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班費:讓人歡喜讓人憂

發布時間:2022-11-14 15: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班費,顧名思義(yi) 就是以班級名義(yi) 向同學們(men) 收取的錢,用於(yu) 班級的各種公共事務開支。班費並不屬於(yu) 教育部規定範圍內(nei) 的收費項目,其收支也並不列入學校財政賬目。

  班費的收取一般來說是自願的,並非強製的,如果發生強製收班費的情形,就屬於(yu) 違法。如果認為(wei) 收班費侵害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校領導反映。如果校方處理不公正,可以向當地學校的教育主管部門舉(ju) 報。

  可是,從(cong) 小學到大學,很多同學可能都交過班費。那麽(me) 班費是如何收的,又是如何使用的,到底允許不允許收班費?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中部省份一所省會(hui) 城市中學的教師——帶著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在學校的100餘(yu) 名師生進行了簡要的調查訪談。這份微調查顯示,31.2%的班級沒有收取過班費,69.8%的班級收取過班費。

  班費從(cong) 何而來

  據筆者調查,班費收取的方式主要有兩(liang) 種:一是班委收,二是家委會(hui) 收。一般說來,人均收幾塊錢、十幾塊錢時,是由班委收的;而收幾十塊錢、上百元時,就由家委會(hui) 出麵收取。收取班費的時間大多在開學初,也有學期中間收的,還有臨(lin) 時收取的。

  第一種班委收班費時,班長會(hui) 給同學們(men) 簡單解釋一下,當場就收了。林子敬是高二5班班長,他表示,開學初幾個(ge) 班委自行商量後,出於(yu) 班級獎懲規定和以前慣例,每人收取了10塊錢班費,收取之後,怕錢丟(diu) 了,就由班主任暫時保管,需要用時再取出來。王凱琪是初一8班副班長,她說:“我們(men) 是和班主任商量後,征得班主任同意,才每人收取了5塊錢班費,由班委統一保管。”

  記得去年筆者所帶班級舉(ju) 辦元旦聯歡會(hui) 時,學校給每個(ge) 班發了200元活動經費,筆者向班委交代,活動原則從(cong) 簡,買(mai) 點吃的喝的,同學們(men) 玩得開心,減輕壓力就行了,不要花裏胡哨的裝飾。

  但是,有個(ge) 男生劉思遠看到有的班級買(mai) 氣球花環等裝飾教室了,就自己花了快200元買(mai) 來飾品裝飾教室。聯歡會(hui) 後,班長跟筆者商量:“劉思遠花了將近兩(liang) 百塊錢,大家自願掏錢,能否以班費名義(yi) 把剩下的錢均攤出來?”筆者想了想,覺得算了吧,就用紅包形式把錢轉給了劉思遠同學。

  也就是說,班委收取班費時,有時會(hui) 征求班主任意見,有時則不征求班主任意見;有些是班主任知情的,有些是班主任並不知情的。

  第二種家委會(hui) 收取班費時,一般會(hui) 在班級家長群裏告知大家,並進行或簡要或詳細地解釋,說明為(wei) 何收取班費,以及收取的額度。例如,初一6班家委會(hui) 在班級微信群裏通知家長:基於(yu) 雙減要求,這學期沒有訂教輔資料,老師精選了一些習(xi) 題,這些需要咱去打印出來,再加上日常文體(ti) 活動需要,暫定每人收取50元班費,後期看情況多退少補。

  家委會(hui) 收取班費時,班主任肯定是不出麵的,但有的班主任會(hui) 在後台進行適當、必要的引導,防止收取過多班費,防止運用不當;有的班主任則完全放手,不管不問,家委會(hui) 為(wei) 什麽(me) 收取班費,收取多少班費,後期怎麽(me) 用,由家委會(hui) 和家長們(men) 自行協商決(jue) 定。

  少數班級不是收班費而是“掙班費”,但更值得借鑒。王明明同學說,他們(men) 班把空的飲料瓶子、廢紙舊書(shu) 積攢下來,定期賣廢品,收入當班費用。還有的班級曾經設置過無人售貨櫃,批發瓶裝水、小零食,主要供本班同學購買(mai) ,盈利部分充公納入班費。侯老師說,他們(men) 班上同學們(men) 自行設計有文創產(chan) 品(小刊物、小手工製作等),義(yi) 賣所得充公當班費使用。

  班費到何處去

  無論是班委、家委會(hui) 收取的班費,抑或是班級內(nei) 部“生產(chan) ”賺來的班費,主要是用於(yu) 班級公共事務上,尤其是各種集體(ti) 活動開支。

