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胸懷“國之大者”,加大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國有財產(chan) 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國有財產(chan) 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以下簡稱“國財國土”)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引導各級檢察機關(guan) 加大辦案力度,提升辦案質效,助力國財國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就相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記者:最高檢在2020年曾發布過一批“國有財產(chan) 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此次又發布這兩(liang) 個(ge) 領域的典型案例,出於(yu) 何種考慮?
胡衛列:國有財產(chan) 、國有土地作為(wei) 國家的重要物質基礎,關(guan) 係國計民生,關(guan) 係國家和人民利益。這兩(liang) 個(ge) 領域是公益訴訟檢察製度建立之初四大法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決(jue) 定》的說明中特別點出的領域,可以說是公益訴訟檢察製度最早的法定“責任田”,必須堅決(jue) 守好的“主陣地”。因此,我們(men) 較早就注意總結各地辦案經驗,通過典型案例來引領和推動國財國土領域工作開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國有資產(chan) 資源來之不易,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二十大報告在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和增進民生福祉方麵作出一係列具體(ti) 部署,包括健全現代預算製度、優(you) 化稅製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ti) 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等,並強調“加強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製度”,這對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men) 再次發布一批該領域典型案例,從(cong) 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yi) 、完善國家治理和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高度,指引各級檢察機關(guan) 做好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監督保護國有財產(chan) 和國有土地,守護人民群眾(zhong) 家底,為(wei) 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順利實施,助力構建國家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好法治保障作用。
2021年,黨(dang) 中央製發《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guan) 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大國財國土等重點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最高檢黨(dang) 組和張軍(jun) 檢察長對在新形勢下加強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度重視,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擴大)會(hui) 議上作了特別強調,並提出了明確要求。2月7日,我們(men) 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國有財產(chan) 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通知》,提出實現國財國土領域市級檢察院辦案全覆蓋的目標和具體(ti) 要求。3月25日,我們(men) 又召開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公益訴訟辦案工作視頻督導會(hui) 進行全麵部署。近期,我們(men) 還派員赴有關(guan) 省市開展實地調研督導,後續還會(hui) 推出相關(guan) 措施。下發《通知》和召開視頻督導會(hui) 之後,各地觸動很大,普遍加大了辦案力度。今年1-9月,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立案辦理國財領域案件7976件,同比上升59.65%;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案件1457件,同比上升131.27%。
這次發布這批典型案例,是我們(men) 今年加強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係列舉(ju) 措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動員各級檢察機關(guan) 高度重視國財國土領域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胸懷“國之大者”,深刻認識加強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工作的重要意義(yi) ,準確把握這兩(liang) 個(ge) 領域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特點和辦案規律,不斷加大辦案力度,注重提升辦案質效,助力國財國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二、記者:從(cong) 這批典型案例看,檢察機關(guan) 在國有財產(chan) 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有什麽(me) 特點?
