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眾考古季舉辦體驗活動 親子家庭探秘“最早的北京城”
圖為(wei) 2022北京公眾(zhong) 考古季琉璃河遺址考古體(ti) 驗活動。 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徐婧)2022北京公眾(zhong) 考古季的創新活動——琉璃河遺址考古體(ti) 驗30日在京舉(ju) 辦。北京市文物局征集了20組家庭走進琉璃河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探秘“最早的北京城”。
位於(yu) 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的琉璃河遺址,是西周時期燕國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北京地區經過考古實證的最早的城市遺址。遺址主體(ti) 包括城址區和墓葬區兩(liang) 部分,今年的發掘現場位於(yu) 城址區北側(ce) 。
圖為(wei) 2022北京公眾(zhong) 考古季琉璃河遺址考古體(ti) 驗活動。 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今年是琉璃河遺址開展科學考古六十周年。1962年以來,幾代考古人在此發現了西周時期的夯土城牆、諸侯墓葬,出土了眾(zhong) 多精美的青銅器和重要銘文。2019年以來,考古工作乘著科技翅膀再次起航,2020年發現“宮殿區”之外的夯土建築基址,2021年新出土青銅器證實“太保墉燕”的史實,以無可辯駁的實物材料證明了“最早的北京城”的建城年代和建城者。2021年,琉璃河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據介紹,此前主辦方通過“北京文博”等途徑麵向社會(hui) 征集參與(yu) 活動的家庭,375個(ge) 家庭報名了此次活動,20組家庭最終入選。入選同學中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9歲。
活動中,20組家庭在專(zhuan) 業(ye) 學者的帶領下走進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琉璃河遺址館區,實地考察博物館內(nei) 原狀陳列的西周墓葬、車馬坑遺址;動手澆築銅器模型,在實踐中理解中國古代青銅製作工藝;結合眾(zhong) 多出土文物,一同探尋3000年前最早北京城的發展與(yu) 變遷。
圖為(wei) 2022北京公眾(zhong) 考古季琉璃河遺址考古體(ti) 驗活動。 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在考古隊員的帶領下,親(qin) 子家庭還實地體(ti) 驗了考古勘探及發掘工作,認識了不同的考古工具,學習(xi) 了發掘、判斷、記錄的工作要點,並走進正在發掘的考古現場,親(qin) 身感受了考古學工作的獨特魅力。
“我覺得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應該對這座城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參與(yu) 本次活動的劉子曜介紹,自己和媽媽一起用腳步丈量中軸線,去過北京規劃展覽館了解四九城的建築風格,也去過首都博物館了解北京的風土民情。希望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更深入了解北京的建城史。
未來,北京市文物局將會(hui) 同房山區一道,共同建設好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讓更多公眾(zhong) 走近考古工作,走近琉璃河遺址,讓琉璃河遺址“活起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