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

發布時間:2022-11-23 15:13:00來源: 光明日報

  11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在京舉(ju) 行。就進一步優(you) 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落實情況及如何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等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等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作出回應。

  以快製快,堅決(jue) 控製住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近期,全國本土疫情呈現傳(chuan) 播範圍廣、傳(chuan) 播鏈條多、疫情波及麵擴大的嚴(yan) 峻複雜態勢。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當前,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快速傳(chuan) 播,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上升明顯,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

  據國家疾控局傳(chuan) 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介紹,自11月1日以來,全國已經累計報告了25.3萬(wan) 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報告2.22萬(wan) 例,較上一周增長了一倍。目前,多數省份疫情持續發生,多個(ge) 省份的疫情傳(chuan) 播範圍廣、傳(chuan) 播鏈條多,部分省份麵臨(lin) 三年來最嚴(yan) 峻複雜的局麵。而人口密集城市由於(yu) 人口規模大、人員流動性強、高校等重點場所集中、人員聚集性活動多,加劇了疫情傳(chuan) 播擴散的風險和防控難度。

  “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jue) 克服麻痹鬆懈心理、等待觀望心態,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措施不動搖、不走樣,立足於(yu) 防、立足於(yu) 早、立足於(yu) 快,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米鋒說,發生疫情的地區要以快製快開展疫情處置,準確劃分風險區域,有序組織核酸檢測,有效管控風險人群,嚴(yan) 格規範隔離工作,確保屬地、部門、單位、個(ge) 人“四方責任”落實到位,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該管住的要堅決(jue) 管住,該取消的要堅決(jue) 取消,該落實的要落實到位,保障好疫情處置期間群眾(zhong) 的基本生活和就醫需求。”

  胡翔介紹,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通過視頻會(hui) 商、調度和培訓等多種方式,部署調度各地盡快推進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落實落地。針對當前疫情形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已經派出工作組,督促指導地方將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落實到位,現場指導支持地方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

  進一步加大層層加碼等問題整治力度

  針對層層加碼問題,胡翔介紹,各地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重點對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產(chan) 、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采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問題開展整治,暢通群眾(zhong) 投訴舉(ju) 報渠道,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投訴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二十條優(you) 化措施落實到位、落地見效。

  按照第九版診療方案要求,對新冠肺炎感染者應實施分類救治。對普通型、重症和有重症風險感染者,應及時收入定點醫院。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則應收治在方艙醫院。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方艙醫院能夠盡最大可能不影響日常醫療服務,保障其他醫療機構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剛性需求。

  針對網友反映部分方艙醫院環境較差的問題,郭燕紅表示,一些方艙醫院在環境各方麵不盡如人意。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已下發文件,指導各地按照方艙醫院管理規範有關(guan) 要求,做好方艙醫院的設置及醫務人員和管理的準備,不斷提升方艙醫院的醫療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

  針對部分醫院發熱門診因疫情關(guan) 閉的問題,郭燕紅回應,發熱門診的功能之一就是甄別出發熱患者或者有疑似症狀的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因此,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非常重要。她強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醫療機構要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夠以疫情防控為(wei) 由對發生疫情風險的醫療機構一關(guan) 了之、一封了之。

  “特別是醫療機構的急診、透析室、手術室、分娩室、重症監護室等重要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要保障患者的救治。”郭燕紅說,對因疫情防控需要臨(lin) 時停診的醫療機構的某些科室,要通過本地媒體(ti) 以及醫院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平台向社會(hui) 公布。對確需有風險要封控的醫療機構以及相關(guan) 科室,要強化應急處置的機製,及時開展環境消殺、風險排查等工作,以最快速度排除感染風險,做到快封快解,達到解封條件後也應及時向社會(hui) 公布,恢複相應診療服務。

  “各地要進一步充實和科學調度院前急救力量,科學設置120等急救電話和便民服務渠道,確保患者訴求能夠及時得到回應和解決(jue) ,最大可能減少因為(wei) 疫情防控對醫療機構日常醫療服務的影響,切實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就醫的需求。”郭燕紅說。

  在回答本報記者關(guan) 於(yu) 院感防控的提問時,郭燕紅表示,當前,隨著病毒變異和傳(chuan) 播速度的不斷加快,特別是某些地方發生了社會(hui) 麵傳(chuan) 播,也給院感防控工作帶來更多挑戰,要盡更大努力以防範和減少院感發生和院感風險。

  為(wei) 此,應高度重視院感防控工作,杜絕麻痹鬆懈思想。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行業(ye) 管理和技術指導,醫療機構要落實好有關(guan) 醫院感染防控的有關(guan) 要求和工作規範,最大限度預防院感發生。同時,合理安排醫療服務,減少人員聚集,醫務人員、患者和陪診人員要做好個(ge) 人防護,減少交叉感染。此外,要強化住院病區管理。實行不探視、非必要不陪護,盡最大可能減少從(cong) 院外將疫情風險帶入院內(nei) ,保護好住院患者並防範其感染。

  增加重症床位等醫療救治資源非常必要和迫切

  針對“以目前新冠病毒的重症率和致死率來看,增加重症床位準備似無必要”這一觀點,郭燕紅回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始終是醫療救治工作的重要目標和指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通過統籌預防與(yu) 醫療,統籌醫療救治力量,堅持中西醫並重,我國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但我國增加醫療救治資源,特別是重症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也非常必要和迫切。

  郭燕紅介紹,我國醫療資源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特別是地區之間、城鄉(xiang) 之間差異比較大;醫療資源總體(ti) 上相對不足,每千人口醫療床位現在是6.7張,每10萬(wan) 人口的重症醫療床位不到4張。因此,整體(ti) 醫療資源都需要提質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特別是要補齊重症醫療服務的短板。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染性強、傳(chuan) 播速度快,特別是在很短的時間內(nei) 會(hui) 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較大規模疫情。郭燕紅表示,我國是一個(ge) 擁有14億(yi) 人口的大國,老齡人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多,二者都是容易發生重症的脆弱人群。在重症患者中,有因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礎性疾病疊加了新冠感染,這部分患者需要多學科救治。因此,加強重症力量的儲(chu) 備非常必要。

  “我們(men) 加強重症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既是防控疫情、加強醫療救治的需要,同時也是‘平急結合’、促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郭燕紅強調,加強醫療資源建設是謀求長遠發展的重要舉(ju) 措,要貫穿於(yu) 衛生事業(ye) 持續發展的全過程。未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堅持穩中求進,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供更加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切實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水平。

  “目前全國已經有100多例重症,這正說明新冠肺炎對於(yu) 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帶來的健康威脅還是較大的,我們(men) 現在采取的是積極預防策略,努力減少感染者才能夠使重症率和病亡率進一步降低。”郭燕紅強調,“‘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不能夠據此就認為(wei) 增加重症的治療床位是不必要的,要全鏈條、全要素地加強防控處置能力建設,擴充重症救治資源,這項工作同樣是非常必要和非常緊迫的。”

  (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11月22日電 本報記者 張亞(ya) 雄)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