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有何深意?
(經濟觀察)中國發布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有何深意?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簡稱《綱要》),明確了中國未來一段時期擴大內(nei) 需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中國為(wei) 何要專(zhuan) 門針對擴大內(nei) 需製定規劃綱要?有何深意?
“現階段內(nei) 需是重中之重。”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在疫情擾動下,今年中國經濟在修複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均衡。首先是生產(chan) 強但需求偏弱的不均衡,消費增速出現回落,消費意願有待均衡。此外,投資內(nei) 部有待均衡,基建投資連續多月回升,但地產(chan) 投資與(yu) 製造業(ye) 投資相對偏弱,民間投資仍然偏弱。因此,現階段,針對內(nei) 需出台政策措施,是短期穩住經濟基本麵,確保經濟“穩中求進”的重要手段。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399190億(yi) 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1%,其中,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消費疲軟已成為(wei) 製約中國經濟平穩複蘇的重要因素,提振消費以恢複國民經濟勢在必行。
除了短期提振消費的需要,著眼於(yu) 長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綱要》更重要的出發點。《綱要》明確提出,“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培育完整內(nei) 需體(ti) 係,是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jun) 向記者表示,麵對當前國內(nei) 外形勢變化、國際環境的不可控,中國強調“雙循環”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是應對國際國內(nei) 形勢變化的一種主動選擇,越是國際環境複雜的時候,越要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也是中國發布《綱要》的一個(ge) 重要背景。
縱觀整部《綱要》,除了提出規劃背景、重大意義(yi) ,還明確了擴大內(nei) 需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並詳細列出擴大內(nei) 需的二十餘(yu) 項具體(ti) 措施,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搭起了未來十幾年中國擴大內(nei) 需的“四梁八柱”。
“回顧中國擴大內(nei) 需的政策,1998年為(wei) 了應對亞(ya) 洲金融危機,中國首次正式將擴大內(nei) 需作為(wei) 國家戰略提出。此番,官方製定了擴大內(nei) 需的規劃綱要,而且是著眼於(yu) 未來十幾年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綱要,這是和以往不同的。”王軍(jun) 表示。
他指出,此次《綱要》不僅(jin) 僅(jin) 是戰略。中國官方要建立起完整的擴大內(nei) 需體(ti) 係,為(wei) 全麵落實“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抓手,為(wei) 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工作指南。因此,《綱要》既著眼於(yu) 短期穩增長,也著眼於(yu) 中長期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以及新發展格局的構建,是促進中國經濟社會(hui) 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一部重要文件。
王軍(jun) 表示,擴大內(nei) 需戰略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也被強調,可見中國官方對擴大內(nei) 需的重視。此次專(zhuan) 門製定《綱要》更是具有全方位的意義(yi) ,擴大內(nei) 需的諸多措施能夠助力經濟轉型升級更加穩健,高質量發展更有保證,推動民生改善,有助於(yu) 經濟持續好轉和健康增長,同時,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也將更有助於(yu) 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增強應對國際風險的韌性。
《綱要》提出,中國擴大內(nei) 需存在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較大、流通體(ti) 係現代化程度不高、消費體(ti) 製機製不健全、投資結構仍需優(you) 化等堵點難點。針對這些主要問題,《綱要》提出重點任務,包括加快培育完整內(nei) 需體(ti) 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支撐暢通國內(nei) 經濟循環。
對於(yu) 擴大內(nei) 需的關(guan) 鍵點,王軍(jun) 認為(wei) ,一是要擴大居民收入,短期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促進穩消費、擴投資;二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製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ti) 係,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體(ti) 製機製改革,促進商品在全國城鄉(xiang) 更好流動。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重中之重是促消費。短期內(nei) ,發放消費券和舉(ju) 行促銷活動等方式仍是提振消費的有效辦法。從(cong) 中長期看,還需要加大力度穩就業(ye) ,穩定居民收入,通過減稅降費、發放補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來穩定中小微企業(ye) 運行,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ti) 的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解決(jue) 民眾(zhong) 消費後顧之憂。
楊暢亦表示,擴大內(nei) 需,消費是首要考慮,以汽車、家電為(wei) 代表的可選消費品或成為(wei) 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此外,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防止在醫療、教育、居住等方麵出現價(jia) 格推動型支出增長,進而實現居民消費支出的優(you) 化轉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