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官方發布最新提示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韋香惠)當前,老年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以及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他們(men) 的健康牽動著每個(ge) 家庭的心。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有關(guan) 情況。
孕產(chan) 婦感染新冠病毒後幾乎不傳(chuan) 給胎兒(er)
對於(yu) 孕產(chan) 婦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是否會(hui) 傳(chuan) 染胎兒(er) 的問題,國家婦產(chan) 疾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qiao) 傑稱,因為(wei) 母體(ti) 有胎盤這樣一個(ge) 非常好的保護屏障,所以幾乎是不傳(chuan) 染給胎兒(er) 的。但是如果是產(chan) 後,媽媽、寶寶在一起的話還是要注意隔離,寶媽在空間上最好和新生兒(er) 有一定的隔離或者戴N95口罩,可以母乳喂養(yang) 。
喬(qiao) 傑提醒,孕產(chan) 婦要注意體(ti) 溫、心率和血壓監測。孕晚期的孕產(chan) 婦還要關(guan) 注胎動監測,在孕晚期每天可以監測一個(ge) 小時,每小時有三次以上胎動。如果症狀持續發熱3天以上,用了退燒藥沒有好轉,或者出現了胎動消失,出現胸痛、胸悶、腹痛等等,要及時和助產(chan) 機構聯係,及時就診。
家長最好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或推測給孩子用藥
北京兒(er) 童醫院主任醫師錢素雲(yun) 表示,有孩子的家庭,應該適當儲(chu) 備一些兒(er) 童常見病的應急藥物,如退燒藥和清熱祛痰的藥物,不推薦儲(chu) 存很多藥物。
錢素雲(yun) 介紹,六個(ge) 月以上的小孩,可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中的一種;兩(liang) 個(ge) 月到六個(ge) 月之間的小孩,不適合用布洛芬,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兩(liang) 個(ge) 月以內(nei) 的新生兒(er) 和小嬰兒(er) ,不推薦使用退燒藥物,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及時就診來解決(jue) 。
在用藥注意事項方麵,錢素雲(yun) 表示,像退熱藥,不推薦、不主張兩(liang) 種藥物同時服用,也沒必要交替服用。按照說明書(shu) 適應的年齡段和推薦的劑量或者醫囑用藥,同時要注意兩(liang) 次用藥之間的間隔時間。
錢素雲(yun) 建議,家長最好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推測來給孩子用藥,因為(wei) 小孩器官發育不太成熟,用藥應該更加規範和謹慎,如果自己拿不準,也可以通過遠程就診來得到專(zhuan) 業(ye) 人士的用藥指導和推薦。
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總體(ti) 報告發生率略低於(yu) 60歲以下人群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zhuan) 家王華慶介紹,從(cong) 目前監測情況來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不良反應總體(ti) 報告發生率略低於(yu) 60歲以下的人群,嚴(yan) 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其他人群發生的情況也基本類似,在百萬(wan) 分之一以下。
王華慶表示,如果接種疫苗之後出現過嚴(yan) 重過敏反應,後續就不能再接種這種疫苗。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數情況都屬於(yu) 緩種的情景,包括前期因為(wei) 基礎性疾病在評估過程中不能接種疫苗,絕大多數屬於(yu) 緩種。
如果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在前期處於(yu) 急性發作期,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處在穩定期,或者說因為(wei) 特殊的治療不能接種疫苗,這種特殊的治療結束了,這些人都可以考慮接種,尤其是目前這種疫情流行強度比較大,傳(chuan) 染源比較多的情況下,對這些人經過再次評估之後許可的話,就可以進行接種。
此外,一般接種疫苗之後能夠產(chan) 生抗體(ti) 是在一周到兩(liang) 周的時間,但是如果要產(chan) 生比較高水平的抗體(ti) ,全程免疫之後大概在4周左右。加強免疫之後產(chan) 生抗體(ti) 的時間更快、更短,產(chan) 生的抗體(ti) 水平也更高。
心血管基礎疾病患者長期服用的藥物不要停藥
北京安貞醫院常務副院長周玉傑表示,原有心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必太擔心,在家裏一定要把原有的疾病治好。除了高燒以後多喝水可能影響心衰症狀,譬如緩解肌肉酸痛的用藥和心血管治療藥物,目前尚未發現它們(men) 相互之間的不良作用,所以大可不必焦慮。
另外,長期服用心血管疾病防控的藥物不要停藥,停藥可能誘發或者加重疾病。如果有持續性胸痛,還是到醫院去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