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動力

發布時間:2022-12-06 17:18:00來源: 人民日報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脫貧攻堅取得巨大成就、創新活力不斷湧動……許多外國友好人士觀察到、感受到中國的快速變化,他們(men) 對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相信中國人民必將書(shu) 寫(xie) 更加絢爛的篇章。

  “展現出強大的領導力和高度的責任感”

  本報記者 萬(wan) 宇

  布萊恩·班達西裝筆挺、戴著黑框眼鏡,在接受記者采訪前,他剛剛結束一場電視專(zhuan) 訪。作為(wei) 馬拉維總統前新聞秘書(shu) 、現任馬拉維時代電視台的主持人,班達用中文“你好”打開了話匣子。

  “去年我第一次有機會(hui) 去中國。這段經曆雖然短暫,但卻讓我印象深刻。”2021年8月至11月,作為(wei) 學員,班達參加了北京大學“東(dong) 方獎學金”項目,得以近距離觀察中國的城市和鄉(xiang) 村生活,了解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進一步感知真實、立體(ti) 、全麵的中國。

  “決(jue) 定來中國是因為(wei) 我聽過很多關(guan) 於(yu) 中國發展的故事,特別是脫貧的故事。”班達說,通過多年努力,中國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特別是在2020年,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擺脫貧困方麵取得了不起的成績。

  “眼見為(wei) 實。在中國的短短幾個(ge) 月裏,我不僅(jin) 去過繁華的現代化都市,還去了江西、貴州的農(nong) 村,親(qin) 身了解鄉(xiang) 村脫貧振興(xing) 故事,這是非常寶貴的經曆。”在江西省井岡(gang) 山市茅坪鄉(xiang) 神山村,班達參觀了當地村民新建的住宅,在他們(men) 家中吃了可口的農(nong) 家菜,還特地在新房前留影。這趟行程,讓他了解到這個(ge) 小山村脫貧的故事。“過去,這裏是深山中的貧困村。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村子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環境變得整潔優(you) 美,村民家裏通了自來水、網絡和電話。”班達感慨,“如今,村民收入提高了,都在踏實努力工作,為(wei) 美好生活而奮鬥。”

  在北京大學的學習(xi) 中,有一門課程是“領導力與(yu) 中國的社會(hui) 經濟轉型”。上課時,班達總是會(hui) 聯想到自己在中國鄉(xiang) 村的所見所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脫貧攻堅中展現出強大的領導力和高度的責任感,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也不能掉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擺脫貧困的經驗做法,令人深受啟發,對於(yu) 經濟欠發達的馬拉維來說,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yi) 。”

  作為(wei) 一個(ge) 媒體(ti) 人,班達在學習(xi) 期間向老師提出了許多問題。譬如,如何實現對人民的承諾,如何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等。學習(xi) 結束後,他將在中國學習(xi) 到的經驗和得到的答案帶回了家鄉(xiang) ,與(yu) 當地的社區和群眾(zhong) 積極分享他在中國的所見所感,介紹中國發展的故事。

  班達在華學習(xi) 期間,適逢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hui) 議在塞內(nei) 加爾首都達喀爾舉(ju) 行,在這次會(hui) 議上,中國提出將同非洲國家共同實施“九項工程”。這讓班達感到興(xing) 奮,“非洲麵臨(lin) 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九項工程’中包括了綠色發展工程。中國將為(wei) 非洲援助實施10個(ge) 綠色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支持‘非洲綠色長城’建設,在非洲建設低碳示範區和適應氣候變化示範區。”

  “讓我高興(xing) 的是,中國宣布將向非洲派遣500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班達表示,“馬拉維是一個(ge) 農(nong) 業(ye) 國家,希望在中國專(zhuan) 家的幫助下,馬拉維的農(nong) 業(ye) 能夠快速發展。”談及未來,他充滿信心,“我相信,非洲和中國將會(hui) 進行更多的貿易往來、更多的技術知識交流,並在減貧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麵展開更多合作。”

  “有利於(yu) 各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共同發展”

