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浙江交通觀察:縣域經濟如何“順路”發展?

發布時間:2022-12-01 16: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麗(li) 水12月1日電(邵燕飛 傅飛揚)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動脈,對於(yu) 位列浙江山區26縣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稱號的遂昌來說,尤為(wei) 如此。暢通交通關(guan) 乎當地經濟血液的流速,亦是民生福祉的支點。

  近日,記者探訪遂昌多地,感受該縣在交通建設領域所付出的努力,體(ti) 會(hui) 當地民眾(zhong) 關(guan) 於(yu) “要想富,先修路”的生動實踐,並觀察交通能級提升為(wei) 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動力。

  加快打通縣域內(nei) 外“一小時交通圈”

  走進遂昌縣交通運輸局的會(hui) 議室,4張涵蓋遂昌縣、麗(li) 水市、浙江省三級交通規劃發展的圖紙最引人注目。其中,遂昌縣“十四五”期末綜合立體(ti) 交通網絡布局圖看上去相對陳舊,有許多使用痕跡。這是遂昌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章君劍時時觀看、最常思索的一張圖。

  “遂昌縣域的版圖像一隻番薯,以山地、丘陵為(wei) 主的地形狀況是我們(men) 的先天不足。在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我們(men) 重點思考——如何使交通改變區域發展的劣勢?”章君劍介紹說,2021年以來,事關(guan) 縣域長遠發展、民眾(zhong) 期盼已久且投資體(ti) 量達53億(yi) 元的528國道遂昌段、遂江公路遂昌段項目全線開工,他們(men) 僅(jin) 用2個(ge) 月完成征遷、2個(ge) 月完成土地審批、2個(ge) 月出工程形象。

  在章君劍看來,高效的背後有著樸素的邏輯:隨著一條條道路的修繕,一個(ge) 個(ge) 工程的實施,交通便捷不僅(jin) 是城市對外的“名片”,亦蘊含著民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28國道遂昌段、遂江公路遂昌段這兩(liang) 個(ge) 項目體(ti) 量大、推進速度快,但發生問題相較以往卻是最少的,這得益於(yu) 老百姓的支持與(yu) 配合。比如300座涉及項目路段的墳墓在項目落地的1年前就遷移完畢;老百姓會(hui)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慰問仍在趕工期的施工隊等。”章君劍介紹說,從(cong) 這些細節中,他感受到了老百姓對交通環境改善的期待和對生產(chan) 、生活條件提升的向往。

  如果說聯結縣域對外交通事關(guan) “走出去”,那麽(me) 暢通縣域內(nei) 交通則滿足了部分地區民眾(zhong) “能快些到縣城”的願景。

  章君劍介紹說,黃沙腰鎮、西畈鄉(xiang) 等地老百姓到遂昌縣城需要繞遠路,私家車就要3個(ge) 小時車程,速度較慢的貨車則需要更長時間,“而遂江公路遂昌段打通後,少了許多彎彎繞繞,西畈鄉(xiang) 到遂昌縣城隻需要1個(ge) 小時左右車程。”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遂昌加快打通縣域內(nei) 外“一小時交通圈”的努力背後,亦有數字化改革的身影。據了解,該縣積極打造“政務智能化管理平台係統”(又稱:“天工係統”),實現交通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

  “天工係統”將528國道遂昌段項目作為(wei) 首批上線的展示樣本,為(wei) 項目前期、建設、交竣工三個(ge) 生命周期階段配置可視化思維導圖,對項目推進全程晾曬、智能提醒、精準督查。

  數據顯示,“天工係統”上線以來,528國道遂昌段項目從(cong) 工可批複到完成土地房屋征收共51個(ge) 環節,按串聯工作需1470天,經“天工係統”思維導圖梳理流程再優(you) 化後,僅(jin) 用276天完成,整個(ge) 項目前期相較“串聯”模式累計縮短時間近81%。

  據悉,近年來,遂昌加快打造“外聯內(nei) 暢”的綜合交通體(ti) 係,全力推進衢麗(li) 鐵路(衢鬆段)、528國道遂昌段、遂江公路遂昌段、義(yi) 龍慶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謀劃建設金南鐵路、縉雲(yun) 至江山高速、215省道和311省道遂昌段、通用機場、新型山地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總體(ti) 形成“五縱一橫九連”綜合運輸通道,加快實現赴杭州、到麗(li) 水市區、縣域內(nei) 3個(ge) “1小時交通圈”。

