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帶一路”帶來數字化轉型機遇

發布時間:2022-11-04 09:39: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鄭禮典(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

  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逐步從(cong) 願景變為(wei) 現實,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展現了強大活力和韌性,彰顯了中國作為(wei) 負責任大國促進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蓬勃興(xing) 起,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yu) 各行業(ye) 加速融合,共建“一帶一路”也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征,為(wei) 參與(yu) 國家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帶來難得機遇。

  增進民生福祉。共建“一帶一路”參與(yu) 國家有很多是發展中國家,數字基礎設施較為(wei) 落後。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參與(yu) 國家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契機,增進了參與(yu) 國家的民生福祉。一方麵,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企業(ye) 充分發揮自身數字技術優(you) 勢和先進管理經驗,同參與(yu) 國家共同建設優(you) 良數字基礎設施,提供數字化服務,並與(yu) 相關(guan) 國家合作培養(yang) 數字人才,有效提升了相關(guan) 國家勞動力數字化技能和素質。這些務實做法,既有利於(yu) 這些國家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利用後發優(you) 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又促進更多人參與(yu) 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中來,共同享有數字經濟帶來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麵,共建“一帶一路”也是參與(yu) 國家文化交流的一個(ge) 重要平台。隨著參與(yu) 國家數字設備以及數字技術不斷普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可以將本國或本地區的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通過數字方式呈現和傳(chuan) 播,各國人民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文化交流、學習(xi) 和消費,從(cong) 而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形成發展新動能。傳(chuan) 統經濟理論認為(wei) ,人口、資本、土地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生產(chan) 要素。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數據成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既不斷催生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又通過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近年來,中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參與(yu) 國家在電子商務、貿易平台服務、智慧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重點數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不僅(jin) 與(yu) 相關(guan) 國家共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紅利,而且有效拓展了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推動相關(guan) 國家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快。比如,隨著參與(yu) 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更多市場主體(ti) 得以通過數字技術參與(yu) 到國際貿易體(ti) 係中來,獲得更為(wei) 廣闊的市場機遇和展示自身產(chan) 品的機會(hui) ,大大減少了供需雙方的市場搜尋匹配成本,既提高了本國要素配置效率和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企業(ye) 整體(ti) 運營壓力和運營成本,也使企業(ye) 有條件將更多資金投入產(chan) 品和服務的創新研發中,實現發展壯大。

  繼續深入推進共建數字“一帶一路”,一方麵,需要加強參與(yu) 國家各層級的溝通協調,推動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有效對接;另一方麵,需要深化數據安全保護、數字經濟治理規則製定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和對話溝通,努力就數字經濟治理、數據安全保護等問題達成更多共識,為(wei) 各國用好數字化轉型機遇創造有利條件。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