胡衛列:這批典型案例共12個(ge) ,涉及國有財產(chan) 保護領域的稅、費、金、物流失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的欠繳土地出讓收入、土地閑置、違規用地等問題,案件類型比較豐(feng) 富,辦案成效比較明顯,也反映了當前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工作一些新情況和新特點:
一是圍繞工作大局和民生熱點問題,突出監督重點。近年來,國家在財稅領域推出一係列重大改革舉(ju) 措,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等一批新稅法,檢察機關(guan) 積極主動作為(wei) ,及時督促有關(guan) 部門追繳相關(guan) 稅款,並助力服務保障相關(guan) 改革措施平穩落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檢察機關(guan) 針對耕地占用稅征收過程中由於(yu) 稅收協助職責履行不到位,導致非法占用耕地涉稅信息未移送、涉稅信息交換與(yu) 共享機製不健全、稅收征管協同不足等問題,切實發揮行政公益訴訟獨特效能,督促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協同履職,以“我管”促“都管”,推動加強稅源管控,堵塞稅收漏洞,規範稅收秩序,建立健全社會(hui) 綜合治稅體(ti) 係。同時,針對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醫保、養(yang) 老、低保、工傷(shang) 等方麵違規套取基金損害民利問題,檢察機關(guan) 通過紮實辦理一個(ge) 個(ge) 具體(ti) 案件,將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江西省贛州市檢察機關(guan) 深挖違規診療中醫療保障基金流失的案件線索,果斷立案調查,督促有關(guan) 部門追回醫保基金損失,並建議行政機關(guan) 開展全麵排查,進行專(zhuan) 項整治,推動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長效監管機製,切實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的“救命錢”。
二是創新工作方法,善於(yu) 借助“外腦”補短板。國財國土領域公益損害問題涉及經濟、證券、會(hui) 計、審計、法律等專(zhuan) 業(ye) 知識,隱蔽性強、專(zhuan) 業(ye) 性強,不同於(yu) 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問題的可感可知,群眾(zhong) 舉(ju) 報發現少,尤其需要創新、借力。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檢察院在辦理涉稅案件中,通過聘請專(zhuan) 業(ye) 審計師團隊參與(yu) 調查取證工作,彌補了專(zhuan) 業(ye) 領域知識技能儲(chu) 備不足的短板,提升了監督專(zhuan) 業(ye) 性和精準性,為(wei) 檢察機關(guan) 有效督促稅收征繳和防止國財流失提供了極大的助力。福建省惠安縣檢察院在辦理個(ge) 案基礎上,與(yu) 審計部門會(hui) 簽協作配合意見,並通過聯席會(hui) 議、定期通報等方式促進機製進一步落實。據此,該縣審計局定期向該院移送有關(guan) 審計意見,該院從(cong) 中發現大量有價(jia) 值案件線索,督促追回國有財產(chan) 損失13餘(yu) 億(yi) 元。
三是注重係統治理、訴源治理,體(ti) 現檢察監督智慧。國財國土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針對的是行政機關(guan) 不依法履職的情形,反映的是相關(guan) 領域監督製度或機製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這兩(liang) 個(ge) 領域的案件政策性很強,有的是棘手的曆史遺留問題,要求檢察機關(guan) 辦案中樹立全局觀念、係統思維,靈活運用監督方式,尋求最佳辦案效果。這批案例很多都有這個(ge) 特點,從(cong) 個(ge) 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係統治理,體(ti) 現了檢察機關(guan) 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和檢察智慧。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檢察機關(guan) 對於(yu) 水資源費改稅新政推進中行政職能交叉,需多部門協作配合整改的公益難題,主動向當地黨(dang) 委、人大作專(zhuan) 題報告,厘清相關(guan) 部門職責、提出解決(jue) 問題對策,推動協同履職,既促進了當地水資源稅收逐年增長,也贏得了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的充分認同。
四是敢啃“硬骨頭”,強化法律監督剛性。對於(yu) 案情重大、複雜、牽涉麵廣的案件,以及製發檢察建議後仍不糾正的,檢察機關(guan) 迎難而上,跟進監督,必要時敢於(yu) 提起訴訟,促進依法行政、加強公益保護。湖南省長沙市檢察院針對房地產(chan) 項目開發過程中欠繳稅款、違規支出土地出讓收入等問題,用足製發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guan) 依法履職,切實強化了法律監督的剛性。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檢察院針對行政機關(guan) 違規發放建設工程項目許可證,以及未及時追繳人防工程易地建設費等多個(ge) 違法行為(wei) ,在行政機關(guan) 收到檢察建議後仍怠於(yu) 履職的情形下,依法對行政機關(guan) 的多個(ge) 違法行為(wei) 一並起訴,並持續跟進監督,推動行政機關(guan) 依法履職、全麵整改,取得了良好的監督效果。
三、記者: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國有財產(chan) 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工作走深走實?
