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借助“雲端”培訓緬甸肉牛養殖技術人才

發布時間:2022-11-24 10:3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國借助“雲(yun) 端”培訓緬甸肉牛養(yang) 殖技術人才

  圖為(wei) 開班儀(yi) 式現場。 雲(yun) 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供圖

  中新網昆明11月23日電 (記者 胡遠航)23日,由雲(yun) 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及雲(yun) 南民間國際友好交流基金會(hui) 主辦的2022年緬甸肉牛養(yang) 殖技術培訓項目在昆明舉(ju) 行開班儀(yi) 式。此次培訓,吸引來自緬甸內(nei) 比都、仰光、曼德勒等地政府畜牧部門官員、技術人員、養(yang) 殖戶約180名學員參加。

  本次培訓為(wei) 期5天,以線上方式舉(ju) 辦,課程設置涵蓋肉牛常見病防治、肉牛傳(chuan) 染性疫病防控、肉牛養(yang) 殖技術、反芻動物粗飼料的開發利用、肉牛養(yang) 殖模式探討及飼養(yang) 成本控製、優(you) 質全株玉米青貯製作技術等,將助力緬甸養(yang) 牛農(nong) 戶和相關(guan) 領域技術人員了解世界肉牛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品種選擇,增進學員從(cong) 動物疫病防控、飼草引種試驗的理論到實際操作層麵的縱向了解。

  雲(yun) 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專(zhuan) 職副會(hui) 長王宇在開班儀(yi) 式上致辭稱,雲(yun) 南省與(yu) 緬甸地方政府通過友好城市等重要平台,在經貿、農(nong) 業(ye) 、投資、旅遊、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緬甸光明行”醫療活動、抗疫醫療物資捐贈、中緬邊民“雲(yun) 聯歡”、“心聯通雲(yun) 南行”民生工程等實踐表明,守望相助的胞波情誼裏,人民福祉是永恒的主題。雲(yun) 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將繼續與(yu) 緬甸友人並肩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緬甸農(nong) 業(ye) 、畜牧與(yu) 灌溉部畜牧與(yu) 獸(shou) 醫司副司長貌貌蘇表示,緬甸擁有農(nong) 業(ye) 種植及畜牧業(ye) 發展所必需的豐(feng) 富自然資源,畜牧業(ye) 是緬甸的成長性行業(ye) ,但目前緬甸在品種保護和推廣、配種、品種改良、飼料種植、動物傳(chuan) 染病防控等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係相關(guan) 技術方麵較薄弱。相信本次培訓班將在緬甸肉牛養(yang) 殖發展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緬甸駐昆明總領事吳多達昂稱,滇緬邊境線相連,加上“一帶一路”倡議的聯結,雙方在包括養(yang) 殖業(ye) 在內(nei) 的各方麵合作將有效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本次培訓班將有效推動緬甸畜牧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升緬甸肉牛產(chan) 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並進一步擴大中緬雙方合作空間。

  中國駐曼德勒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巍表示,為(wei) 切實體(ti) 現中緬命運共同體(ti) 精神,中國願幫助緬甸農(nong) 業(ye) 進步發展,促進緬甸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本次培訓班,體(ti) 現了雲(yun) 南省在中國地方省市中帶頭推進共建中緬命運共同體(ti) 的擔當和行動,也反映了山水相連的雲(yun) 南和緬甸人民在長期友好交往中結下的深厚胞波情誼。

  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副院長張躍彬介紹,作為(wei) 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科技國際合作的主要力量,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一直積極探索與(yu) 緬甸農(nong) 業(ye) 相關(guan) 單位開展合作的有效路徑。希望此次合作不斷延續區域內(nei) 農(nong) 業(ye) 科技交流的影響力。(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