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贏 邁向高質量發展
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中國將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加快建設強大國內(nei) 市場,推動貨物貿易優(you) 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製,擴大優(you) 質產(chan) 品進口,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進博會(hui) 上,“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紛紛亮相,一個(ge) 個(ge) 訂單簽約現場熱鬧非凡。滿載的“購物車”背後,展現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進博會(hui) 越辦越好,綜合效應持續放大,為(wei)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增添更強勁的動能。
牽手領先企業(ye) 增強創新能力
本報記者 宋 宇
技術裝備、全彩光伏加工成套係統、高溫高壓管道……第五屆進博會(hui) 上,國家電投集團的“購物車”滿滿當當。
作為(wei) 中央企業(ye) 交易團成員,國家電投集團在本屆進博會(hui) 上預計總簽約金額達4.58億(yi) 美元,集團所屬的9家二級單位與(yu) 13家國際知名企業(ye) 簽署14項合作協議。“這些國際合作不僅(jin) 促進先進技術加速落地推廣,還幫助我們(men) 不斷提升研發和生產(chan) 效率,為(wei) 集團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國家電投集團法律商務部主任盧岸健說。
作為(wei) 進博會(hui) 采購商,國家電投連續5年參展,圍繞清潔綠色發展、采購專(zhuan) 業(ye) 設備、加強技術交流合作,5年來累計簽約42.27億(yi) 美元。“通過進博會(hui) ,我們(men) 引進國際高水平技術,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尤其在綠色低碳方麵,進博會(hui)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深化全球供應鏈合作的機遇。”盧岸健說。比如,國家電投集團上海電力在首屆進博會(hui) 上簽約購買(mai) 的GT36型H級燃氣輪機機組,目前主輔設備都已安裝就位,預計今年底將發電投產(chan) 。
重慶福倫(lun) 德實業(ye) 有限公司是今年首次來進博會(hui) 進行采購的企業(ye) ,董事長張勇將目光聚焦到機器人、自動化控製等智能設備上。“我們(men) 的業(ye) 務主要集中在工業(ye) 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工廠信息化領域,每年要采購生產(chan) 線上所需的各種零部件。進博會(hui)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高效便捷的采購渠道。”張勇對本屆進博會(hui) 充滿期待,“希望能找到更多合作夥(huo) 伴,幫助公司提升智能製造係統方案的集成能力,助力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增加優(you) 質供給 添彩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李 棟 齊誌明
11月6日,中糧集團簽下超百億(yi) 美元農(nong) 產(chan) 品采購大單,這是該集團連續第五年在進博會(hui) 下單。
糧、油、糖、肉、乳等商品,是中糧集團曆屆進博會(hui) 采購的重點。近年來,順應百姓消費需求品質化、個(ge) 性化和多元化趨勢,中糧集團在進博會(hui) 上采購品種更豐(feng) 富、采購來源更廣泛。今年,來自泰國、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的優(you) 質大米,來自哈薩克斯坦等地的優(you) 質小麥,以及海外的榴蓮、三文魚、狹鱈魚、榛子等品質商品,紛紛被裝進中糧集團的“購物車”。
“通過進博會(hui) 大平台,我們(men) 希望深度參與(yu) 全球農(nong) 糧產(chan) 業(ye) 鏈,成為(wei) 暢通全球農(nong) 糧供應鏈的推動者。”中糧集團總裁欒日成說,依托進博會(hui) 平台,中糧集團加強與(yu) 全球農(nong) 糧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相關(guan) 企業(ye) 合作,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連續5屆參加進博會(hui) ,盒馬收獲滿滿。“進博會(hui) 既是資源平台也是溝通平台,作為(wei) 采購商,跟商家麵對麵洽談,既快捷又高效,對增強企業(ye) 供應鏈韌性大有幫助。”盒馬海外直采業(ye) 務負責人黃玲介紹,通過進博會(hui) ,公司近年成功將多款海外商品引進中國。
連日來,盒馬海外直采業(ye) 務采購經理朱雯雯在進博會(hui) 展館精心挑選商品。“我們(men) 重點和食用油、方便速食、大米、麵粉及麵製品等大類的國外供應商交流洽談,希望讓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買(mai) 到豐(feng) 富優(you) 質的進口商品。”朱雯雯說。
推動深度合作 實現共贏發展
本報記者 齊誌明 李 棟
本屆進博會(hui) 上,風力發電機、汽輪機組、工程物流服務、設計軟件……全球各地的能源基建領域許多優(you) 質商品都進入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購物車”。
“今年的簽約金額、采購規模均將創曆史新高。不僅(jin) 如此,我們(men) 全資收購的西班牙易安國際股份公司和蓋颯工程技術股份公司首次亮相進博會(hui) 展館。借助進博會(hui) 這個(ge) 平台,中國能建及所屬企業(ye) 與(yu) 許多優(you) 秀國際供應商的合作向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中國能建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宋海良介紹。
