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業技術升級換代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
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
自工業(ye) 和信息化部2019年11月份發布《“5G+工業(ye) 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以來,“5G+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在日前舉(ju) 辦的2022中國“5G+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yun) 明表示,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ge) ,覆蓋飛機、船舶、汽車、電子、能源、采礦等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我國5G規模化商用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新名片。
傳(chuan) 統工業(ye) 技術升級換代
“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在帶動企業(ye) 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的同時,開辟了傳(chuan) 統工業(ye) 技術升級換代新路徑,加速人、機、物全麵連接的新型生產(chan) 方式落地普及,成為(wei)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輝看來,數字技術正重新定義(yi) 傳(chuan) 統工業(ye) 模式。《2022中國“5G+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下稱“《報告》”)顯示,“5G+工業(ye) 互聯網”已經應用於(yu) 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檢測監測、物流運輸、服務管理等工業(ye) 各個(ge) 環節,並已滲透到41個(ge) 國民經濟大類。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認為(wei) ,疊加人工智能技術將使裝備、生產(chan) 線、工廠發生革命性變革,生產(chan) 技術改造升級,不僅(jin) 解決(jue) 了一線勞動力短缺和人力成本提升的困境,更從(cong) 根本上提高了製造業(ye) 質量、效率和企業(ye) 競爭(zheng) 力。
對此,科大訊飛副總裁、羚羊工業(ye) 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甲甲深有體(ti) 會(hui) 。“依托人工技術與(yu) 大數據的結合,我們(men) 實現海量供需高效對接,助力企業(ye) 降本增效。”徐甲甲說,工業(ye) 場景中80%的設備都帶有軸承、轉體(ti) 或機電設備,這些設備一旦出現故障,會(hui) 發出異常聲音。利用語音技術,公司將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但凡需要用耳朵聽的環節都以機器替代,大大提升了故障檢測準確率。
製造企業(ye) 運營依賴市場變化、倉(cang) 儲(chu) 物流以及設備本身情況。為(wei) 此,科大訊飛用傳(chuan) 感器采集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各類數據,通過工業(ye) 數據平台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並優(you) 化決(jue) 策,為(wei) 企業(ye) 提供智能化排產(chan) 和調度。
釋放潛力打造精品網絡
製造業(ye) 是工業(ye) 互聯網應用賦能的主陣地,其在生產(chan) 環節的管理控製普及程度已達45.5%,但充分釋放“5G+工業(ye) 互聯網”潛力,仍需進一步探索和突破。
“複雜的工業(ye) 場景對5G在高可靠、低時延、廣連接等核心技術提出更高要求。”餘(yu) 曉輝以汽車行業(ye) 為(wei) 例說道,“汽車產(chan) 線存在很多柔性裝備,其間需部署一定數量網管型交換機、專(zhuan) 用線纜等網絡設施,組網僵化,不利於(yu) 快速換型生產(chan) 。經過5G網絡改造後,PLC與(yu) 現場運營能實現直接數據交互,大大簡化車間組網,提升產(chan) 線柔性。”
目前,長城精工正聯合華為(wei) 、中國聯通在汽車領域開展5G 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技術產(chan) 線級應用探索,在700平方米的示範區內(nei) 已經實現設備端到端4毫秒、99.999%可靠性的初步驗證。“未來,還要在芯片等關(guan) 鍵零部件取得突破,該技術若完成規模化應用,則意味著5G將從(cong) 工業(ye) 的生產(chan) 外圍走向核心控製環節。”餘(yu) 曉輝說。
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的使用成本始終備受業(ye) 界關(guan) 注。《報告》顯示,目前5G模組價(jia) 格已低於(yu) 500元,近3年平均降價(jia) 40%左右。餘(yu) 曉輝表示,今年6月份,5G Redcap標準正式確立,初步預計其模組價(jia) 格在200元左右。
TCL科技首席運營官王成認為(wei) ,“5G+工業(ye) 互聯網”建設費用過高仍然是阻礙其規模化推廣應用的重要原因。對很多中小企業(ye) 而言,仍舊麵臨(lin) “不敢用、用不起”等現實難題。隻有5G模組、5G網關(guan) 等智能化硬件價(jia) 格進一步降低,5G技術才能廣泛滲透到中小企業(ye) ,進而賦能千行百業(ye) 。
“下一步,要加大攻堅力度,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供給水平。推動基礎電信企業(ye) 打造精品網絡,提升5G虛擬專(zhuan) 網和混合專(zhuan) 網建設服務水平,探索多元化業(ye) 務模式,降低綜合應用成本。以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為(wei) 引領,推動各方加強低成本、輕量化的5G工業(ye) 級產(chan) 品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張雲(yun) 明說。
5G全連接工廠引領未來
今年9月份,工信部印發的《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明確提出,打造新型工業(ye) 互聯網基礎設施,新建或改造產(chan) 線級、車間級、工廠級等生產(chan) 現場,形成生產(chan) 單元廣泛連接、信息(IT)運營(OT)深度融合、數據要素充分利用、創新應用高效賦能的先進工廠。
“企業(ye) 可根據實際需求,從(cong) 基礎設施建設、廠區現場升級、關(guan) 鍵環節應用、網絡安全防護等方麵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這將進一步釋放5G無線化、柔性化優(you) 勢,從(cong) 當前應用探索階段向更深層次、更廣範圍發展。”餘(yu) 曉輝說。
走進位於(yu) 杭州市蕭山區的紫光股份智能工廠,4萬(wan) 平方米的生產(chan) 空間已完成5G專(zhuan) 網部署,與(yu) 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一起構建產(chan) 業(ye) 數字大腦。在服務器單板生產(chan) 線上,SPI錫膏檢測設備、AOI自動光學檢測機等專(zhuan) 業(ye) 設備通過5G專(zhuan) 網接入邊緣算力平台,短時間內(nei) 就能讓幾千個(ge) 零部件完成組合,AI視覺檢測則保證了產(chan) 品品質。
在服務器製造鏈上,把內(nei) 存條、電源、硬盤等組件快速精準地組合在一起,是整個(ge) 製程中最複雜、難度最高的工序之一。在全自動服務器整機組裝線上,多台機械臂通過5G網絡接收著來自雲(yun) 端的統一指令,僅(jin) 用幾分鍾就能快速變線,生產(chan) 完之後還要經過工業(ye) 相機360度的全麵檢測,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小缺陷。“‘5G+工業(ye) 互聯網+AI’全連接工廠建設實現了以算力換人力、以速流換物流、以智能增效能。人員同比減少57.9%,物流費用支出降低26.7%,訂單交付周期縮短63.5%,單板生產(chan) 自動化率達到88%,柔性生產(chan) 換線從(cong) 7小時縮短至3分鍾。”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於(yu) 英濤說。
據了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征集700多個(ge) 5G全連接工廠“種子”項目,其中裝備製造業(ye) 、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建設完成率分別達28.8%和27.8%。“下一步,要不斷壯大融合產(chan) 業(ye) 生態,組織編製5G全連接工廠名錄、重點行業(ye) 融合應用指南,深入總結推廣融合發展的典型經驗模式,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張雲(yun) 明表示,要持續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向工業(ye) 園區、縣域經濟下沉普及。
李芃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