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

發布時間:2022-10-28 15:30:00來源: 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黨(dang) 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鮮明指出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個(ge) 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使命任務”。我們(men) 要科學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淵源、主要特征、本質要求、世界貢獻、戰略安排、實踐邏輯,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代以來,由於(yu) 外國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我國錯失工業(ye) 革命機遇,成為(wei) 世界現代化的落伍者。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經誕生,就把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為(wei) 神聖使命。新中國的成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的確立,為(wei) 實現現代化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1957年,毛澤東(dong) 同誌提出要“將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現代工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1964年,周恩來同誌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具有現代農(nong) 業(ye) 、現代工業(ye) 、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鄧小平同誌開始構思中國整個(ge) 現代化的藍圖。他明確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把實現“小康社會(hui) ”作為(wei) 階段性目標。此後,完整闡述了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描繪了我國現代化建設步步登高、不斷攀升的壯闊進程。在人民生活總體(ti) 上達到小康水平之後,我們(men) 黨(dang) 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作了進一步規劃,提出“新三步走”發展目標。這些戰略安排,有力引領著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進入新時代以來,黨(dang) 對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feng) 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組織實施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全麵建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惠及人口最多、規模體(ti) 量最大的小康社會(hui) ,係統謀劃了分兩(liang) 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成功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一般規律與(yu) 中國具體(ti) 國情相結合的產(chan) 物,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又紮根中國大地,體(ti) 現中國實際,具有鮮明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在14億(yi) 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推進,其體(ti) 量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第一次工業(ye) 革命開始時,英國人口不到600萬(wan) ;第二次工業(ye) 革命時期,美國人口不到8000萬(wan) 。到2019年,全世界已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的總人口還不到10億(yi) 。這都難以與(yu) 中國14億(yi) 多的人口規模相提並論。中國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wei) 大的”。

  除了人口規模巨大這個(ge) 重要特征外,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jue) 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問題,防止兩(liang) 極分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始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始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始終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努力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作出貢獻,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以上5個(ge) 方麵,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最主要的特色,並在有關(guan) 方針政策、戰略戰術、政策舉(ju) 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了切實體(ti) 現。

  在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的東(dong) 方大國推進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創舉(ju) 。在領導力量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在前進方向上,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在總體(ti) 布局上,必須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一體(ti) 推進,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在全球責任上,必須高舉(ju)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在文明貢獻上,必須立足中國、胸懷天下,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其中,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根本方向、錨定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宏偉(wei) 目標全麵推進的根本保障。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yi)

  在現代化賽道上,西方國家曾長期占據先發地位、領先地位、優(you) 勢地位,並借助其構建和主導的資本主義(yi) 現代化體(ti) 係壟斷了現代化定義(yi) 權、解釋權。200多年來,絕大多數後發國家都未能成功實現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現代化演進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響是空前的、世界性的。

  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作為(wei) 現代化的後發國家,中國現代化的起點很低:新中國成立時,現代工業(ye) 產(chan) 值在全部工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中隻占17%,鋼產(chan) 量隻有15.8萬(wan) 噸。從(cong) 人均國民收入看,1949年美國達到1453美元,英國是773美元;亞(ya) 洲的印度為(wei) 57美元,巴基斯坦51美元,阿富汗50美元,而中國隻有27美元,不足亞(ya) 洲平均水平的2/3,是亞(ya) 洲也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正是由於(yu) 這樣的低起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ge) ‘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ye) 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men) 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jue) 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ge) ‘並聯式’的過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ye) 化曆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比重達18.5%,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1.25萬(wan) 美元。實踐昭示:一個(ge) 後發國家即使起步晚、起點低,但隻要立足本國國情,製定正確戰略策略,獨立自主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現代化路徑,馳而不息,就能夠實現現代化。

  形成了與(yu) 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相比較的獨特優(you) 勢。西方資本主義(yi) 現代化建立在對外殖民掠奪、對內(nei) 殘酷剝削的原始積累基礎上。英國的“圈地運動”、美國的“西進運動”以及奴隸貿易等,都標注了西方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的“原罪”。中國式現代化以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根本方向,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吸取人類現代化有益成果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wei) 中心的現代化、兩(liang) 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yi) 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打破了隻有遵循資本主義(yi) 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克服了資本主義(yi) 現代化諸多先天性弊端,實現了對長期占主導地位的資本主義(yi) 現代化的全麵超越。

  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國式現代化,既是發展路徑,也是奮鬥目標。黨(dang) 的二十大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ti) 目標,重點部署了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ju) 措。未來5年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guan) 鍵時期,也是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搞好這5年的發展對於(yu)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至關(guan) 重要。

  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要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堅決(jue) 維護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全黨(dang) 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dang) 的領導落實到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各領域各方麵各環節。

  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在推進共同富裕中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麵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我們(men) 要有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在更高層次上擴大對外開放的膽識、魄力和勇氣,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不斷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

  必須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men) 麵臨(lin) 的重大鬥爭(zheng) 和風險考驗一點也不會(hui) 比過去少,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這是我國由大向強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繞不過的門檻。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增強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光明日報 作者:曹普,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教研部主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