,進而發現自身的問題。
丁東(dong) 表示,近年來隨著人們(men) 健身意識的普遍提升,大家的健身習(xi) 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習(xi) 慣了通過各類運動健身平台居家鍛煉、在線打卡,用戶對平台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項目垂類劃分也越來越細。這些平台正在發揮著傳(chuan) 統的線下體(ti) 育組織、俱樂(le) 部社團的作用,聚合人群、組織活動、提供交流分享的渠道。
截至9月中旬,由國家體(ti) 育總局群眾(zhong) 體(ti) 育司、中華全國體(ti) 育總會(hui) 群眾(zhong) 體(ti) 育部等部門聯合發起的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hui) 共組織了100餘(yu) 項賽事活動,共有39個(ge) 全國體(ti) 育單項協會(hui) 、10個(ge) 運動管理中心、10個(ge) 省市、50餘(yu) 家互聯網平台參與(yu) ,直接參與(yu) 人數達1363萬(wan) 多人,各賽事累計點擊量超15.2億(yi) 次。
2021年10月,國家體(ti) 育總局發布《“十四五”體(ti) 育發展規劃》,鼓勵發展“互聯網+健身”和“物聯網+健身”模式,增加運動產(chan) 品及服務資源,優(you) 化線上線下健身互動,增加家庭健身場景及在線健身活動。
人人參與(yu) 體(ti) 育,體(ti) 育造福人人,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中國體(ti) 育正展開一幅更加壯闊的時代畫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