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大賬 看優勢
截至11月14日,全國冬小麥已播95.4%,接近尾聲;11月15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740.33萬(wan) 輛,環比增長4.02%;“雙11”當天,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e) 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yi) 件,是日常業(ye) 務量的1.8倍……一係列穩實的數據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表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yu) 地廣,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
抗疫鬥爭(zheng) 具有複雜性、艱巨性、反複性,考驗耐心、檢驗實力、比拚耐力,更意味著艱辛的付出。如何看待我國抗疫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確定的總策略總方針?關(guan) 鍵要算大賬,算總賬。
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是判斷疫情防控成效的首要標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了近三年,幾乎每個(ge) 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從(cong) 發病率和病亡率兩(liang) 個(ge) 指標看,中國人受到疫情的影響是全球最小的。正因為(wei) 始終堅持動態清零,我們(men) 才保證了極低的發病率和病亡率,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這無可辯駁地證明,堅持動態清零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踐行。
在大流行的疫情麵前,保障更廣範圍、更大人群、更為(wei) 長遠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疫情麵前,我們(men) 堅持“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受到傷(shang) 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醫療資源數量、醫學技術水平雖然都有一定差距,但這兩(liang) 年人均預期壽命穩步上升,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93歲,較2019年上升0.63歲,2021年則提高到78.2歲。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科學有力的疫情防控政策舉(ju) 措功不可沒。
抗疫鬥爭(zheng) ,要算眼前賬,更要算長遠賬。從(cong) 短期看,以快製快處置突發疫情,嚴(yan) 防外溢擴散和規模性反彈,難免會(hui) 對發展造成一定的暫時影響,但放眼長遠,換來的將是更健康持久的發展。實踐充分表明,堅持動態清零,絕不是發展的阻力,而是發展的助力。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hui) 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如果算總賬,我們(men) 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還要看到,實現動態清零,我們(men) 有足夠的優(you) 勢。黨(dang) 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是風雨來襲時全體(ti) 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能夠集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從(cong) 容應對各種複雜局麵和風險挑戰。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you) 勢,號令四麵、組織八方共同應對。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意誌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麵對風險挑戰總是能夠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築起“銅牆鐵壁”“鋼鐵長城”“堅固防線”。我們(men) 打贏武漢保衛戰、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得益於(yu)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積累的綜合國力,得益於(yu) 危急時刻能夠最大限度運用我們(men) 的綜合國力。我們(men) 長期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建立的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形成的強大科技實力、儲(chu) 備的豐(feng) 富醫療資源,能夠為(wei) 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堅強支撐。曆經近三年的抗疫鬥爭(zheng) ,我們(men) 積累了豐(feng) 富的防控經驗,磨礪了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盡管防控形勢仍然嚴(yan) 峻,但我們(men) 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堅決(jue)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jue) 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決(jue) 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jiao) 幸心理、鬆勁心態,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我們(men) 就一定能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雙勝利。(人民日報 仲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