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黨代表回基層 共創美好生活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根本執政理念。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如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有專(zhuan) 門的論述。在二十大代表中,有不少是和民生領域直接相關(guan) 的基層代表。他們(men) 回到家鄉(xiang) 後,是如何傳(chuan) 達二十大精神並貫徹落實的呢?
作為(wei) 來自基層的農(nong) 民工代表,二十大報告中涉及到的就業(ye) 、技能培訓等相關(guan) 內(nei) 容,讓黃久生格外關(guan) 注。
二十大代表、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農(nong) 民工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黃久生說:“字字句句都說到了我們(men) 農(nong) 民工的心坎上,因為(wei) 技能對農(nong) 民工來說非常重要,有技術了,拿的工資都不一樣。”
農(nong) 民工的急難愁盼,黃久生有著親(qin) 身經曆,感同身受。他從(cong) 建築工地一名提灰搬磚的小工,逐漸成長為(wei) 建築界技術過硬的行家裏手,累計帶領40多萬(wan) 人次農(nong) 民工實現務工增收。他深知隻有提升技能,才能夠實現增收致富。幾年前,他就創辦了農(nong) 民工夜校,為(wei) 工友提供學習(xi) 的渠道。回到家鄉(xiang) ,他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夜校,分享大會(hui) 的感受。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健全就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加強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等一係列促進就業(ye) 的措施,如何在基層落地?在傳(chuan) 達二十大精神的同時,黃久生和縣裏的人力資源部門也在積極思考。
河南省潢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局長劉勇說:“從(cong) 資金支持上,人才部門有創業(ye) 擔保貸款,就是對有意願回來的,符合返鄉(xiang) 的農(nong) 民工,有創業(ye) 意願的,我們(men) 提供最高可以達到三百萬(wan) 的財政貼息貸款。”
潢川是一個(ge)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縣,受疫情影響,近期潢川縣的高校畢業(ye) 生和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不斷增多,縣裏能夠解決(jue) 的就業(ye) 崗位有限,使得本地的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目前,當地正在發揮利用今年6月份信陽市和蘇州建立的對口合作關(guan) 係,建立跟長三角地區穩定的勞務合作,擴寬就業(ye) 渠道,有序組織人員外出務工。作為(wei) 農(nong) 民工代表的黃久生,也表示要盡全力促進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
黃久生說:“作為(wei) 一名農(nong) 民工黨(dang) 代表,我要積極聽取家鄉(xiang) 農(nong) 民工兄弟的聲音,還要和家鄉(xiang) 各級各部門聯係溝通,幫助農(nong) 民工技能培訓,幫助他們(men) 拓寬就業(ye) 渠道,讓他們(men) 吃上技術飯,拿上高工資。”
二十大代表、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長楊浪浪說:“我覺得二十大報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百歲之時的青春勃發的報告。我們(men) 的義(yi) 務教育怎麽(me) 做,城鄉(xiang) 教育的優(you) 質均衡怎麽(me) 來,我們(men) 的數字化教學怎麽(me) 搞,報告裏麵都有非常詳細和精準的描述。”
楊浪浪是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長,剛一回到重慶,她就帶領團隊來到了長期對口幫扶的重慶墊江縣五洞小學,她要將最新鮮的大會(hui) 感受和同仁們(men) 分享。
報告中提到的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是楊浪浪感觸最深的地方。墊江縣五洞小學是一所鄉(xiang) 村小學,過去,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觀念落後,教育水平離城裏的小學有很大差距。20多年來,作為(wei) 重慶市優(you) 質小學的人民小學一直對五洞小學進行對口幫扶,持續至今。
如何促進教育公平,縮短城鄉(xiang) 教育的差距,兩(liang) 所學校一直在探索。從(cong) 最初的單純送教下鄉(xiang) ,到近幾年對教師觀念和管理方式的改造,不斷嚐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來,五洞小學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師教學水平大幅提高,師生關(guan) 係更加積極融洽,孩子們(men) 更加全麵發展,女足、無人機、編程等素質教育課程也發展起來,成為(wei) 了學校特色,還多次獲得各種獎項。
重慶市墊江縣五洞小學校長洪太平說:“分享他們(men) 的教育經驗、研訓經驗和學生活動經驗。老師與(yu) 老師對接,行政與(yu) 行政對接,副校長與(yu) 副校長對接,校長與(yu) 校長對接,這樣來深層次地、真正地從(cong) 理念上,從(cong) 方法上,從(cong) 過程上去跟進人民小學的步伐。”
