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科技創新領域投資 政策力推央企新基建項目發行REITs
本報記者 杜雨萌
央企改革發展與(yu) 資本市場的雙向互動,正朝著縱深方向推進。近日,中國證監會(hui) 和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的《關(guan) 於(yu) 支持中央企業(ye) 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zhai) 券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支持中央企業(ye) 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
《通知》特別強調,重點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生態環保及5G、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發行REITs,鼓勵回收資金用於(yu) 科技創新領域投資,拓寬增量資金來源,完善科技創新融資支持。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公募REITs以基礎設施作為(wei) 底層資產(chan) ,而央企又持有了大量符合條件的存量基礎設施。因此,支持央企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一方麵有助於(yu) 盤活存量資產(chan) ;另一方麵,借助發行REITs回收資金再投資新項目建設,也有利於(yu) 發揮央企在現代化基礎設施資產(chan) 建設中的帶頭作用。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3隻公募基礎設施REITs產(chan) 品獲批發行,涵蓋收費公路、產(chan) 業(ye) 園區、汙水處理、倉(cang) 儲(chu) 物流、清潔能源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多種類型。已上市的20隻公募基礎設施REITs合計募集資金達618億(yi) 元,重點用於(yu)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民生等補短板領域,回收資金帶動新項目投資額超過3300億(yi) 元。
“可以看到,企業(ye) 借助REITs完成實物資產(chan) 的證券化,不僅(jin) 可以獲得新的融資供給,回收資金的再利用也將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特別是擴大科技創新等領域投資。”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員劉興(xing) 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該《通知》的出台,預計後續將有效刺激中央企業(ye) 對基礎設施尤其是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的加快增長;此外,這也將有針對性地刺激央企科技創新投入的增加,從(cong) 而增強企業(ye) 研發創新能力,增加創新產(chan) 出,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經濟加快發展。
REITs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目前已成為(wei) 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融資方式。而對於(yu)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業(ye) 內(nei) 的普遍共識是“投資規模大、回報率不高,但具有長期性、穩定性”等特點。
以5G基站為(wei) 例,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建5G基站超65萬(wan) 個(ge) ,截至2021年底,5G基站為(wei) 142.5萬(wan) 個(ge) 。而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達1.2萬(wan) 億(yi) 元,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wan) 億(yi) 元相關(guan) 投資。
“由於(yu) 資金投入量大、回報周期長,對政府和企業(ye) 而言,大量的存量資產(chan) 無法及時變現,易沉澱大量資產(chan)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規劃所產(chan) 業(ye) 規劃研究室主任王海龍看來,在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公募REITs,既可以盤活存量資產(chan) ,又能提高資金效率,形成良性循環。
明明也持類似觀點。即與(yu) 傳(chuan) 統基礎設施類似的是,新型基礎設施同樣對於(yu) 資金投入具有較高要求,而新基建建成之後也能產(chan) 生較大的商業(ye) 價(jia) 值,這與(yu) REITs能夠促進企業(ye) 投資循環、需要底層資產(chan) 具備一定盈利能力的特點較為(wei) 吻合。再者,REITs在首次發行上市後,還可以通過擴募的方式進行再融資,對於(yu) 推動企業(ye) 建立資本循環體(ti) 係、打通“投融管退”資金閉環、進而形成投資的良性循環起到積極作用。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國企混改與(yu) 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預計,未來,央企發行REITs的數量有望實現較快增長,從(cong) 而形成新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模式,擺脫依賴債(zhai) 務融資的建設模式,加速形成“投資-開發-運營-REITs退出”的輕資產(chan) 基建新模式。(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