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東省消委會發布農村電商消費調查報告 普及率大增但“買不到”等問題仍存在

發布時間:2022-12-12 16:40:00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當前,電商消費在農(nong) 村發展情況怎樣?鄉(xiang) 親(qin) 們(men) 網購

  方便嗎?服務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買(mai) 買(mai) 買(mai) ”是否安心、舒心?記者近日獲悉,廣東(dong) 省消委會(hui) 於(yu) 今年下半年在廣東(dong) 全省範圍內(nei) 組織開展了“農(nong) 村電商發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專(zhuan) 項調查,從(cong) 消費需求、消費環境、消費發展、消費維權、消費者評價(jia) 五個(ge) 維度深入了解了農(nong) 村電商消費發展狀況。

  本次調查包括問卷調查和消費體(ti) 察,其中問卷調查對象為(wei) 15—70周歲的農(nong) 村常住人口,調查以組織當地誌願者現場麵訪及發放網絡問卷兩(liang) 種方式開展;消費體(ti) 察則選取農(nong) 村消費者常用的電商平台作為(wei) 體(ti) 察對象,由20名農(nong) 村誌願者親(qin) 身在電商平台體(ti) 驗消費及售後等實際情況。最終,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3032份,消費體(ti) 察共獲取有效樣本60份。

  農(nong) 村電商消費普及率大增

  調查結果顯示,農(nong) 村電商消費發展快,普及率達到95%;市場需求大,76%受訪者表示經常在電商平台購物,95%受訪者表示會(hui) 繼續使用或嚐試使用電商平台購物;75%的受訪者對農(nong) 村電商消費環境表示滿意。

  2018年,廣東(dong) 省消委會(hui) 曾開展“廣東(dong) 農(nong) 村消費現狀調查”,當時的調查結果顯示,僅(jin) 有56%受訪者表示會(hui) 以電商為(wei) 主要消費渠道,且對電商消費環境感到滿意的受訪者不足五成。

  結合本次調查結果,廣東(dong) 省消委會(hui) 分析認為(wei) ,農(nong) 村電商消費在短短四年時間變化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電商基礎設施更為(wei) 完善。網絡和物流是支撐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網絡建設方麵,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受訪者表示所在農(nong) 村的網絡基本全覆蓋且比較穩定,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已成為(wei) 電商消費主要載體(ti) 。在物流建設方麵,64%的受訪者表示所在農(nong) 村已實現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裏”問題正逐步解決(jue) 。同時,調查發現隻有少數快遞網點二次收費或無人管理,行業(ye) 整體(ti) 較為(wei) 規範。

  平台類型供給更加豐(feng) 富。調查結果顯示,93%的受訪者表示,電商平台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豐(feng) 富多樣,其中近九成有通過電商平台購買(mai) 農(nong) 資商品的經驗,超七成在電商平台上購買(mai) 過生鮮商品。同時,調查發現,可供農(nong) 村消費者選擇的電商平台類型眾(zhong) 多,其中淘寶(80%)、京東(dong) (57%)等傳(chuan) 統電商平台仍是主要渠道,抖音(37%)、快手(18%)等社交電商也在快速崛起,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外賣平台等電商渠道正在逐步普及。

  電商消費維權更有保障。本次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農(nong) 村消費者都清楚線上購物可七天無理由退貨,且在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都會(hui) 選擇進行維權,反映出農(nong) 村消費者的法律和維權意識普遍提高,這也帶動了電商消費維權體(ti) 係持續完善。調查結果顯示,農(nong) 村電商消費糾紛解決(jue) 率達到98%,其中超七成受訪者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逾七成受訪者及全部體(ti) 察員均成功進行了七天無理由退貨。

  商品供給及服務能力待提高

  廣東(dong) 省消委會(hui) 表示,總體(ti) 來看,電商消費在廣東(dong) 農(nong) 村發展迅速、趨勢良好,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讓部分農(nong) 村消費者感到農(nong) 村電商消費的發展與(yu) 城市仍存在差距。

  商品供給及服務能力不足,“買(mai) 不到”問題仍然存在。46%的受訪者表示電商平台仍有部分商品及服務不在農(nong) 村地區銷售;40%的受訪者表示線上的本地服務應用在農(nong) 村普及度低,如13位體(ti) 察員表示所在農(nong) 村沒有覆蓋共享出行服務,5位體(ti) 察員表示網約車等候時間過長等。

  商品質量有待提高,“買(mai) 不好”影響消費體(ti) 驗和信心。57%的受訪者反映網購時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此外,常見侵權問題還包括物流致商品破損(占35%)、貨不對板(占28%)、虛假宣傳(chuan) (占25%)和假冒偽(wei) 劣(占24%)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農(nong) 村消費者的消費體(ti) 驗和信心。

  大件商品售後服務保障差,售後難導致“不敢買(mai) ”。受訪者反映,在農(nong) 村地區購買(mai) 電器、家具等大件商品麵臨(lin) 售後難題,包括官方服務點少(占38%)、上門額外收費(占35%)、不提供上門服務(占24%)、缺少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占23%)、維修零件不全(占14%)等,這些導致消費者“不敢買(mai) ”,而隻有10%的受訪者表示會(hui) 在電商平台購買(mai) 大件商品。

  ●消委會(hui) 建議

  對接消費需求增強消費信心

  為(wei) 了農(nong) 村電商消費的進一步發展,針對本次調查發現的問題,廣東(dong) 省消委會(hui) 提出相關(guan) 建議:

  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引導更多電商企業(ye) 下沉農(nong) 村市場,鼓勵社會(hui) 資本加快進入,有效拓展供給主體(ti) 。加大農(nong) 村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疏通商品流通尚未消除的堵點。加快培育服務業(ye) 市場主體(ti) ,加強農(nong) 村新型消費、現代服務業(ye) 建設,增強服務供給。

  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5G、區塊鏈等新技術賦能,通過智慧化方案提升農(nong) 村電商運轉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加快“互聯網+”與(yu)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驅動新業(ye) 態、新場景發展。加強電商平台全鏈條質量監管,推行全過程可視化溯源,有效解決(jue) 產(chan) 品質量問題,增強消費者信任和信心。

  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農(nong) 村電商消費源頭治理,強化電商平台責任落實。加強電商消費推介和宣傳(chuan) 教育,及時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農(nong) 村電商消費發展信息,釋放潛在消費需求。強化消費維權,大力推行ODR(在線消費糾紛解決(jue) )機製。充分發揮基層消委會(hui) 貼近農(nong) 村消費者的優(you) 勢,結合消費維權工作站建設,為(wei) 農(nong) 村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維權服務。(陳曉瑩 李青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