  本報記者 李欣怡

  “與(yu) 想象中不同,那裏山林青翠、河水清澈,自然環境優(you) 美,還擁有獨具特色的文化。當地居民通過精細化耕種、經營特色民宿等方式實現了脫貧致富,人們(men) 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美國姑娘中美·厄本尼亞(ya) (中文名於(yu) 中美)同記者分享此前赴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旅行中的所見所感。

  於(yu) 中美的父母曾長期在中國從(cong) 事教育工作,她在中國出生並度過了快樂(le) 的童年時光。這份特殊的緣分,讓她對中國有著濃厚的興(xing) 趣和感情,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更讓她深深著迷。隨父母回國後,她依然通過互聯網關(guan) 注著一切與(yu) 中國有關(guan) 的信息。2011年,作為(wei) 交換生她再次來到中國,交換結束後她決(jue) 定留下來,一留就是10多年。

  在中國的這些年裏,於(yu) 中美走過20多個(ge) 省份,在旅途中感受更加多元的風貌。在北京觀摩工匠手工軋製形態各異的紙鳶,在江西瓷都景德鎮欣賞一件件精美瓷器,在雲(yun) 南感受秀麗(li) 的自然風光……她常常在國內(nei) 外的社交媒體(ti) 上分享與(yu) 中國有關(guan) 的點點滴滴,一趟趟旅程不僅(jin) 讓她感受到中國蓬勃發展的活力,也讓她看到中國人民生活質量的顯著提升。

  “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不僅(jin) 給人們(men) 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也為(wei) 中國人民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創造了更多機遇。”於(yu) 中美感歎,不止這些,中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持續完善,醫保報銷覆蓋範圍不斷擴大,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作為(wei) 一個(ge) 擁有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中國能取得這些成績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行走的過程中,於(yu) 中美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國為(wei) 促進各國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在江蘇連雲(yun) 港市,貨船在港口往來穿梭不停,從(cong) 海上運來的貨物經由中歐班列,駛向哈薩克斯坦、德國等國家——我看到的這些場景正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這些年,一個(ge) 個(ge) 合作項目正在高效有序地運轉和推進,不僅(jin) 有利於(yu) 各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共同發展,也為(wei) 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她說。

  談起自己在中國的工作生活,於(yu) 中美說,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對外合作不斷深化,“我本人也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中不斷受益,開始了推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個(ge) 人事業(ye) 。”她表示,文化交流可以促進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們(men) 相互理解,增進共識。她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xi) 中國文化,並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尤其用年輕人容易理解的方式闡釋中國文化的精髓,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玻利維亞(ya) 人民實實在在受益於(yu) 共建‘一帶一路’”

  本報記者 彭 敏

  梅爾文·克拉烏(wu) 雷(中文名艾裏克)與(yu) 中國結緣已近十年。2013年,艾裏克獲得玻利維亞(ya) 政府獎學金,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談及為(wei) 什麽(me) 來中國留學,艾裏克說:“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中國的發展與(yu) 世界緊密相連。我希望更多地了解這個(ge) 國家。”

  2015年,艾裏克取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文憑。為(wei) 了進一步學習(xi) 中文、了解中國文化,艾裏克又申請到北京語言大學繼續深造。在校期間,他擔任留學生會(hui) 會(hui) 長,並以優(you) 異的成績畢業(ye) 。“校園生活十分豐(feng) 富,學校會(hui) 舉(ju) 辦各式各樣的國際文化節,各國留學生都可以在這裏找到與(yu) 自己國家相關(guan) 的文化活動,並參與(yu) 其中。”在那裏,艾裏克與(yu) 很多中國同學成為(wei) 好友,“他們(men) 都非常友善,勤奮上進,並且具有國際視野,對文化交流很有興(xing) 趣,在和他們(men) 的相處中我獲益匪淺。”

