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麵向中小學生違規競賽還需再接再厲
取締麵向中小學生違規競賽還需再接再厲
【一種說法】
老鷹
11月9日,教育部發布《關(guan) 於(yu) 麵向中小學生違規競賽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簡稱《通報》)。近期教育部指導地方接連查處了多起違規競賽,其中包括“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希望數學”“JEA China”等。
曾經麵向中小學生的各類競賽多如牛毛,原因是很多企業(ye) 和組織利用各種競賽從(cong) 學生身上賺錢,而學生和家長將競賽獲獎結果作為(wei) 升學“敲門磚”。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要求競賽結果不得作為(wei) 招生依據及高考加分,並以製度規範競賽活動,情況正在好轉。
2018年9月,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競賽主辦方的資格,提出了嚴(yan) 格審核競賽清單等要求,起到止亂(luan) 、降溫作用。今年3月,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新修訂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然而,仍有一些競賽主辦方,無視上述製度要求,違規麵向中小學生舉(ju) 辦競賽活動。比如此次教育部通報的“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希望數學”相關(guan) 賽事、“JEA China”相關(guan) 活動,這些競賽活動主辦方雖然打著“組委會(hui) ”旗號辦賽,實為(wei) 企業(ye) 幕後操刀。
企業(ye) 沒有舉(ju) 辦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資格,而且相關(guan) 賽事也沒有納入官方公布的合規競賽清單,被取締被通報是應有之義(yi) 。這為(wei) 中小學生和家長減輕了負擔,也對麵向中小學生的競賽起到規範作用,並對類似活動主辦方是一種警示。
除上述違規競賽被詳細通報外,教育部《通報》還指出,所謂的數學花園探秘、華數之星、五羊杯、走美杯、美國大聯盟、卓越360統測、全英賽、世奧賽等均未列入教育部“麵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均屬違規競賽。不過,還有一些涉及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有待清理或取締。一種情況是,麵向中小學生的某些競賽,仍在繼續偷偷舉(ju) 辦。因這類違規競賽信息隻在自媒體(ti) 、小網站發布,學生和家長對此缺乏判斷力,至今還在小範圍內(nei) 活躍,亟待深入治理全麵取締。
另一種情況是,不少賽事的名稱中雖然沒有出現“中小學生”,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分為(wei) “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這在音體(ti) 美等賽事中比較常見。這類賽事表麵上未麵向中小學生,似乎沒違規,但主要參賽對象瞄準中小學生,應當進行規範。也就是說,對於(yu) 仍在偷偷舉(ju) 辦的麵向中小學生的合規名單之外的競賽,也要想辦法取締。對賽事名稱中未出現“中小學生”但有中小學生參賽的賽事,應該明確禁止其為(wei) 中小學生量身分組競賽,或者說,應禁止這類賽事接受中小學生報名和參賽。
同時,應鼓勵學生和家長積極舉(ju) 報打“擦邊球”的競賽活動,並進一步杜絕升學、分班看競賽證書(shu) 的行為(wei) 。其實,不少冠名為(wei) “國際”“亞(ya) 洲”的競賽特意為(wei) 中小學生設組,與(yu) 培訓機構合作,後者推薦學生參賽。整個(ge) 過程並無公平性可言,更像是主辦方與(yu) 培訓機構合作的生意。凡是涉及中小學生的競賽,都應該納入治理範疇,該審核的要嚴(yan) 格審核,該取締的要堅決(jue) 取締。鑒於(yu) 部分違規競賽偷偷舉(ju) 辦或者變相操作,治理工作還需要再接再厲。
漫畫/陳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