胡衛列:當前,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從(cong) 全國看,工作開展還不平衡,有的地方對這兩(liang) 個(ge) 領域辦案工作重視不夠,不想辦、不敢辦、不會(hui) 辦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另外,國財國土領域線索來源渠道有限、專(zhuan) 業(ye) 化要求程度高、調查手段不足、辦案阻力大等問題也製約工作深入開展。下一步,我們(men) 將著重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下功夫,研究解決(jue) 突出問題,奮力開創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局麵。
一是強化督促指導。通過持續加大對下督導力度,引導各地切實把政治建設融入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把最高檢黨(dang) 組有關(guan) 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上級檢察院要幫助下級院排除幹擾和阻力,帶頭辦理有影響、有震動的案件。市級院要發揮主體(ti) 作用,年內(nei) 實現國財國土領域全國市級檢察院辦案全覆蓋,並領辦、督辦幾起典型案件。我廳將及時了解掌握各地辦案情況,加強業(ye) 務運行態勢分析,有針對性進行督導,對於(yu) 工作不力的將予以通報。我們(men) 還要發布若幹個(ge) 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指導性案例,適時製定出台辦理國財國土特定領域或特定類型案件工作指引,進一步明確案件範圍、監督重點、辦案方式、具體(ti) 要求等問題,進一步引領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強化質效導向。國財國土這兩(liang) 個(ge) 領域辦案工作有其特殊性,我們(men) 特別強調要把質效放在優(you) 先位置,要求在有一定辦案規模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辦案質效。我們(men) 將著重引導各地把辦理重大案件作為(wei) 提升辦案質效的重要抓手,作為(wei) 落實最高檢“質量建設年”部署和推進“為(wei) 民辦實事、破解老大難”公益訴訟質量提升年活動的重要舉(ju) 措。要求充分發揮“一體(ti) 化辦案”優(you) 勢,引導各地通過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專(zhuan) 項監督帶動整體(ti) 辦案,不斷增強監督質效。辦案中要積極爭(zheng) 取黨(dang) 委、人大的領導和支持,加強與(yu) 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的溝通協調,努力實現雙贏多贏共贏。注重挖掘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jue) 方案,可以以調研報告、社會(hui) 治理類檢察建議等方式延伸辦案效果,推動某一類事項、某一個(ge) 行業(ye) 、某一個(ge) 領域的治理,完善國家治理,當好黨(dang) 委政府的法治參謀。
三是強化科技賦能。我們(men) 將深入貫徹全國檢察機關(guan) 數字檢察工作會(hui) 議精神,在辦理國財國土領域案件中增強大數據戰略思維,釋放數字檢察對法律監督質效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既要運用走訪、查賬、問詢等傳(chuan) 統有效的辦案方式,還要結合辦案研究開發數字監督模型,把數字應用貫穿於(yu) 相關(guan) 類型案件的線索搜集、分析研判、調查取證等全過程,使之成為(wei) 解決(jue) 財稅領域突出問題的破題關(guan) 鍵。我們(men) 正在做這件事,而且個(ge) 別地方已在辦理涉偷逃稅、騙取醫保金等案件中運用數據賦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明顯成效,時機成熟時將在更大層麵上進行推廣運用。
四是強化培訓研究。針對這兩(liang) 個(ge) 領域業(ye) 務能力欠缺的突出問題,我們(men) 將引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實務培訓,結合辦案實踐的重點、難點,邀請審計、稅務、財政、自然資源等行政機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及辦案經驗豐(feng) 富的檢察人員進行線上、線下授課,幫助一線辦案人員解決(jue) 一些辦案實務中的困難和問題。今年我們(men) 將組織首屆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公益訴訟業(ye) 務競賽活動,把國財國土領域業(ye) 務技能作為(wei) 一項重要內(nei) 容,目的也是促進檢察人員不斷精研業(ye) 務,提高專(zhuan) 業(ye) 辦案能力。同時,我們(men) 將采取調研、課題、檢學共建等方式,深入研究國財國土領域重要基礎理論和實踐問題,更加準確把握其職能特點和辦案規律,逐步構建完善這兩(liang) 個(ge) 領域的業(ye) 務框架體(ti) 係。
五是強化宣傳(chuan) 引導。當前還有不少群眾(zhong) 不了解檢察機關(guan) 還有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個(ge) 別地方還存在對檢察機關(guan) 保護國財國土的法律監督工作存在不理解不支持現象,工作開展有難度。我們(men) 將適時適度加強這兩(liang) 個(ge) 領域工作的宣傳(chuan) 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宣傳(chuan) 檢察機關(guan) 保護國有財產(chan) 、國有土地的作用和成效,提升國財國土領域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的知曉度和影響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執法環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