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稅收優惠提升養老“含金量”

發布時間:2022-11-25 10:10: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施辦法》,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參加流程、信息報送和管理、資金賬戶管理等作出具體(ti) 規定。同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明確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you) 惠政策。

  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個(ge) 人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有何“含金量”?居民如何享受紅利?

  明確“遞延繳稅+低稅率”

  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行個(ge) 人賬戶製,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ge) 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mai) 符合規定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產(chan) 品,包括儲(chu) 蓄存款、理財產(chan) 品、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chan) 品,待達到條件後領取個(ge) 人養(yang) 老金。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吸引力何在?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享受稅收優(you) 惠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個(ge) 人養(yang) 老金有關(guan) 個(ge) 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明確,對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you) 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ge) 人向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ge) 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ge) 人領取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ge) 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從(cong) 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個(ge) 人養(yang) 老金所得稅優(you) 惠政策采取的是“免—免—征”(EET)模式,也就是繳費環節、資金運用環節免稅,在養(yang) 老金領取階段征稅。專(zhuan) 家表示,這是國際上常用的一種模式,實質上是實施遞延納稅優(you) 惠,相當於(yu) 當期可用於(yu) 投資的本金增加了,促進積累更多的投資收益。

  個(ge) 人養(yang) 老金稅收優(you) 惠的“含金量”如何體(ti) 現?簡而言之,就是“遞延繳稅+低稅率”。

  遞延繳稅體(ti) 現在上述“免—免—征”(EET)模式中,也就是個(ge) 人到了養(yang) 老金領取環節才繳稅。由於(yu) 每個(ge) 人的收入水平不同,其遞延的稅額也有所差異,收入越高則遞延繳納的稅額越高。有機構進行簡單測算,總體(ti) 上看,假設全額繳納個(ge) 人養(yang) 老金,也就是每個(ge) 月投入1000元,依據個(ge) 人不同收入水平,延稅的金額在每年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可以讓這一部分被延期繳納的稅額發揮可觀作用。

  此外,個(ge) 人領取的個(ge) 人養(yang) 老金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ge) 人所得稅。這個(ge) 較低水平的稅率,相較此前試點個(ge) 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7.5%的稅率,體(ti) 現了較大幅度的優(you) 惠。

  “EET模式可以降低納稅人當期的稅收負擔,對於(yu) 個(ge) 人養(yang) 老金投資收益分配同樣給予免稅優(you) 惠,在居民退休之後領取養(yang) 老金環節再課稅,這樣一方麵納稅人可獲得長繳多得的時間價(jia) 值,另一方麵也因為(wei) 居民退休後總收入水平相對降低,課稅稅負水平也已很低,可以使居民從(cong) 全生命周期獲得稅收實惠。”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說。

  按照《個(ge) 人養(yang) 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個(ge) 人養(yang) 老保險參加人每年繳納個(ge) 人養(yang) 老金額度上限為(wei) 12000元,參加人每年繳費不得超過該繳費額度上限。未來,如果繳費額度上限提高,個(ge) 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you) 惠力度則有望加大。

  “稅收優(you) 惠降低了個(ge) 人養(yang) 老賬戶參與(yu) 者的成本,提高其收益水平,引導和鼓勵居民積極參與(yu) ,是推動養(yang) 老金第三支柱發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白彥鋒分析,從(cong) 個(ge) 人的全生命周期來看,由於(yu) 人們(men) 從(cong) 養(yang) 老投入到最終受益時間周期較長、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需要國家通過稅收優(you) 惠來彌補這種市場機製存在的負外部性,“既可以提高居民退休之後的養(yang) 老水平,也可以化解我國老齡化壓力加大背景下的係統性風險”。

  部門協同促政策落地

  稅收優(you) 惠政策如何具體(ti) 實施,個(ge) 人能否便利享受紅利?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公告明確,個(ge) 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you) 惠時,以個(ge) 人養(yang) 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出具的扣除憑證為(wei) 扣稅憑據。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ge) 人所得稅勞務報酬所得的,其繳費可以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或次年匯算清繳時在限額標準內(nei) 據實扣除。