  北京、廣州、深圳……留學期間,艾裏克走過中國很多地方。“中國地大物博,擁有燦爛悠久的曆史文化,各地風俗人情各異,每到一處都會(hui) 有新的發現。”艾裏克感慨,“我親(qin) 眼看到年輕人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努力打拚,通過奮鬥實現人生夢想;華為(wei) 、阿裏巴巴、騰訊等一批科技公司在中國展現出蓬勃的創新活力;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在中國快速普及——中國的發展成就讓人讚歎不已。”

  通過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地位。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7.7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中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讓艾裏克深感欽佩,“中國為(wei) 全球減貧事業(ye) 提供了中國樣本,對玻利維亞(ya) 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

  艾裏克說,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在他的祖國結出累累碩果。玻利維亞(ya) 素有“南美屋脊”的稱號,平均海拔3800米。“很多中國公司在玻承建了水庫大壩、水電站、公路等一些重點項目,不僅(jin) 為(wei) 當地創造了很多就業(ye) ,也為(wei) 民生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玻利維亞(ya) 人民實實在在受益於(yu) 共建‘一帶一路’。”艾裏克說,這一倡議造福多方,讓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和發展紅利惠及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同時,也致力於(yu) 為(wei) 全人類的發展與(yu) 進步作出更大貢獻,這體(ti) 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令人敬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積極為(wei) 其他有需要的國家提供疫苗和醫療器械,為(wei) 彌合全球“免疫鴻溝”作出卓越貢獻。玻利維亞(ya) 超過一半的新冠疫苗來自中國。得益於(yu) 此,玻國內(nei) 新冠疫苗接種率不斷提升。“這不僅(jin) 是兩(liang) 國友誼的體(ti) 現,也是攜手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的重要舉(ju) 措,我深刻感受到中國攜手國際社會(hui) 聯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決(jue) 心和努力。”艾裏克說。

  如今,艾裏克在“未來鏈接”貿易平台擔任拉美區經理,他經常往返於(yu) 玻利維亞(ya) 和中國,負責拉美地區和中國間的經貿業(ye) 務。“在中國的學習(xi) 經曆幫我成就了現在的事業(ye) ,也將讓我長久受益。不僅(jin) 是我,很多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都很感激在中國學習(xi) 的寶貴經曆,這對我們(men) 的職業(ye) 選擇和發展大有裨益。中國的發展為(wei) 留學生帶來了巨大機遇。”艾裏克說。

  “為(wei) 促進全球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彭 敏 謝佳寧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政策具有連續性,不斷落實既定目標,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成就。”厄瓜多爾大學生聯合會(hui) 主席埃裏克·巴爾瓦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以長遠眼光看待發展問題,在帶領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wei) 促進全球共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巴爾瓦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的舉(ju) 行印象深刻。他表示,中共二十大通過的各項決(jue) 議,不僅(jin) 旨在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也將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中國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一定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當今世界麵臨(lin) 疫情蔓延、經濟衰退、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沒有一個(ge) 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巴爾瓦非常讚同中國提出的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hui) 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他表示,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作出的貢獻,“這正是當下世界所需要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為(wei) 促進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所做的努力令人敬佩。”

  中國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紅利、增添動力。隨著中厄正式啟動自貿協定談判,兩(liang) 國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來自厄瓜多爾的白對蝦、金槍魚、魚罐頭、咖啡豆、香蕉等農(nong) 產(chan) 品有望以更低的成本價(jia) 格進入中國,豐(feng) 富百姓餐桌。“與(yu) 中國的合作將大大推動厄瓜多爾的農(nong) 業(ye) 發展,提升我們(men) 的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和農(nong) 民收入,也將促進厄瓜多爾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巴爾瓦說。

  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拉美市場,在智利、厄瓜多爾、巴西、哥斯達黎加、哥倫(lun) 比亞(ya) 、烏(wu) 拉圭和阿根廷等國,都能看到中國汽車的身影。巴爾瓦表示,中國新能源技術提升了當地民眾(zhong) 的綠色出行體(ti) 驗,促進環境改善,也推動了拉美的交通電動化進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合作是拉中合作的生動代表。“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為(wei) 子孫後代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我期待相關(guan) 經驗可以在拉美得到推廣。”

  (人民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