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暖 國際郵輪巨頭們忙做加減法
在業(ye) 績逐步恢複的同時,國際郵輪巨頭也在做著密集調整。截至11月6日,皇家加勒比遊輪、嘉年華集團國際郵輪巨頭相繼披露了第三季度財報,兩(liang) 家國際郵輪巨頭業(ye) 績均呈複蘇狀態,其中皇家加勒比遊輪在第三季度還實現自疫情影響以來的首次盈利。除了業(ye) 績回暖外,航線持續複蘇,新船接連發布,也讓業(ye) 界看到了國際郵輪市場複蘇的動力。除了在國際市場上做“加法”,一些郵輪巨頭也針對亞(ya) 洲市場做起了“減法”,不過這也給了中國郵輪企業(ye) 快速發展的機會(hui) ,未來一旦中國郵輪市場複蘇,本土郵輪將成為(wei) 一股新勢力。
接連發布新船
隨著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旅遊限製的解除,國際郵輪巨頭們(men) 也揚帆起航,實現業(ye) 績回暖。
作為(wei) 全球最大遊輪品牌的皇家加勒比率先扛起複蘇的大旗。根據其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業(ye) 績表現,報告期內(nei) ,皇家加勒比遊輪實現總營收30億(yi) 美元;淨利潤達3300萬(wan) 美元,每股收益0.13美元,與(yu) 第二季度的淨虧(kui) 損5億(yi) 美元相比有明顯改善。而這也是皇家加勒比遊輪受疫情影響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從(cong) 載客率方麵來看,2022年第三季度,皇家加勒比遊輪總體(ti) 載客率達96%,加勒比航線的載客率達到近105%;船票預訂量領先第二季度,並顯著高於(yu) 2019年同期對所有未來航次的預訂量。同時,皇家加勒比遊輪2023年全年航線的預訂情況已達曆史水平,票價(jia) 創新高。
皇家加勒比遊輪亞(ya) 洲區主席劉淄楠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季度的業(ye) 績表現高於(yu) 我們(men) 在此前的預期,這主要是受持續強勁的市場需求驅動,以及團隊高效的執行配合。當前超過100個(ge) 國家和地區已開放國際郵輪航線,除了東(dong) 北亞(ya) 以外的區域市場皆恢複,市場需求的表現也一直超出行業(ye) 預期。我們(men) 預計接下來的複蘇情況將會(hui) 更加樂(le) 觀”。
不僅(jin) 僅(jin) 是皇家加勒比遊輪,另一大郵輪巨頭嘉年華集團第三季度業(ye) 績相比前兩(liang) 個(ge) 季度也有明顯提升。據嘉年華集團公布的財報,嘉年華集團2022財年第三季度淨虧(kui) 損為(wei) 7.7億(yi) 美元,與(yu) 去年同期淨虧(kui) 損28.36億(yi) 美元相比,大幅減少;2022年前三季度累計淨虧(kui) 損為(wei) 44.9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4.68%。雖然嘉年華集團第三季度的淨利潤仍呈虧(kui) 損狀態,但其業(ye) 績在快速回暖。
一方麵,郵輪巨頭業(ye) 績持續複蘇,另一方麵,各大郵輪公司也在接二連三地發布新船,布局未來。10月21日,皇家加勒比遊輪發布新船“海洋標誌號”,該船總噸25萬(wan) 噸,打破了“綠洲係列”的最大遊輪世界紀錄,並首次在遊輪上集成海灘休閑、度假村和主題公園家庭度假三大元素。同月,地中海郵輪船隊的全新旗艦 “地中海歐羅巴號”郵輪正式交付,並計劃於(yu) 11月13日在卡塔爾多哈舉(ju) 行命名盛典。
對於(yu) 一係列的布局,劉淄楠還談到,“目前,皇家加勒比遊輪是在亞(ya) 洲市場唯一部署船舶的國際郵輪公司,我們(men) 也一直在探索本土複航的路線圖。一旦恢複,亞(ya) 洲和中國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
亞(ya) 洲市場讓出空間
麵對逐步複蘇的市場,國際郵輪巨頭們(men) 除了做“加法”,也在亞(ya) 洲區域內(nei) 做著調整,甚至做了“減法”。
