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際最新研究:火星北部平原下或有一直徑約4000千米活躍地幔柱

發布時間:2022-12-06 15: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zhuan) 業(ye) 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一篇行星科學論文稱,火星北部平原底下可能有一個(ge) 直徑約4000千米的活躍地幔柱,該地幔柱會(hui) 引起火星殼抬升,並將熱岩漿送到火星表麵。這個(ge) 地幔柱位於(yu) 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或許解釋了該地區的火山和地震活動。

  該論文介紹,由於(yu) 缺乏現今的地質構造和火山噴發證據,一般認為(wei) 火星的地質活動並不活躍,尤其是與(yu) 地球相比。然而,2018年至今一直在火星上的NASA“洞察號”著陸器最近探測到了微弱但持續的地震活動,這些地震活動可能來自附近一個(ge) 最近形成的裂縫係統——刻耳柏洛斯塹溝群(Cerberus Fossae),而刻耳柏洛斯塹溝群也是5.3萬(wan) 年前火星最近一次發生火山噴發的地方。

  論文作者、美國亞(ya) 利桑那大學阿德裏安·布羅奎特(Adrien Broquet)和傑弗裏·安德魯斯·漢納(Jeffrey Andrews-Hanna)對“洞察號”和刻耳柏洛斯塹溝群所在的埃律西昂平原地區的地形、引力和地質構造進行分析,他們(men) 利用地球物理模型獲得的證據表明,整個(ge) 區域下方有一個(ge) 地幔柱,組成地幔柱的熱物質比周圍環境的溫度還要高95-285開爾文,地幔柱的核心正好位於(yu) 刻耳柏洛斯塹溝群。

  他們(men) 認為(wei) ,和地球一樣,活躍的地幔柱能引發局部的持續地質活動,包括被“洞察號”探測到的火星震,同時也是刻耳柏洛斯塹溝群底下火星殼緩慢裂開的原因。

  論文作者表示,他們(men) 這次研究的研究結果或許表明,火星是內(nei) 太陽係中除地球和金星之外目前有活躍地幔柱的第三個(ge) 天體(t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