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動員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幹。”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xing) 。促進中華兒(er) 女大團結,是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曆史責任。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從(cong) 民主聯合戰線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從(cong) 愛國統一戰線到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為(wei) 促進中華兒(er) 女共同團結奮鬥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治國理政的戰略高度對統戰工作作出全麵部署,統一戰線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麵。十年來,我們(men) 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一仗接著一仗打,戰勝接踵而至的風險挑戰,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曆史告訴我們(men) ,把絕大多數人團結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周圍,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ye) 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
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越是向前推進,越需要凝聚最廣泛智慧和力量;越是處於(yu) 發展關(guan) 鍵期,越需要凝聚人心、眾(zhong) 誌成城。在中央統戰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了新時代做好促進中華兒(er) 女大團結工作要把握好的四個(ge) 方麵關(guan) 係,其中第一個(ge) 方麵就是“要把握好固守圓心和擴大共識的關(guan) 係,不斷增進共識,真正把不同黨(dang) 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ti) 、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會(hui) 製度下的全體(ti) 中華兒(er) 女都團結起來”。這為(wei) 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畫出最大同心圓、更好承擔促進中華兒(er) 女大團結的曆史責任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畫出最大同心圓,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把團結根基鑄牢靠。做好統戰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隻有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把全黨(dang) 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要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學指引下,把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作為(wei) 著力點。既求同存異,不斷鞏固已有的政治共識;又聚同化異,在消除隔閡和分歧中形成新的共識。及時了解統一戰線內(nei) 部思想動態,把在一些複雜敏感問題上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同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推動各黨(dang) 派團體(ti) 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讓廣大統一戰線成員更加普遍地認同黨(dang) 的主張,更加自覺地團結在黨(dang) 的周圍、跟黨(dang) 走。
畫出最大同心圓,要擴大團結範圍、不斷增進共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隻要我們(men) 把政治底線這個(ge) 圓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樣性半徑越長,畫出的同心圓就越大。”統一戰線是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體(ti) 。在充分尊重多樣性基礎上,一致性程度越高,統一戰線團結的基礎就越牢;在不斷鞏固一致性基礎上,多樣性範圍越寬,統一戰線團結的力量就越大。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guan) 係,是黨(dang) 的統一戰線百年發展史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統戰工作能夠取得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要堅持在一致性指導下發展多樣性,在尊重多樣性中尋求一致性。在始終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基礎上,拉長包容的多樣性半徑,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發揚“團結—批評—團結”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做好求同存異、協調關(guan) 係、化解矛盾、凝聚共識的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新時代新征程,統一戰線麵臨(lin) 的時和勢、肩負的使命和任務發生某些重大變化。我國麵臨(lin) 著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國內(nei) 改革發展麵臨(lin) 著更加繁重艱巨的任務。無論是應對外部風險挑戰,還是推動國內(n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都對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圍繞發揮我國新型政黨(dang) 製度效能,健全完善符合民主黨(dang) 派特點、係統規範的參政黨(dang) 建設製度機製,推動新時代多黨(dang) 合作更加規範有序、生動活潑。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係廣泛等優(you) 勢,鼓勵支持黨(dang) 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建功立業(ye) ,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進一步涵養(yang) 壯大知華友華力量,促進統一戰線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在增強黨(dang) 的階級基礎、擴大黨(dang) 的群眾(zhong) 基礎上發揮更重要作用,推動形成海內(nei) 外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麵,聚合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偉(wei) 力。(人民日報 作者葉小文為(wei) 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