  一是用於(yu) 班級文體(ti) 活動,這是班費開支的大頭,大約占到64%。從(cong) 歌唱比賽、廣播操比賽到運動會(hui) 、文藝匯演等,師生、家長對這些集體(ti) 活動都非常重視,希望班級能夠獲得好名次。例如,學校舉(ju) 行歌曲比賽,班主任常老師通知孩子們(men) ,隻要上身白短袖,下身黑褲子就行了,有些家長覺得統一買(mai) 件文化衫也不錯,給孩子留下難忘的記憶,有家長提議每人手中舉(ju) 麵小國旗也可能會(hui) 加分,很多家長紛紛響應,熱心家長“貨比三家”,統一買(mai) 了文化衫和小國旗,最後家委會(hui) 把費用從(cong) 班費中轉給熱心家長。

  記得有一年,為(wei) 了能在運動會(hui) 開幕式上出彩,高年級的幾個(ge) 班級自行設計了圖案,讓同學們(men) 掏錢團購了文化衫。今年夏天,筆者帶的班和鄰班舉(ju) 行籃球友誼賽,火熱的天氣,隊員們(men) 汗流浹背,班上沒有收過班費,所以筆者就帶著班委去買(mai) 了些稍微涼一點的瓶裝水,發給大家解暑。

  二是用於(yu) 班級獎勵,占到近30%。班主任劉老師覺得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對班上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學習(xi) 之星、先進分子等進行表揚,這個(ge) 時候,用班費買(mai) 一些小獎品,對學生也算是一種激勵作用,比單單發一張獎狀的激勵效果要好些,學生們(men) 也比較認可這種班費使用方式。

  三是用於(yu) 班級禮物,占到近6%。教師節時,高一1班班委給班主任反映,同學們(men) 想給老師寫(xie) 個(ge) 卡片,用班費給每個(ge) 老師買(mai) 枝花作為(wei) 教師節禮物,班主任覺得這是小事一樁,也是孩子們(men) 的心意,就同意了。也有班級用班費給過生日的同學買(mai) 小禮物,或者購買(mai) 綠植美化教室,或者用於(yu) 公益捐獻。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上級教育部門嚴(yan) 厲禁止學校收學生的錢購買(mai) 校服,有些學校又想給學生統一服裝,就可能會(hui) 以家委會(hui) 的名義(yi) ,收取班費(或直接說是校服費),購買(mai) 校服,家委會(hui) 把錢轉給廠家。

  到底能不能收班費

  針對到底能否收取班費以及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某班家委會(hui) 收取八萬(wan) 班費”事件,筆者電話采訪了兩(liang) 位學校領導。

  宗校長個(ge) 人不反對收取少量班費。在宗校長看來,收取班費初衷也是為(wei) 了孩子發展,增強孩子集體(ti) 榮譽感,但必須本著自願的原則開展,不能強製收取。另外,能否收取班費關(guan) 鍵看學校層次和家長態度。如果是名校,又處於(yu) 經濟發達地區,家長們(men) 都支持的話,收取一些班費也無可厚非,但每人收取2000元確實太過分了,這些錢到底是否花在孩子們(men) 身上,讓人懷疑;如果是普通學校,又處於(yu) 經濟不發達地區,家長們(men) 意見不一致,不理解,不支持,說啥的都有,就不應該收班費。

  張校長認為(wei) ,班費是肯定不能收的,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班級內(nei) 部管理,收取班費就相當於(yu) 變相收費,亂(luan) 收費,所以班費是堅決(jue) 不能收的,但可以讓孩子們(men) 進行手工義(yi) 賣,或者一些公益性的勞動,賺取一定費用,攢成自己的班費。如果以募捐、強製均攤等形式收取家長班費是不合適的。

  筆者以為(wei) ,班費能不收就不要收取,萬(wan) 一出現什麽(me) 情況涉嫌違規,班主任解釋不清楚,有逃不脫的幹係。班級內(nei) 部開展特色活動需要獎品時,班主任可以找學校領取,或由學校埋單,相信學校會(hui) 大力支持這些活動的。如果確實要收班費,務必在自願的原則下,征得學生、家長同意,收取少量班費,而且班費必須“取之於(yu) 生,用之於(yu) 生”,不是亂(luan) 花錢,而是為(wei) 學生成長發展服務。

  (應受訪師生的要求,文中皆為(wei) 化名)

  吳風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