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與騰訊新設合營企業被過度解讀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劉育英)由於(yu) 誤讀得到澄清,3日,中國聯通A股股價(jia) 在經過前一日的漲停後回落。
2日,一則消息引起市場熱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執法二司於(yu) 10月27日發布公示顯示,聯通創新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聯通創投”)與(yu) 深圳市騰訊產(chan) 業(ye) 創投有限公司(“騰訊產(chan) 投”)新設合營企業(ye) 案獲無條件批準。
交易完成後,聯通創新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產(chan) 業(ye) 創投有限公司、有關(guan) 員工持股平台將分別持有合營企業(ye) 48%、42%、10%的股權,聯通創投、騰訊產(chan) 投共同控製合營企業(ye)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的雙方並非雙方集團層麵。深圳市騰訊產(chan) 業(ye) 創投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19年,隸屬於(yu) 深圳市騰訊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從(cong) 事初創企業(ye) 投資。聯通創新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14年,100%持股大股東(dong) 為(wei)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此次新設公司是雙方持股公司的一次合作。
此次雙方合作的業(ye) 務,中國聯通3日回應,新設公司主要從(cong) 事內(nei) 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ye) 務,立足於(yu) 自主研發,形成完整的CDN/MEC平台能力、運營能力和產(chan) 品創新能力。
此次雙方合作聚焦於(yu) CDN、邊緣計算等雲(yun) 計算領域,中國聯通稱合作旨在“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目前雙方均有CDN和邊緣計算業(ye) 務。公示信息顯示,2021年,聯通創投和騰訊產(chan) 投在CDN市場份額合計10%-15%,在邊緣計算市場份額合計0%-5%。分析人士稱,雙方合作,可以整合資源優(you) 勢,增強競爭(zheng) 力。
此次聯通騰訊新設合資公司之所以引發熱烈關(guan) 注,是由於(yu) 之前騰訊國有化的傳(chuan) 聞。不過,騰訊本就是中國聯通的長期戰略投資者之一。根據披露的細節,這是雙方基於(yu) 市場和業(ye) 務的一次戰略投資。
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wei) ,兩(liang) 家公司各出一筆錢,成立合資公司,屬於(yu) 戰略性投資,避免了財務性投資中混而不改的弊端。
但對於(yu) 這是否“混改”的最新進展,則有不同觀點。有觀點認為(wei) ,中國聯通的混改已於(yu) 2018年完成,此次合作是一次“常規操作”。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xing) 亮認為(wei) ,這是一次普通的商業(ye) 合作。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wei) ,這是一次“混改”新動作。中國聯通試點混改始於(yu) 2016年,是中國混改力度最大的案例。2017年8月,聯通公布混改方案,宣布引入包括騰訊、百度、京東(dong) 、阿裏巴巴在內(nei) 的多位戰略投資者,認購中國聯通A股股份。
國企混改,是指通過交換持股、管理層持股,或是吸引各種所有製資本進入等多種方式,進行資本混合經營,以促進國企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混合所有製的最終目的是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zheng) 力和活力。
早在2018年,中國聯通原董事長王曉初就表示,未來除了業(ye) 務層麵合作,聯通的二級公司不排除與(yu) 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等戰略股東(dong) 成立資本層麵的合資公司,合作從(cong) 業(ye) 務層麵進入資本層麵。
李錦認為(wei) ,聯通和騰訊此前合作就是混改領域的風向標,本次聯通與(yu) 騰訊旗下公司成立合營公司,可以視為(wei) 中國聯通混改的又一混改動作。
不過,盡管存在不同的認識,但此次合作是基於(yu) 商業(ye) 邏輯的一次合作。李錦表示,從(cong) 股權結構看,合營公司為(wei) 三方持股,是一種相互促進與(yu) 製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共同控股的提法更有看點,避免了央企國企的一家獨大,合營公司可以更好地市場化經營。
另外,近日有消息稱,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盧山擔任中國聯通董事。事實上,早在2018年2月起,盧山就擔任中國聯通董事,並不是一個(ge) 新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