人民小學和五洞小學的結對子幫扶隻是這些年我國促進教育均衡手段的一個(ge) 縮影。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十年來,我國持續加大對教育尤其是偏遠地區教育的投入,采取多種方式實現了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學校麵貌有了根本改觀,形成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均衡和一體(ti) 化發展新局麵。二十大報告繼續將教育均衡作為(wei) 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指出要加快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這更是讓楊浪浪感到責任重大。她一直在思考,怎樣能夠幫助鄉(xiang) 村小學進一步提高教育水平。
10月26日,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楊浪浪和團隊發起的墊江縣鄉(xiang) 村女校長幫扶項目正式啟動。在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楊浪浪覺得要做的事太多了。她和同事們(men) 還籌劃,將在三峽庫區的奉節縣幫當地建一所新學校。
楊浪浪說:“他們(men) 所有的文化理念我們(men) 都會(hui) 去幫他們(men) 做,包括他們(men) 的老師、他們(men) 的校長培訓,我們(men) 都會(hui) 幫他們(men) 做,我們(men) 希望在中國西南部的大山和大庫區裏麵能夠有全中國一流的學校。總書(shu) 記說,成績都是幹出來的,就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社區醫生朱蘭(lan) 回到工作崗位,最惦記的就是那些簽約的老病人。一大早,她就和同事一塊兒(er) 來到簽約居民徐阿姨家。
朱蘭(lan) 所在的上海市徐匯區斜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有26000多位簽約居民,他們(men) 可以享受到“家庭醫生+三級醫院”的共同服務,實現小病慢病不出社區,大病能順暢轉診到三級醫院。
二十大代表、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主任醫師朱蘭(lan) 說:“近幾年來,上海社區衛生服務門診總量占全市門急診總量一直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另外,上海10大服務行業(ye) 的第三方滿意度測評,連續第6年上海社區衛生服務名列榜首。我覺得這充分體(ti) 現了老百姓對社區衛生服務、對家庭醫生信任度和認可度逐年提升。”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wei) 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對於(yu) 社區醫生朱蘭(lan) 來說,更覺使命在肩,簽約居民超過七成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慢病健康管理是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康複是慢病管理中重要的一環。二十大之前,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剛剛建成了康複中心。自2020年以來,上海逐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廣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康複中心、護理中心三大功能建設。社區醫院的功能越來越豐(feng) 富,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過去專(zhuan) 科醫院才有的特殊項目服務了。
朱蘭(lan) 說:“其實總書(shu) 記這次在二十大報告當中,也提到要給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好的服務,我們(men) 現在一直在討論的康複中心的建設,其實就給我們(men) 提供了一個(ge) 特別好的平台。我覺得在沿著全專(zhuan) 結合、醫防融合的健康管理,我們(men) 會(hui) 不斷把它推進,讓老百姓從(cong) 中更加受益,健康也會(hui) 更加有保障。”
結束了討論的朱蘭(lan) ,馬不停蹄地又去參加街道健康評估簽約和二十大宣講活動。宣傳(chuan) 二十大精神的同時,朱蘭(lan) 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二十大的要求。
朱蘭(lan) 說:“通過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的高質量發展,來促進我們(men) 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也為(wei) 更好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老百姓健康水平而不斷砥礪奮鬥,作出基層衛生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這段時間,二十大代表們(men) 紛紛走入基層,深入各群體(ti) 中,將二十大的精神宣傳(chuan) 到各處,把二十大的要求落實到實踐工作中。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題,是永遠的進行時。隻有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們(men) 認真學習(xi) ,更需要我們(men) 用行動實踐。如何把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一步步從(cong) 藍圖變為(wei) 現實,需要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堅定信心,團結奮鬥,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