  按照規定,選擇在當年預扣預繳的,應及時將相關(guan) 憑證提供給扣繳單位。扣繳單位應按照有關(guan) 要求,為(wei) 納稅人辦理稅前扣除有關(guan) 事項。取得其他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所得或經營所得的,其繳費在次年匯算清繳時在限額標準內(nei) 據實扣除。個(ge) 人按規定領取個(ge) 人養(yang) 老金時,由開立個(ge) 人養(yang) 老金資金賬戶所在市的商業(ye) 銀行機構代扣代繳其應繳的個(ge) 人所得稅。

  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的實施涉及多個(ge) 部門,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實施離不開部門之間協同、配合。“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門關(guan) 聯著養(yang) 老三大支柱的信息共通,稅務機關(guan) 涉及全流程的信息跟蹤,而金融部門涉及個(ge) 人養(yang) 老金的投資管理。多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機製能確保個(ge) 人養(yang) 老金稅收管理工作執行到位,促進政策紅利充分發揮。”李旭紅說。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yu) 上海市、福建省、蘇州工業(ye) 園區等已實施個(ge) 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試點的地區,自2022年1月1日起已統一按照公告規定的稅收政策執行。

  李旭紅認為(wei) ,稅收優(you) 惠政策有利於(yu) 促進個(ge) 人養(yang) 老金工作全麵展開。“顯然,在大範圍鋪開之後需要協調管理的信息、涉稅事項更為(wei) 複雜,需要通過優(you) 化稅收信息平台,推進‘以數治稅’,實現個(ge) 人養(yang) 老金稅收優(you) 惠政策更好地服務養(yang) 老事業(ye) 。”

  財稅有力支持“三支柱”

  我國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包含三個(ge) 方麵,通常被稱為(wei) “三支柱”,在建立健全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製度體(ti) 係中,財稅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基本養(yang) 老保險方麵,主要是突出保障民生,牢牢守住確保基本養(yang) 老待遇按時足額發放這一底線。”財政部社會(hui) 保障司負責人郭陽在國新辦政策吹風會(hui) 上表示,中央財政持續加大補助力度,專(zhuan) 項用於(yu) 確保基本養(yang) 老待遇發放,2021年中央財政安排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金補助資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約9000億(yi) 元,今後還會(hui) 進一步增加。

  此外,我國持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和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的水平。在完善體(ti) 製機製方麵,則不斷提高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統籌層次,在開展基金中央調劑基礎上,從(cong) 2022年開始實施全國統籌製度,推動實現政策統一規範,努力解決(jue) 地區間基金的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提高基金支撐能力。

  “在年金製度方麵,主要是對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補充。國家通過政策來鼓勵有條件的企業(ye) 為(wei) 職工建立補充性的年金計劃。”郭陽說。

  國家對企業(ye) 年金個(ge) 人所得稅實施遞延納稅政策。2017年,人社部、財政部修訂印發《企業(ye) 年金辦法》,進一步完善了相關(guan) 規定,推動更多企業(ye) 和職工參與(yu) 企業(ye) 年金。此外,個(ge) 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個(ge) 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ye) 年金、職業(ye) 年金,個(ge) 人購買(mai) 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ye) 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的支出”,在計算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從(cong) 實施效果來看,企業(ye) 年金和職業(ye) 年金製度運行平穩,體(ti) 現了國家鼓勵補充養(yang) 老保險發展的政策導向。統計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參加企業(ye) 年金和職業(ye) 年金的職工有7200萬(wan) 人,積累基金4.5萬(wan) 億(yi) 元,補充養(yang) 老的作用初步顯現。

  “建立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有助於(yu)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yang) 老保險需要,財稅政策有必要持續優(you) 化、完善,發揮出重要的保障、激勵作用,促進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可持續發展。”李旭紅說。(曾金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