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最北鐵路隧道穿上新型納米“保暖衣”

發布時間:2022-10-28 15: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哈爾濱10月28日電 (蘆男 記者 史軼夫)“新的加熱電纜成本隻是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能耗更低,加熱效果更好。”看著新型加熱材料通電後,溫度顯示箱上的氣溫為(wei) 3攝氏度,工長郭雲(yun) 飛露出了會(hui) 心的笑容。

  28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呼倫(lun) 貝爾市伊爾施鐵路隧道內(nei) ,哈鐵海拉爾工務段阿爾山北橋隧養(yang) 修工區9名職工蜷身進入隧道檢查井,安裝了新型隧道排水係統防冰凍加熱材料。

  伊爾施到阿爾山鐵路,北與(yu) 伊敏線、濱洲線連接,南與(yu) 白阿線相通,每年約有70餘(yu) 萬(wan) 噸煤炭從(cong) 呼倫(lun) 貝爾經此線運往興(xing) 安盟阿爾山市、烏(wu) 蘭(lan) 浩特市供當地發電采暖,是蒙東(dong) 地區極其重要的“供暖線”。

  而且中國最大的對俄陸路口岸滿洲裏鐵路口岸沿濱洲線、伊敏線向南可經伊阿線與(yu) 吉林、遼寧兩(liang) 省連接,對“一帶一路”建設,煤炭運輸以及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伊爾施到阿爾山鐵路全線有五座長大隧道,由於(yu) 地處高寒,年平均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下,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左右。高寒天氣下,隧道內(nei) 的排水係統結冰凍結,隧道壁滲水溢出排水管,流水在鋼軌上結冰,影響列車運行,隻能依靠人工打冰。

  多年來,海拉爾工務段一直在探索隧道凍害整治方法,除了人工清理外,他們(men) 先後采用在排水管道鋪裝保溫層、外接電源注入蒸汽、使用熱水融冰等措施,但因隧道長度大,冬季氣溫低,效果並不理想。

  2016年,海拉爾工務段借鑒青藏鐵路采用納米熱棒對路基進行加熱整治路基凍土凍脹病害的經驗,結合隧道的結構特點,設計納米熱棒的鋪設圖,根據曆史氣溫變化規律調整適合的發熱功率,並配套在中心檢查井口安裝納米加熱絲(si) 和保暖苯板,有效緩解了隧道凍害影響。

  雖然納米熱棒解決(jue) 了隧道凍害問題,但在應用過程中仍存在造價(jia) 高、熱效低的問題,今年7月,該段了解到一種新型加熱材料,具有壽命長,不易老化、抗壓強度高、能在高溫下長期運行的特點,10月份投用測試後,能夠節約維修成本約三分之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