此前有消息指出,作為(wei) 嘉年華集團旗下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歌詩達郵輪品牌已經在內(nei) 部正式宣布退出亞(ya) 洲市場,結束在中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所有業(ye) 務。對於(yu) 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係到了曾在歌詩達方麵工作的工作人員,確認了其要在亞(ya) 洲市場做“減法”的戰略調整。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部分歌詩達人員就轉到了中船嘉年華,還有很多員工離開了歌詩達,不過歌詩達可能會(hui) 留個(ge) 別員工負責銷售業(ye) 務。針對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還聯係了中船嘉年華郵輪方麵,該企業(ye) 的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現在團隊有之前歌詩達的員工,不過很早之前就來了,目前並沒有收到上級關(guan) 於(yu) 這次調整的通知。
除了歌詩達郵輪在做“減法”以外,星夢郵輪則在巨大債(zhai) 務麵前選擇了停航。今年3月,作為(wei) 首個(ge) 亞(ya) 洲本土豪華郵輪品牌星夢郵輪,旗下的“世界夢號”宣布正式停航。而其母公司雲(yun) 頂香港已在1月向百慕大法院提交清盤呈請,並尋求委任臨(lin) 時清盤人。
本土郵輪製造運營雙提速
國際郵輪巨頭亞(ya) 洲市場的調整也給了中國本土郵輪企業(ye) 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兩(liang) 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正在建造中。8月8日,中船嘉年華第二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正式開工建造,這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ye) 已初步掌握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關(guan) 鍵核心技術,邁入“雙輪”建造時代。早在2019年10月18日,中國首製大型郵輪正式開工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
不僅(jin) 國產(chan) 大郵輪製造企業(ye) 生產(chan) 、研發提速,本土郵輪運營企業(ye) 也正快馬加鞭地布局新航線。前不久,招商維京遊輪公布了2023年航線計劃並正式開放預訂,新航季將運營兩(liang) 條8日航線。此次公布的兩(liang) 條航線包括深圳往返的“8日魅力南海之旅”以及深圳或上海出發的“8日東(dong) 南海岸文化之旅”,皆由國內(nei) 首艘中國籍豪華遊輪“招商伊敦號”執航。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近年來,政策的利好以及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本土郵輪市場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中國出境郵輪暫時還未恢複,一旦市場恢複,對於(yu) 中國本土郵輪企業(ye) 將是一個(ge) 新機遇。“此前主要市場份額均被外資郵輪巨頭占據,像天津港、上海港出發往返日本的航線,過去都是皇家加勒比、歌詩達、公主郵輪、MSC地中海郵輪等外資品牌占據,未來隨著國產(chan) 大郵輪的下海,中國企業(ye) 也有機會(hui) 參與(yu) 國際航線運營。” 資深旅遊專(zhuan) 家王興(xing) 斌說道。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hui) 郵輪遊艇分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鄭煒航認為(wei) ,目前我國國有的幾家中資郵輪還處在初學階段,本土郵輪的運營管理人才、信息化市場營銷等都有著很大的學習(xi) 空間。雖然現在郵輪行業(ye) 還處於(yu) 亟待複蘇的階段,但是近年來的疫情變化也讓中國的郵輪產(chan) 業(ye) 有了一次重新思考、重新梳理、重新布局的機會(hui) 。
在王興(xing) 斌看來,目前本土郵輪旅遊航線較少,還未真正完全開發,主要還是國際郵輪在做相應的布局。但隨著疫情防控逐步向好,中國本土郵輪需要做好各方麵的準備以迎接本土市場的複蘇。
北京商報記者 吳其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