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升技能,還需要橫向學習
中新網蘭(lan) 州12月5日電 (劉瀟)“除了培訓,我身為(wei) 領辦人,還要有效利用集團內(nei) 部資源,實現多贏。”作為(wei) 蘭(lan) 石集團的車工首席操作師鄒斌認為(wei) ,機械加工行業(ye) 的技術創新不僅(jin) 要深耕領域內(nei) 的知識,還要學會(hui) 橫向學習(xi) 。
蘭(lan) 石集團前身蘭(lan) 石總廠始建於(yu) 1953年,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石油鑽采機械和煉油化工設備生產(chan) 基地。中國第一台壓力容器就誕生在蘭(lan) 石,這裏是中國石化裝備工業(ye) 的搖籃,也是培養(yang) 和造就“大國工匠”的地方。
近年來,蘭(lan) 石集團開展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工作,現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ge) ,省級6個(ge) 。鄒斌正是蘭(lan) 石集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之一。
2019年,蘭(lan) 石集團檢測公司製樣車間生產(chan) 壓力加重,影響到原材料的性能測試。為(wei) 了按時交付,集團領導決(jue) 定利用團隊力量,共同完成任務。
“那時,我們(men) 幾位不同工種的技能大師天天都在一起工作。”鄒斌回憶說,為(wei) 了盡快完成任務,他們(men) 共同探討製定了一係列的工作方案,遇到困難時,也經常一起討論。最終,不僅(jin) 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也讓鄒斌對相關(guan) 工種的原理與(yu) 技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何使工人成長為(wei) 更全麵的人才,一直是鄒斌心中所念。借助這次工作,他認為(wei) 可以整合集團內(nei) 各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成長。基於(yu) 此,他產(chan) 生了工作室聯盟的創新想法。
2020年,鄒斌主動與(yu) 集團內(nei) 其他工作室進行聯盟。鄒斌認為(wei) ,聯盟不僅(jin) 能讓領辦人們(men) 共同探討管理方法,也能讓工人擴寬視野,相互學習(xi) ,提升技能。
鄒斌說,車床工作的創新,需要橫向學習(xi) ,需要了解相關(guan) 工種的原理與(yu) 技能。他在培訓時,時常鼓勵學生去其他工作室進行觀摩學習(xi) ,同時,他也會(hui) 邀請其他工匠們(men) 為(wei) 徒弟們(men) 傳(chuan) 技解惑。
“我敢於(yu) 提出自己創新想法,還要感謝師傅金荷英。”他說。
時間回到更早的1991年,19歲的鄒斌入職蘭(lan) 石集團,成為(wei) 一名車工學徒。
剛開始,鄒斌跟著師傅一點一點學技術,每天都學到很晚,他認為(wei) ,學習(xi) 技術不怕慢,就怕沒學紮實。一段時間後,鄒斌對車床工作,產(chan) 生了自己的想法。
“那個(ge) 年代,一般都是師傅怎麽(me) 說,我們(men) 怎麽(me) 做。當我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想法時,還比較忐忑,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小。”但是,師傅並沒有打斷鄒斌的發言,反而停下了手中的活,看著鄒斌,讓他繼續說下去。待鄒斌說完,師傅對鄒斌的想法提了幾點建議,鼓勵他去試試。
起初鄒斌按照他的想法去試,總是會(hui) 失敗,在快要放棄時,師傅對他說“不要放棄,再想想辦法。”師傅的話語激勵著鄒斌想各種辦法去學習(xi) ,去試驗。不到三年,鄒斌在省級技能比賽中,獲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績。
憑借著過硬技能和敢於(yu) 創新的精神,鄒斌攻克了許多難題。2016年,甘肅省人社廳獲批掛牌“國家級技能大師鄒斌工作室”。工作室在鄒斌的帶領下,培訓技工800多人,其中21人取得技師和高級技師資格。
與(yu) 車床相伴31載,鄒斌始終認為(wei) ,大國崛起離不開技術革新,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他計劃明年聯合集團內(nei) 部的其他技能大師工作室,形成聯盟機製,共同為(wei) 培養(yang) 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貢獻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