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聚焦世界地震科技強國目標 中國地震局確立八大任務

發布時間:2022-11-25 10: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地震局局長閔宜仁24日提出,聚焦2035年中國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強國前列的奮鬥目標,中國地震局要重點開展紮實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深度參與(yu) “深地”和“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等八大任務。

  2022年全國地震科技工作會(hui) 議當天以視頻形式舉(ju) 行,閔宜仁在會(hui) 上表示,為(wei) 進一步深化地震科技創新規律認識,中國地震局“十四五”期間將著重抓好組織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紮實建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深入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加快推動“華北強震韌性”科學計劃、深度參與(yu) “深地”和“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優(you) 化完善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平台、積極構建防震減災科技服務新模式、培育打造高水平地震科技人才隊伍等八項任務落實。

  其中,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將在川滇地區建設高時空分辨率地震觀測網、地震預測應用分析平台、地震災害鏈觀測實驗平台,聚焦中長期預測、短臨(lin) 預測、觸發地震、工程結構響應、地震災害鏈等5個(ge) 方麵的科學目標,力爭(zheng) 在地震孕育及致災機理認識方麵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發展先進的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技術,努力打造成為(wei) 中國地震科技創新主戰場、國際地震科學探索最前沿。

  “華北強震韌性”科學計劃要深入分析華北強震構造演化機製,突破孕震環境複雜、沉積層深厚、場地特征差異顯著等科學難題,精準刻畫區域孕震環境,精細評估地震風險;要係統研究華北地區強震孕育發生機理、深化城市群抗震韌性科學認識、發展城市群大震巨災情景構建技術;要打造城市群地震風險防範科技服務產(chan) 品,更好服務國土空間利用、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城市安全管理、社會(hui) 治理。

  深度參與(yu) “深地”和“深時數字地球”大科學計劃方麵,依托“中國數字地震台網”等項目,發展地震信號和信息處理的新技術,完善地震波信號發射網絡,以中國東(dong) 部、天山地震帶等地區為(wei) 重點,開展殼幔結構探測,建立地震帶精細構造模型,揭示強震孕育深部構造特征。要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地震科學領域的應用,圍繞地震孕育、發生、發展全過程,形成多學科融合的地震知識圖譜,構建地震時空演化大數據庫。(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