中國能建連續5年參加進博會(hui) ,與(yu) 西門子、阿特斯、通用電氣、瓦錫蘭(lan) 等公司累計簽訂了超30億(yi) 美元的采購意向協議。“進博會(hui) 是展現開放融通、創新共贏的重要平台。通過參與(yu) 進博會(hui) ,中國能建把握世界能源發展大勢,發揮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高質量搭建國際能源技術創新合作網絡。”宋海良表示,公司將持續聚焦世界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與(yu) 全球合作夥(huo) 伴在多領域開展貿易合作,共享市場機遇,共同助力全球綠色發展。
在今年的進博會(hui) 上,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繼續與(yu) 海外合作夥(huo) 伴加大合作力度。“進博會(hui) 是企業(ye) 布局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平台。過去四屆進博會(hui) 中,來伊份現場累計簽約金額近6.5億(yi) 元。借助進博會(hui) 這一平台,我們(men) 以實際行動深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國際合作。”來伊份聯合創始人、總裁鬱瑞芬說。
引進先進技術 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
本報記者 喻思南 葛孟超
“進博會(hui) 為(wei) 公司發展帶來新技術,促進了綠色發展。”提及進博會(hui) ,濰坊市能源集團總經理宋竹元頗有感觸。濰坊市能源集團是一家提供水、電、熱、氣等綜合服務的國有企業(ye) ,主動適應低碳綠色發展趨勢,加快產(chan) 業(ye) 升級。
2020年11月,宋竹元參加了第三屆進博會(hui) 。在丹麥丹佛斯公司展台,他一下子就被展板內(nei) 容吸引住了:“從(cong) 裝備到解決(jue) 方案都是全新的,能智能化、大幅度降低能耗。”聽完丹佛斯公司的細致介紹,雙方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
過去,傳(chuan) 統的供暖管網係統是從(cong) 熱源直接到終端用戶,管理模式粗放。引進丹佛斯全熱鏈和智慧供熱解決(jue) 方案後,從(cong) 源頭到終端實現精準調節,既節約了成本,又降低了能耗,實現“綠色供暖”。“現在,新係統了解每一個(ge) 小區、每一棟樓,甚至每一戶供暖的情況,溫度低了就會(hui) 自動加熱。”宋竹元說。
本屆進博會(hui) ,這兩(liang) 家公司又碰撞出火花:確定在直流電節約利用領域開展合作,共同應對高耗能、高成本的行業(ye) 難題。
擁抱進博會(hui) ,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引進了智能紡紗設備,進入高檔生態紡紗市場;甘肅天水華天電子集團采購了先進的半導體(ti) 封測設備,促進了產(chan) 業(ye) 升級……用好進博會(hui) 平台,企業(ye) 發展有了更大空間。
創新金融服務 傳(chuan) 遞低碳理念
本報記者 楊夢皎 歐陽潔
走進進博會(hui) 技術裝備展區的中國銀行展台,3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體(ti) 驗專(zhuan) 區”將未來金融生態清晰勾勒。參展者站在一台體(ti) 感互動機前,按提示張開雙臂,便自動化身為(wei) 某家初創型中小企業(ye) 負責人,而屏幕上對應地出現一棵嫩芽,等到嫩芽上方“邀請參加投融資項目”的營養(yang) 氣泡成熟後,氣泡就能化為(wei) 能量雨,幫助小芽長成大樹,這也象征著中小企業(ye) 逐步成長壯大。
金融服務是助力企業(ye) 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wei) 進博會(hui) 戰略合作夥(huo) 伴,中國銀行連續第五年為(wei) 進博會(hui) 參會(hui) 企業(ye) 提供供需對接服務,匹配參展商和采購商的需求,讓他們(men) 麵對麵深入交流。不少中外企業(ye) 通過進博會(hui) 平台進入全球市場,拓展全新的發展空間。中國銀行舉(ju) 辦供需對接會(hui) ,助力供需雙方高效對接,讓有賣不愁賣、有買(mai) 不愁找。今年報名對接會(hui) 的4400多家企業(ye) 來自55個(ge) 國家和地區。
進博會(hui) 上的不少金融企業(ye) 表示,希望將環保節能的理念融入金融服務之中,在進博會(hui) 上傳(chuan) 遞健康科學生活理念。在展示區,掃碼、填交通信息、支付0.1元,隻需三步,就能擁有一張“進博碳中和證書(shu) ”,太平洋保險公司推出的體(ti) 驗活動,讓參觀者真切體(ti) 驗到低碳環保生活理念,助力“零碳進博”。
開拓國際視野 堅定開放信心
本報記者 祁嘉潤
“進博會(hui) ,我們(men) 又來了!”帶著滿滿的采購誠意,天津金泓基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雁第二次參加進博會(hui) ,從(cong) “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
1760萬(wan) 美元、10份合作意向和技術設備進口合同,這是去年第一次參會(hui) 時,金泓基的采購清單。今年展會(hui) 還未結束,他們(men) 已經成果豐(feng) 碩。“我們(men) 已經和荷蘭(lan) 飛利浦等公司達成15項合作及采購意向書(shu) ,總金額1510萬(wan) 美元。”張雁說。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談,進博會(hui) 上,國內(nei) 參展企業(ye) 熱情高漲,一大批正處於(yu) 成長中的企業(ye) 在觀展和交流中,開拓了國際視野、收獲了合作夥(huo) 伴,更加堅定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jue) 心。
“我最關(guan) 注智慧城市、視覺智能方麵的內(nei) 容,希望了解更多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第一次參加進博會(hui) ,北京航天安網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郭峻瑋在展廳內(nei) 看得尤為(wei) 專(zhuan) 注。
多年來,進博會(hui) 搭建起的廣闊平台,推動國內(nei) 企業(ye) 不斷創新與(yu) 思考,積極與(yu) 世界接軌。
走過一家家展廳,聽完一場場分享,進博會(hui) 上的“頭回客”郭峻瑋暗下決(jue) 心:“如果有機會(hui) ,在引進國外新技術新產(chan) 品的同時,也要將我們(men) 自己的產(chan) 品推廣到國外去。”
“受益的不僅(jin) 是我們(men) 這樣的外貿代理公司,普通百姓也會(hui) 享受到越來越多高科技的產(chan) 品和高品質的服務。”張雁說。(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