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喚醒”戈壁荒漠 新疆“借光”生金

發布時間:2022-12-05 16: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12月5日電 題:“喚醒”戈壁荒漠 新疆“借光”生金

  作者 陶拴科

  初冬,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喀爾賽鎮庫木博依村,冬日的暖陽映照在一排排光伏板上,如同一麵麵藍色的鏡子,在茫茫荒漠戈壁上熠熠生輝。

  位於(yu) 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庫木博依村利用50餘(yu) 畝(mu) 荒漠戈壁,在墨玉縣率先建成150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3年多的運營,該光伏發電站為(wei) 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自從(cong) 我們(men) 村光伏電站運行以來,每年可向國網輸送180萬(wan) 度電,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創收1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提供了100餘(yu) 人的就業(ye) 崗位。”庫木博依村第一書(shu) 記蔡林說。

  近年來,新疆掀起光伏產(chan) 業(ye) 項目上馬熱潮,各地吸引來大批光伏發電項目布局。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認為(wei) ,新疆在光伏發電方麵,占據地域、光熱資源等優(you) 勢,荒漠土地利用價(jia) 值低等諸多因素聚集,適合大規模鋪設光伏組件,發展光伏新能源。

  不久前,位於(yu) 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塔裏木油田公司3.6兆瓦光伏電站正式投產(chan) ,該項目的成功投用,是塔裏木油田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向著建設“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基地進程中邁出的關(guan) 鍵一步。

  被稱為(wei) “光伏小村”的新疆且末縣庫拉木勒克鄉(xiang) 巴什克其克村牧民定居點,2018年10月光伏電站並入大電網後,該村村民每年都能分到紅利,而且家家戶戶冬季都用上了電采暖,省錢又方便。光伏發電不僅(jin) 讓當地民眾(zhong) 用上了清潔能源,還帶動了光纖入戶,村民上網更方便。

  兩(liang) 年前建成的新疆木壘縣雀仁鄉(xiang) 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區,目前已入駐企業(ye) 13家,總投資76億(yi) 元,建成光伏電站108萬(wan) 千瓦。木壘縣民生工業(ye) 園安全生產(chan) 監督局局長傑恩斯說:“光伏板遮蓋下,草場的野草長勢比原來茂盛,為(wei) 了不讓野草遮擋住太陽板,影響發電效能,我們(men) 每年鼓勵牧民進來放牧,光伏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豐(feng) 富了牧民的草場資源,還解決(jue) 了就業(ye) 。”

  以沙漠、戈壁、荒漠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在新疆如雨後春筍般落地見效,不僅(jin) 為(wei) 當地提供綠色清潔能源,同時也促進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12年至今,新疆光伏裝機已突破1332萬(wan) 千瓦,增長72倍,光伏項目開工不斷刷新曆史,推動新疆邁向“清潔能源大區”的步伐。

  光伏成為(wei) 重點發力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目前新疆已經形成了矽料、矽錠、電池片組件等光伏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以及較強的光伏電站建設能力,光伏產(chan) 業(ye) 正成為(wei) 新疆新能源產(chan) 業(ye) 經濟發展的一張嶄新名片。(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