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對績優股起了“戒備” 非傳統績差股開始悄然“上位”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績差股頻頻“上位”基金的核心持倉(cang) ,透露A股市場機會(hui) 正在出現微妙變化。
近期,在A股市場複蘇逐漸成為(wei) 明年投資主基調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對績差股的關(guan) 注度大幅提高,這顯著區別於(yu) 此前基金持倉(cang) 清一色熱門賽道績優(you) 股的策略。
多位基金經理也表示,許多景氣度高的績優(you) 股擁擠風險上升,且估值高企,而景氣度弱的品種卻變得越來越便宜,在複蘇改善背景下,對績差股可以采取適當的左側(ce) 布局策略。
基金開始增倉(cang) “績差股”
行業(ye) 景氣度是2022年公募基金經理持倉(cang) 的核心關(guan) 鍵詞,反映在股票池中,就是主流基金經理在今年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清一色持有高成長的熱門賽道股,而熱門賽道股很多時候也意味著績優(you) 股。
“市場投資機會(hui) 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ge) 增長確定的行業(ye) 賽道,比如光伏、電動車、風電、軍(jun) 工等。”華南地區一位偏股型基金經理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直言,與(yu) 上述賽道相比,包括消費、地產(chan) 在內(nei) 的許多行業(ye) 在景氣度和業(ye) 績上存有壓力。
然而,從(cong) 今年11月乃至更早一些的三季度開始,基金經理對績差股的關(guan) 注和覆蓋開始明顯增加。
“這些績差股實際上不是我們(men) 傳(chuan) 統印象上基本麵比較差的品種,而是因為(wei) 行業(ye) 景氣度的階段性變化,尤其是疫情環境影響導致階段性增長有壓力,很多所謂的績差股實際上都是各自行業(ye) 的隱形冠軍(jun) 。”深圳一位管理數十億(yi) 資金的基金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他在今年年底的這段時間,更願意將研究精力放在這些因短期景氣度比較差,導致業(ye) 績表現欠佳的品種。
越接近年底,基金經理越對績差股加以關(guan) 注,卻對行業(ye) 景氣度較高的績優(you) 股保持某種戒備心。比如,11月初,下跌整整兩(liang) 年的A股上市公司江山歐派就迎來了超過20家基金公司的調研,包括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平安基金、諾安基金等。
作為(wei) 地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的外圍環節,主營戶內(nei) 門的江山歐派究竟靠什麽(me) 吸引如此多的基金公司調研?顯然,不是因為(wei) 優(you) 秀的業(ye) 績。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江山歐派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22.13億(yi) 元,同比下滑3.26%;前三季度淨利潤為(wei) 3091萬(wan) 元,同比下滑高達89.37%。
如此多的基金集中調研一家淨利潤嚴(yan) 重下滑的公司,是準備考慮割肉走人嗎?這一概率應該很小。根據江山歐派披露的三季報,上述參與(yu) 調研的基金公司中,大部分並未持倉(cang) 江山歐派。考慮到江山歐派連跌兩(liang) 年,大部分基金已在前期拋售完畢,股價(jia) 已處於(yu) 低位,且基金經理年底換倉(cang) 博弈成分較多,這或者更多地意味著基金有了增加覆蓋度的考慮。
頂流基金經理傅鵬博的增倉(cang) 舉(ju) 動或是對上述概率標明了一些注腳。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jia) 值基金在第三季度開始增持江山歐派,並成為(wei) 了這隻績差股的第一大機構股東(dong) 。
哪個(ge) 業(ye) 績差就買(mai) 哪個(ge) ?
旅遊行業(ye) 也是另一個(ge) 在疫情影響下麵臨(lin) 較大壓力的領域,但在臨(lin) 近年底的這一階段,基金經理對此領域績差股的關(guan) 注度卻在迅速增加。
以旅遊龍頭股中青旅為(wei) 例,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48億(yi) 元,下滑幅度達22.7%;淨利潤虧(kui) 損1.7億(yi) 元,同比下滑高達558.96%。不過,這隻虧(kui) 損嚴(yan) 重的績差股,卻在第三季度獲得廣發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經理林英睿的布局。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林英睿管理的廣發睿毅基金在三季度內(nei) 新進該股十大股東(dong) 名單,並成為(wei) 第一大持股機構,合計買(mai) 入達到937萬(wan) 股。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高考狀元出身的明星基金經理林英睿,當下持倉(cang) 策略,不少是瞄準業(ye) 績暫時不理想的標的。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林英睿除了買(mai) 進虧(kui) 損嚴(yan) 重的中青旅,還在三季度加倉(cang) 或買(mai) 進華策影視、王府井、保利聯合、鋒尚文化、兆訊傳(chuan) 媒等,重點買(mai) 進的這些股票基本為(wei) 清一色的績差股。
在疫情影響下,機場股於(yu) 三、四季度被公募基金大量買(mai) 入,或更能說明市場風向的微妙變化。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白雲(yun) 機場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kui) 損6.27億(yi) 元,同比下滑接近28%,但即便戴上“績差股”的帽子,也未能阻止基金經理對該股的青睞。
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有一隻QFII在第三季度大幅買(mai) 進白雲(yun) 機場至1954萬(wan) 股;此外,招商基金旗下招商產(chan) 業(ye) 精選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易方達遠見成長基金也均在三季度大幅加倉(cang) 。
適度逆向偏離有必要
縱觀基金經理持倉(cang) ,從(cong) 績優(you) 股逐步轉向了績差股,邏輯是什麽(me) ?
“所謂績差股,其存在的問題都已經是明牌,所有風險大家都已經預期到了。”華南地區一位重倉(cang) 新能源的基金經理向證券時報記者直言,他管理的基金已經開始逐步增倉(cang) 市場不太關(guan) 注的冷門品種,包括許多三季度業(ye) 績依然表現欠佳的品種。
無獨有偶。銀華基金旗下新能源主題基金基金經理李宜璿,近期就出現在某食品飲料股的調研名單中,而獲調研的這隻食品股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45%。
與(yu) 此同時,明星基金經理——平安基金李化鬆也表達了對短期景氣度過高的“績優(you) 股”的擔憂,並強調對短期景氣度弱的績差股的覆蓋。
李化鬆表示,從(cong) 市場表現來看,有些短期景氣很高的公司,長期質地卻一般、格局不清晰,且估值越來越高;而短期景氣不高的一些內(nei) 需品種,估值則越來越便宜。“對過高景氣和預期抱著謹慎、敬畏的態度,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更加注重景氣度和估值的匹配。”李化鬆強調,他已開始進行左側(ce) 布局,增加對長期競爭(zheng) 格局改善、競爭(zheng) 優(you) 勢提升,但短期景氣一般的公司的配置,並降低了對短期景氣過高、業(ye) 績預期過高品種的配置。
證券時報記者也注意到,由於(yu) 短期景氣度火熱帶來的估值高企,績優(you) 股帶來基金持倉(cang) 擁擠的風險,也是實實在在的。比如,A股某化工股在10月28日披露了一份亮麗(li) 的成績單——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8%,淨利潤同比增長1.27倍。然而,在業(ye) 績披露的當日,二級市場上這隻基金重倉(cang) 的績優(you) 股並未同步報喜,當日收盤大跌約15%。
“需要從(cong) 市場不關(guan) 注的領域挖掘機會(hui) ,逐步退出非常熱門的賽道。”易方達基金一位基金經理近期曾指出,應該更理性地看待各類資產(chan) 的性價(jia) 比,進行相對均衡的配置,並適度進行逆向偏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