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渡難關 團結合作創未來——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領全球發展方向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同舟共濟渡難關(guan) 團結合作創未來——習(xi) 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第一階段會(hui) 議上的重要講話引領全球發展方向
新華社記者
四季如夏的巴厘島,見證新時代中國促進世界經濟複蘇、引領全球發展方向的大國擔當。當地時間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在印尼巴厘島舉(ju) 行,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多邊峰會(hui) 。立於(yu) 時代潮頭,“共迎時代挑戰”的宣示凝聚共識;心係人類發展,“共建美好未來”的呼喚鼓舞人心。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激蕩的時代風雲(yun) 中開啟新的篇章,為(wei) 建設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信心與(yu) 力量。
中國智慧洞察時代大勢
“全球正麵臨(lin) 多項關(guan) 乎未來發展的重要挑戰,希望二十國集團發揚團結精神,尋求應對共同挑戰之道。”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召開之際,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如是說。
麵對諸多全球性挑戰,以“共同複蘇、強勁複蘇”為(wei) 主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hui) ,寄托著各國期待。人們(men) 期待此次峰會(hui) 凝聚共識,推動主要經濟體(ti)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發出堅持多邊主義(yi) 、開放包容、互利合作的聲音;也期待中國在二十國集團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為(wei) 破解全球發展困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貢獻智慧。
在各方關(guan) 注目光中,習(xi) 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分析當前國際形勢,精辟闡釋“怎麽(me) 看”“怎麽(me) 辦”等重大問題,向世界發出了“共迎時代挑戰,共建美好未來”的時代強音。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何特征?習(xi) 近平主席的判斷切中肯綮——這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延宕,世界經濟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全球治理嚴(yan) 重缺失,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人類發展麵臨(lin) 重大挑戰。
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何去何從(cong) ?習(xi) 近平主席為(wei) 各國指明正確方向——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這一時代課題,共渡難關(guan) ,共創未來。
二十國集團如何發揮應有作用?習(xi) 近平主席呼喚擔當作為(wei) ——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ti) 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wei) 各國謀發展,為(wei) 人類謀福祉,為(wei) 世界謀進步。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習(xi) 近平主席的精辟論述,蘊含著鑒往知來的中國智慧,展現了應對挑戰、把握機遇的信心與(yu) 勇氣。縱觀曆史,人類正是在戰勝一次次考驗中成長、在克服一場場危機中發展。隻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我們(men) 就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凝聚起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正如委內(nei) 瑞拉新興(xing) 經濟體(ti) 發展高等研究中心學術研究主任路易斯·德爾加羅所說,“中國致力於(yu) 促進各國和諧共處,推動合作與(yu) 發展,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是一盞希望的明燈”。
中國方案破解發展難題
發展為(wei) 了什麽(me) ?我們(men) 到底需要怎樣的發展?
當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發展成果,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進程受阻,南北鴻溝繼續拉大,糧食、能源安全出現危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
“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三點建議,對此作出了清晰而明確的回答。中國方案既瞄準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戰,又著眼解決(jue) 長期結構性難題,為(wei) 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包容和平衡增長注入強大思想力量。
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意味著各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應該以鄰為(wei) 壑,構築“小院高牆”,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甘蔗同穴生,香茅成叢(cong) 長。”習(xi) 近平主席引用的印尼諺語,道出一個(ge) 樸素真理:分裂對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團結共生才是正確選擇。
印度經濟學家穆罕默德·薩基卜表示,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深化各國合作的倡議,是國際社會(hui) 渡過難關(guan) 的唯一可行途徑。巴西瓦加斯基金會(hui) 教授埃萬(wan) 德羅·卡瓦略讚賞中國在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尋求所有經濟體(ti) 合作的努力,認為(wei) 這是中國方案得到其他新興(xing) 國家和二十國集團成員支持的“密碼”。
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意味著各國共同發展,走在前麵的國家應該真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提供更多公共產(chan) 品。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都應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盡心出力。
“中國是一個(ge) 對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全麵願景和規劃的大國,習(xi) 近平主席是一位為(wei) 推動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提供願景和規劃的大國領導人。”英國48家集團俱樂(le) 部副主席基思·貝內(nei) 特如此評價(jia) 。他認為(wei) ,習(xi) 主席關(guan) 於(yu) 普惠發展的理念“不僅(jin) 切實可行,而且至關(guan) 重要”。
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意味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發展問題,建設全球經濟複蘇夥(huo) 伴關(guan) 係,堅持發展優(you) 先、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想著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發展中國家關(guan) 切。從(cong) 深化抗疫國際合作,到遏製全球通脹;從(cong) 對發展中國家減緩債(zhai) ,到促進全球貿易、數字經濟、綠色轉型、反腐敗,再到確保糧食和能源安全,中國始終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作出積極貢獻。
肯尼亞(ya) 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感歎,中國在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正當權利方麵始終走在前列。印度尼西亞(ya) 前國會(hui) 議長馬祖基·阿利耶則認為(wei) ,中國已成為(wei) 推動全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發出更加強有力的聲音。
“德不孤,必有鄰。”一直以來,中國始終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凝聚促進發展的國際共識,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進步。一年來,“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已逾60國,各方以實際行動,對中國方案投出沉甸甸的信任票,凝聚起共同發展的強大合力。
中國擔當推動人類進步
“一個(ge) 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wei) 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wei) 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習(xi) 近平主席有力的話語,彰顯了中國以自身發展為(wei) 世界創造機遇、推動人類進步的胸懷與(yu) 擔當。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主席密集展開雙邊多邊外交活動,向各國宣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確立的中國未來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在深入的交流互動中,各國對新時代中國的未來有了更深的認知,對中國以自身開放發展推動世界進步有了更高的期許、更多的信心。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個(ge) 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信念的中國,始終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匯聚著合作的力量。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高達38.6%;中國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前不久,第五屆進博會(hui) 如約而至,共有145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高達735.2億(yi) 美元。“一帶一路”項目捷報頻傳(chuan) 。雅萬(wan) 高鐵試驗段接觸網熱滑試驗全麵展開、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車、中老鐵路貨運站實現全部啟用……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惠及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
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玻利維亞(ya) 前總統莫拉萊斯日前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為(wei) 世界所共享,為(wei) 世界和平以及更好、更均衡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厘島與(yu) 習(xi) 近平主席會(hui) 見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模式令人欽佩。
“聆聽習(xi) 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深感中國推動世界和平與(yu) 發展的決(jue) 心。”正如一位外國學者感歎的,我們(men) 所處的是一個(ge) 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ge) 充滿希望的時代。踏上新征程,中國已然開啟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必將以自身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與(yu) 各國一道,匯聚起合作共贏的偉(wei) 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挑戰,共同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美好未來!(記者李學梅、喬(qiao) 繼紅、餘(yu) 湉湉、謝彬彬、周良、何夢舒)
海報設計:趙丹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