  有形之路托起幸福之路

  一條條有形的路,連接起了遂昌民眾(zhong) 真實可感的共富之路、幸福之路。

  走進遂昌縣新路灣鎮蕉川村,幹淨整潔、劃有紅黃藍三條線的寬闊村路引人注目。眼下,“四好農(nong) 村路”(指建設好、管理好、養(yang) 護好、運營好的農(nong) 村公路)連接了該村衛生室、幼兒(er) 園、圖書(shu) 館、老年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村民們(men) 或步行,或騎著電動車奔波在平坦的道路上,早年間路麵坑坑窪窪、車輛容易發生擦碰的情況已不複存在。

  要想富,先修路。對於(yu) 這句俗語,蕉川村村民吳秋香有著生動的體(ti) 驗。“四好農(nong) 村路”的建成,對從(cong) 事來料加工行業(ye) 的她來說很有幫助。

  “我的來料加工作坊裏大約有20多位村民,所以每次接單的包裹體(ti) 積、重量都比較大,需要開麵包車才能運送。村路修整前,麵包車無法直達門口,一人高的包裹需要用推車送。如今方便多了,村道上兩(liang) 輛麵包車對著開都沒問題。”吳秋香表示。

  吳秋香告訴中新網記者,部分來料加工的生意需要她開車前往衢州龍遊、金華婺城等與(yu) 遂昌相鄰的城市對接,而在此過程中她觀察到——近年來,不僅(jin) 是村裏的路,遂昌縣域內(nei) 不少城市主幹道、高速公路等都有所修繕,變得更整潔、平坦。“路修好了我們(men) 拉貨方便,這是好事一樁。”她說。

  交通運輸和快遞物流相輔相成。如今,隨著“四好農(nong) 村路”的建成與(yu) “數字物流”的迭代升級,身處“包郵區”的遂昌在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裏”和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最初100米”有了更便捷的新模式。

  在遂昌縣數字鄉(xiang) 村物流中心,記者看到當地西畈鄉(xiang) 的“密境小香薯”、農(nong) 家雞蛋等產(chan) 品被送往杭州、寧波,而來自安徽、福建等地的休閑零食和運動外套也於(yu) 該物流中心出發至各個(ge) 鄉(xiang) 村。

  “以前隻能到縣城收寄快遞,來回光是路上就要花2個(ge) 小時,現在方便了,快遞員直接到村裏,在家門口就能收寄包裹。”遂昌縣垵口鄉(xiang) 大山村的一位村民從(cong) 快遞員手中取回網購物品後,又順手給遠在外地的客人寄去了一箱土蜂蜜。

  驅車在陡峭的山路上探險,高山流水皆是景;流連於(yu) 山間的各類民宿,赴一場與(yu) 自然的約定……

  近年來,遂昌還將“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融合,通過山路將散落的“山耕”“山居”“山景”連點成線,把農(nong) 村公路“險、窄、繞”的局限性開發為(wei) 自駕遊“奇、特、美”的稀缺性,打造“遂昌山路”區域公共品牌,以市場化思維帶動沿線村莊旅遊業(ye) ,讓更多山貨得以“走出去”,使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在“遂昌山路”姚嶺段開辦民宿的王宏宇介紹說,14年前,他在姚嶺村種植白茶時還要走泥巴路、坐渡船外出推銷,而現在村裏的土蜂蜜、土雞、番薯幹等備受遊客青睞,常常供不應求。

  “今年國慶期間,我的民宿營業(ye) 額達8萬(wan) 多元。10月2日至3日,每天都有100多輛越野車有組織地前來‘遂昌山路’探險。有村民告訴我,家裏的100多個(ge) 土雞蛋兩(liang) 個(ge) 小時就賣完了。”王宏宇說。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僅(jin) “遂昌山路”自駕遊就吸引800餘(yu) 個(ge) 車隊、30000餘(yu) 輛車、75000餘(yu) 人前往旅遊,直接帶動沿線周源村、田鋪、大西塢等10餘(yu) 個(ge) 村村民增收8000餘(yu) 萬(wan) 元。

  “下一步,我們(men) 打算開發更多‘遂昌山路’沿線新業(ye) 態,打造露營大會(hui) 、音樂(le) 節等活動。同時也希望將這一模式推廣到浙江省外的更多地方,為(wei) 山區縣域的共富之路提供更多可能。”“螞蟻探路”負責人周功斌對“遂昌山路”的推廣很有信心。(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