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首批“傑出工程師”
新華社上海11月3日電(記者周琳、溫競華)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工程科技創新與(yu) 發展論壇3日在上海舉(ju) 行,上海首批19名“傑出工程師”集體(ti) 亮相,越來越多誕生於(yu) 實驗室,但服務於(yu) 工廠、實踐在一線的工程師,正憑借突出的技術創新能力、取得的突破性創新成果,加速走出海外、服務全球。
這19名因“解決(jue) 複雜工程問題”獲選“上海傑出工程師”和“上海傑出工程師(青年)”的工程人才涉及領域包括集成電路、醫療器械、航天航空、船舶製造、海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工智能與(yu) 製造業(ye) 交叉融合的工程創新等。
“大量優(you) 秀工程師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以航天技術為(wei) 例,快速發展需要數十萬(wan) 名優(you) 秀工程師的支撐,同時產(chan) 業(ye) 發展特別是顛覆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出現,成為(wei) 工程師人才知識更新與(yu) 能力提升的驅動器。”作為(wei) 首批上海傑出工程師(青年)之一的上海航天控製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朱康武說。
為(wei) 應對公共衛生、氣候危機等共性問題,越來越多的中國工程師走出去,將共性技術帶到海外。“我國有4200多萬(wan) 工程技術人員,已經形成了在國內(nei) 一線發揮作用,在海外重大工程展現才幹,在國際重要組織擔任職務等多層次的人才隊伍,中國工程師‘走出去’在高鐵、電力電子、土木等領域的工程實踐得到了國際工程科技界的高度讚譽。”中國科協黨(dang) 組成員兼中國工程師聯合體(ti) 聯席秘書(shu) 長羅暉說。
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初步形成了一支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基本適應、規模較大、素質優(you) 良的工匠人才隊伍,已基本形成一個(ge) 上海工匠“選拔、宣傳(chuan) 、提升、服務”的閉環體(ti) 係。同時,聚焦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少高校加大實踐力度,貫通“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讓更多工程領域的學生“畢業(ye) 於(yu) 工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